|
衝壓工藝

汽車的側圍衝壓工藝是四大工藝的第一步,簡單講就像包餃子里的擀皮。按照順序,它又被細分為四步。一是落料,將鋼板裁切成一個基本形狀。二是拉延,將平面鋼板形狀變成三維立體。三是切邊,切去零件邊多餘的角料。四是整型沖孔,精雕細琢,達到所需的車身鋼板形狀並按安裝規定打孔。你知道嗎?鋼板是成卷運到工廠,在衝壓前將鋼卷還原成鋼板,這叫開卷。至於所需的鋼材是怎麼來的?肯定是鋼廠造,我國的鋼產量排在世界前列,大家耳熟能詳的有寶鋼、唐鋼、包鋼、鞍鋼等,近鄰韓國有個地方叫浦項,也是個鍊鋼的名地,韓國有支球隊叫浦項制鐵,可想而知。日本的有新日鐵,住友等,都是世界知名的鍊鋼廠。印度的就得屬塔塔了,有錢任性。

汽車的鋼板都是一卷一卷到廠你車上的鋼是哪兒產的?這個我就不清楚了,但也真不見得說國產車的鋼材就是國內鋼廠提供,全球採購,共享經濟。

別過分崇洋媚外,國貨當自強—濟南二機床說完了鋼,還得說設備。衝壓工藝是基礎工藝,料好,衝壓設備也得跟得上。基本一個衝壓車間得有幾套衝壓機組,說到這就得冒出一個黑科技——濟南二機床,很多合資車廠用的也是濟南二機床,名氣可不小呢。焊接工藝

焊接環節是看起來最刺激的,火花飛舞被衝壓成型后的各種衝壓件接下來就將焊接成一個整體且完成的車身,因此就到了焊接這一步。對於焊接工藝來講,焊接強度和焊接時零件間的定位精度是影響車身質量的重要指標。現代的汽車製造廠用的都是電腦程序控制的全自動焊接流水線,它們是一些身手矯健的機器手,所以強度和精度都會比人工操作在效率和質量上要高很多。看人下菜跌機器手也能 「看人下菜碟」,也就是柔性化共線生產,一個平台下的轎車和SUV都能在一起焊。在焊接車間,車身地板、左右側圍和車頂將在焊裝車間完成高精度拼合。車上哪個地方最貴?

一個好的車架至關重要當然是發動機和變速箱,但焊裝后的車身也佔到了相當大的比重,大約是車價的15%。車身包含了很多重要的組件,覆蓋件、加強件等,結構剛度、輕量化、造型,都得面面俱到。塗裝工藝

塗裝車間一般都比較「神秘」塗裝車間也是一群機器人,這裡面的設備叫靜電旋杯,可實現自動噴塗、自動識別、自動換色等功能。塗裝對環保有著極高的影響,除了用水性環保漆外,車間還得擁有廢氣焚燒、污水處理等系統,要不然就會造成周邊污染。原廠漆越來越花哨

MINI的胡椒白要想與眾不同就得讓人眼前一亮,個性鮮艷的車漆是一招。很多車型都會有很多五顏六色的車漆且標誌性的車漆,比如捷豹的英國綠,我們又戲稱為郵政綠。很多車企都會給自己車型的顏色起個響亮的名字,例如寶馬的巴伐利亞橙,MINI的胡椒白。除了車漆外,噴塗工藝也更講究,豪華品牌都是十多道噴塗,一層又一層的,還有雷克薩斯的超音速噴塗工藝,有專門的色彩團隊進行設計和配色。總裝工藝

利用托架運輸車輛,分別安裝所需部件總裝工藝是四大工藝的最後一步,顧名思義就是把車上的所有部件裝到一起。總裝 也分為幾條線,一條線是將車門先從車身上 拆下,去裝門內飾板、密封條和玻璃等。還有一條線用來裝備底盤系統,也是將 發動機、變速箱和懸掛裝配到車上,裝一輛車僅需幾十秒就可完成,所以你能想到這一天能裝多少輛車吧。擰螺栓也有學問

伺服擰緊機裝輪胎用的不是普通電動擰緊扳手,而是伺服擰緊機。生產過程中有好幾百處都要伺服擰緊機,而上輪胎的是最大的。它比電扳手強的地方在於, 不光能擰緊螺栓,還能記錄在擰緊過程中力矩的變化。如果螺栓和焊接有問題,它就能及時發現並報警,便於在系統中追查原因。金鼻子

沃爾沃著名的「鼻子小組」聽上去很神乎,但造出來的車就要經過類似火眼金睛的嚴格質檢才能出廠交到你我手中。質檢基本上都是靠人來完成,這裡面的故事其實也挺多。一項以安全揚名的沃爾沃是最早有專門的氣味嗅判師的,這群人乾的工作就是聞味兒,專門對整車、零部件進行氣味評價。用屁股造車

考考你的眼力,認識她嗎?金屁股就是坐,來感受車內乘坐質量,座椅啊,內飾附件的人機工程什麼的,這麼來看,屁股的作用還挺大。用眼鏡裝車

利用3D眼鏡可減少出錯率和時間位於沃爾夫斯堡的德國大眾工廠發明了一個能幫助造車的3D智能眼鏡,眼鏡可以讀取條形碼,給裝配工人提供零件信息,工人無需查閱表格或記住零件編號。眼鏡讀取條形碼后,就會顯示綠色或紅色。如果是綠色,那就是說你拿對了零件。如果是紅色,你就要把零件放回去。此外,眼鏡還能觸摸控制和語音控制。
現在,在大眾汽車德國沃爾夫斯堡工廠里只有30名員工使用這一可穿戴設備。大眾希望把眼鏡推向更多的工廠和品牌,讓裝配更加高效。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