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民國大師:他若排第二 沒人敢居第一

[複製鏈接]

913

主題

1134

帖子

6398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39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我為人父 發表於 2015-11-12 10:0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929年,上海《時報》做了一個《文壇點將錄》,模仿水滸一百單八將的形式,給當時的文化界大腕們做個一個大排名,其中排在首位的,是章太炎。「排名」這個東西,向來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誰先誰后往往沒有一個完全明確的標準,但如果把章太炎排在第二,還真沒幾個人敢心安理得地排第一。不妨先來看看下面這個場面:

  1932年,章太炎在北大開了一次學術講座,因為他說的是杭州方言,學生們都聽不懂,就由劉半農給他當翻譯,再由錢玄同給他往黑板上寫,在旁邊恭恭敬敬地伺候著的,還有汪東、朱希祖、沈兼士、馬幼漁等人。

  要知道,這些人可都是名噪一時的大師級人物,卻心甘情願地為章太炎鞍前馬後,因為他們都是章太炎的弟子。除了上面這幾位,章太炎的弟子還有黃侃、劉文典、魯迅、周作人、許壽裳、吳承仕……天啊,我和我的小夥伴們都驚呆了!然而,就是這樣一位桃李滿天下的文壇大宗師,卻像傳說中的張三丰一樣,不通世故,瘋瘋癲癲,弄出了很多讓人忍俊不禁的趣聞軼事。

  首先是記性不好。章太炎雖然對學問上的事過目不忘,但在生活中卻沒這麼好的記性,尤其是記不住路,有時候連回家的路都忘了。

  有一次,章太炎去找孫中山商量大事。孫中山知道他這個毛病,每次他回家時都是給他安排好車子,告訴司機要去哪。不過這次孫中山叫的車還沒到,章太炎見門口有輛黃包車,就沒等孫中山,直接坐了上去,隨手給車夫指了個方向。車夫拉著拉著,到了一個十字路口,就問章太炎往哪個方向走。章太炎一看,這個路口以前沒見過,就說:「我也不知道,你往我家走就行了。」車夫一愣,「你家?你家住哪兒啊?」

  章太炎這才明白過來,這不是孫中山給他叫的車子,但跑出來這麼遠了,也不好意思再回去,就跟車夫說:「我叫章太炎,你跟路邊人問問,看看有沒有知道我家的。」就這樣,車夫邊走邊問,直到大半夜了還沒找著回家的路。急得章太炎的家人都報了警,好不容易才把他們找到了。

  除了記性差,章太炎還特別不講衛生。一個人生活的時候,章太炎從來不洗衣服。有一次,一位朋友遠遠地看見他,發現他的衣服在陽光下竟然在閃閃發光,還以為他穿了件絲綢的好衣服,等走近一看,卻發現原來是衣服上的油光,一層一層地把衣服都蓋住了,閃閃發光的就是這些油光,看得朋友差點把隔夜飯吐出來。
結婚之後,有老婆伺候著,章太炎沒那麼邋遢了,如果遇上去外地講學,老婆就專門派一個僕人,專門給他換衣服,要不然過不了幾天就又成邋遢大王了。章太炎對吃的東西沒什麼講究,但唯獨對「臭」的東西情有獨鍾,為此還引出了一個段子。

  因為章太炎書法很好,來求字的人不少,但就憑章太炎的古怪脾氣,沒幾個人能得逞。有一次,他的朋友錢化佛來到他家,神秘地從兜里掏出來一樣東西,一打開,一股臭氣立刻充滿了屋子,原來是一包臭雞蛋。章太炎一聞,立刻兩眼放光,伸手就想拿。但錢化佛忙用手蓋住,說:「先別急,想吃臭雞蛋得先給我寫幅字。」章太炎早就被臭雞蛋吸引住了,什麼要求都會答應,當即潑墨揮毫,幾分鐘就給錢化佛寫好了。

  第二天,錢化佛又來了,這次是帶了一罐臭豆腐,又讓章太炎寫了一幅字。就這樣,一連好幾天,錢化佛用臭東西換了章太炎好幾幅字,拿到外面高價出售,狠狠賺了一筆。

  章太炎國學功底極為深厚,自認老子天下第一,無人能比肩。眾所周知,清華大學國學院有「四大導師」——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趙元任。其實剛開始清華想請的第一個人就是章太炎,但章太炎聽說除了他還有梁啟超和王國維,堅決不肯去,因為他看不起這兩個人,曾評論梁啟超說:「若梁啟超輩,有一字能入史耶?」至於王國維,更是輕蔑地稱其為「腐儒」。

