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香腸、豬牛羊肉該咋吃?徹底理清紅肉和癌症的關係!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5-11-14 01:4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肉類致癌,你說我信,還是我行我素?

  世衛組織的報告稱,每天吃50g加工肉製品,會增加約18%的結直腸癌風險。同時,紅肉也被定為「較可能」對人類致癌。

  可是很多人說了,致癌我信,可是該吃還得吃啊!

  比如法國的一項4.7萬人參與的民意調查顯示,7成法國人不會因此減少吃紅肉和火腿香腸的量;

  而且美國不少民眾也認為紅肉明明健身又強國嘛!

  

  的確,吃火腿培根並不等於得癌症!長期吃加工肉製品會增加患癌症風險,可不代表說肯定會得癌症。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如果你只想活40歲,當然可以任性,加工肉類、熏烤食品隨便吃也無妨;但如果想活80歲,就要在很多方面有所節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有研究表明,哪怕平均每天只吃兩片培根那麼少的加工肉製品,都會增加腸癌的風險。

  如果真吃到50g,確實會增加約18%患結直腸癌的風險。

  所以,加工肉製品並不是一點也不能吃。臘腸香腸之類的,每個月吃兩三次還是沒關係的,別三天兩頭吃就好。

  

  處於風口浪尖上的紅肉該咋吃?

  紅肉被列入可能致癌物,是因為研究證據表明吃紅肉的量比較大的時候可能會增加腸癌的危險。

  然而,和加工肉製品相比,紅肉本身並不含有致癌物,也並不是只要吃紅肉就促進癌症危險。

  世界癌症基金會對相關證據的評估是,每周吃不超過500克的紅肉並不會增加腸癌的危險。

  但如果增加吃紅肉的數量,就會帶來腸癌危險的增加。

  

  動物實驗早已表明,在動物性蛋白質和脂肪過多的情況下,很多致癌物的效果可能會增強。

  同時,過多的紅肉類食物對大腸菌群平衡有不利影響,而一些有害菌增殖會產生致癌代謝產物。

  在全谷雜糧、豆類薯類、蔬菜水果等富含纖維、抗性澱粉、抗氧化物質的食物攝入不足的情況下,這些有害發酵產物更可能發揮致癌效用。

  故而,經常吃大量紅肉是不利於預防癌症的。

  

  紅肉每天最多不能超過75克!

  我國營養學界制訂的「中國居民膳食寶塔」中對平均每日肉類攝入量的推薦是50-75克。

  這個50-75克的推薦量是科學的,它既能幫助人們獲得肉類中的豐富蛋白質、鐵、鋅等元素,預防營養不良、貧血缺鋅,也符合預防癌症風險的要求。

  只要數量不過多,烹調時不用碳烤、煙熏、油炸的方法,烹調后不焦糊、不過咸,人們就可以安心享受肉類的美味。

  當然了,在保證吃紅肉的量不超標以外,如果堅持做到一是主食中含有一半全谷雜糧薯類豆類、多吃蔬菜水果,特別是綠葉蔬菜,並且降低烹調溫度,我們還是能愉快吃肉的。

  

  所以說,不管是加工肉製品,還是紅肉,它們都不是讓人們生病的唯一因素。

  而是結合在不健康生活習慣中,多年任性地浸淫其中,而導致最後出現癌症、中風、心臟病等重大疾病。

  最後,咱們借用《健康一身輕》主講嘉賓、營養專家范志紅老師的一段話:

  如果你只想活40歲,當然可以任性,加工肉類、熏烤食品隨便吃也無妨;但如果想活80歲,就要在很多方面有所節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20:3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