  除了這兩人,章太炎對提倡白話文的新派人物胡適更看不起。有一次,胡適寫了一本《中國哲學史大綱》,很是得意,認為代表了自己最高的水平,特地送了一本給章太炎,還在扉頁恭恭敬敬地寫了「太炎先生指謬」,下面是「胡適敬贈」。按照當時流行的新式標點,人名下面加了一條黑線。章太炎一看,大怒道:「胡適是什麼東西,竟敢在我的名字下面亂寫亂畫!」待看到胡適的名字下面也有條黑線,這才明白過來,罵道:「什麼新式標點,在國學面前一文不值,這本書不看也罷!」

  通過這些奇聞異事,大家應該也了解了章太炎是個什麼樣的人,但相比這些趣事,章太炎最讓人津津樂道的,還要數他跟袁世凱的鬥法。民國初年,袁世凱就任大總統,然而其所作所為卻讓天下人切齒痛恨。章太炎也算是革命元老,自然看不下去,就跑到大總統府,要跟袁世凱對質。

  袁世凱也知道章太炎的厲害,哪敢跟他見面,就呆在裡屋不出來。章太炎忍無可忍,就把總統府大堂里的東西都給砸了。袁世凱見狀,也不能讓他繼續砸下去,就派人把他請到一家寓所,盛情款待,要什麼給什麼,但不能出大門半步,實際上就是軟禁起來了。

  章太炎在寓所里天天大罵袁世凱,在紙上寫「袁賊」二字,再把它燒了,埋在地下,叫道:「袁賊被燒死啦!」還專門寫了一副對聯:「殺殺殺殺殺殺殺,瘋瘋瘋瘋瘋瘋瘋」,一連七個殺,七個瘋,痛快淋漓!然而,不管章太炎怎麼叫罵,袁世凱都充耳不聞,一點用都沒有。章太炎想來想去,就想到了絕食,想用絕食來表示抗議。

  章太炎本來就不胖,這樣絕食了幾天,更瘦了,再這樣下去,用不了幾天就該見閻王了。章太炎的弟子們聽說后,都急得不得了,紛紛去勸他。但章太炎鐵了心,怎麼勸都沒用,非要讓袁世凱見識見識自己的「厲害」。

  這天,弟子吳承仕來看章太炎,見師傅都瘦得不成樣子了,心裡一酸,問:「師傅,你覺得你跟三國時的禰衡相比怎麼樣?」章太炎兩眼一瞪,說:「禰衡算什麼東西,哪能跟我比!」吳承仕說:「當年劉表想殺禰衡,但又不想親自動手,落個不好的名聲,就轉借了黃祖之手。而現在袁世凱就比劉表幸運多了,他誰都不用借,師傅您自己就把自己殺死了。」章太炎一聽,頓時醒悟過來,就是啊,袁賊正巴不得我早死呢,我死了就沒人敢罵他了,豈不正中了他的下懷?來人啊,趕緊給我做飯!章太炎就是這樣一個人,有血性,有時也衝動,但絕不糊塗!



  因為章太炎這些奇聞異事,世人都叫他瘋子、神經病,但他絲毫不以為杵,反而引以為榮,並發表演講說:「大凡非常可怪的議論,不是神經病人,斷不能想,就能想也不敢說。說了以後,遇著艱難困苦的時候,不是神經病人,斷不能百折不回,孤行己意。所以古來有大學問成大事業的,必得有神經病才能做到。」他還列出了古今中外歷史上的六位同道中人:古希臘大哲學家蘇格拉底、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法國大思想家盧梭、德國鐵血首相俾斯麥、明朝名將熊廷弼、近代名將左宗棠。認為這六人都跟自己一樣,有著「神經病」式的執著,因此成就了大事業。

  1936年6月14日,章太炎因病逝世,終年67歲。當時,日寇已露出侵華的野心,章太炎自然看在眼裡,臨終前留下遺囑:「設有異族入主中夏,世世子孫毋食其官祿。」其革命元老的高風亮節,昭然可見。

  章太炎的弟子魯迅曾寫過一篇《關於太炎先生二三事》,對師傅讚歎道:「考其生平,以大勳章作扇墜,臨總統府之門,大詬袁世凱的包藏禍心者,並世無第二人;七被追捕,三入牢獄,而革命之志,終不屈撓者,並世亦無第二人;這才是先哲的精神,後生的楷范。」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13:4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