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9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貝殼原創]節儉過日子的美國人

[複製鏈接]

3474

主題

950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42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水影兒 發表於 2004-12-10 05:0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到美國多年來,南南北北走走看看,在不同的城市裡,我和許多美國人有過比較親近的交往。我發現,有些美國人節儉起來,不僅和我們東方人有得一比,有時候,覺得他們近乎是摳門啊。

記得我上學時,認識一位美國女子PAT,此人曾在武漢水利大學做過外教。和她剛認識時,她總會自豪地拿出她在中國任教時的校徽讓我們看。出國前,我一直以為,來自美國的外教應該是個有地位有財力保證的文化人吧。可來到美國以後,我才發現,外教並非人人如此。比如,PAT在美國只是個無業遊民,她唯一的一份差事,就是在CHURCH來感化國際學生加入教會。

PAT穿的衣服大多是二手貨,平時她吃的也很簡單。因為她在中國生活過幾年,PAT大概也長了半個中國胃了。但因為她腰包里的銀子確實不多,自己又不太會做中國飯,到中餐館吃一頓吧,對她來說,好像是件很奢侈的事。於是,我們這些留學生們簡陋的小家庭,便成了她「解饞」的好去處。「I love Chinese food」 ,每次聽到PAT說這句,我們在廚房裡,總會儘力多炒幾個菜出來。其實,PAT的要求並不高,即使是簡單的雞蛋炒西紅柿,就能把她香得合不攏嘴。

在我們家聚餐幾次,我發現,PAT真是個很節省的人,就連一次性使用的刀叉她都捨不得扔掉。但PAT人很NICE,也很懂咱們中國人的世故人情。比如,每次輪到我們家請她吃飯時,她總會帶上些她保留多年的舊寶貝。像一些舊的BABY衣服和至少有二十歲的BABY小推車,她會主動借給我們暫用,還特別囑咐我們,用完以後還要還給她。當時,我就挺納悶的,這些破寶貝,在我們看來幾乎就是垃圾,美國人怎麼連這種東西還要送人呢?像PAT的這種生活水平,怎麼過得還不如我們這些窮留學生呢?

讀書時,我除了和PAT打交道比較多,另外一位就是我們的美國女房東了。當時,這位房東和我們幾戶中國留學生住在一個大HOUSE里。按理說。每個月大約兩千美元的房租,對單身的她來講,應該足夠使用了。可是,每個月初,如果有一家不按時交房租,這位房東的賬單就會出現赤字。我們平時看她過得也挺節儉的,不知收來的租金,她都折騰到哪裡去了。

記得那時,我們的水電氣消費全都包在房租里。也許是因為這個原因吧,冬天寒冷季節時,我們每家每戶都卯足了勁兒,把加熱器開到最大量,盡情享受著資本主義社會一年四季春常在的美好生活。那時候,第二天早晨起來時,我們經常是熱得口乾舌燥,就像身受沒有空調的夏天一樣。實在太熱時,大家就把大門打開,讓新鮮空氣流進來降降溫。現在想想,這種燒法,誰能長期受得了啊。難怪,這位老房東三番兩次地讓我們節約使用水電氣。但十幾號的中國留學生,想統一步調,還挺不易的。尤其是南方來的室友們,特別喜歡夏天般的室溫。最後,大家還是我行我素。

終於有一天,老房東站在HOUSE的入口處,無可奈何地對著我們大聲YELLED道:「DO YOU WANT TO HEAT USA?」 。這句話,幾乎在瞬間便喚醒了我們這群二十幾歲的留學生們。我們考慮的不僅僅是節約能源人人有責,想想老房東確實也挺不易的。從那以後,我們全都乖乖地把加熱器調到了適當的LEVEL,房東賬單上的CHARGE也明顯下降。

在美國,收入偏低的人省吃儉用是無奈,對一些相對富裕些的家庭,精打細算過日子,算是會理財吧。

春夏季節,我們小區經常會有GARALE SALE。這種SALE,通常都是在周六7點鐘就開始。住在這裡幾年來,我發現逛GARAGE SALE的大多數是美國人。他們有的人開著大TRUCK,天還蒙蒙亮的時候,就急忙趕來了。有些人專門買BABY和成人的傢具,一筆買賣成交后,他們掩飾不住的那份喜悅,讓人覺得他們就像剛剛做成了一樁大買賣一樣。

記得有一次GARAGE SALE時,有位美國老奶奶,看上了一件小女孩的舊衣裙。她愛不釋手,對一同來逛GARAGE SALE的另一位老奶奶說:「This is perfect for my granddaughter」 。看著老奶奶的衣著打扮,是個很有氣質的老人,肯定不屬於PEOPLE IN NEED這一類。我很納悶,舊東西怎麼能送人呢,給自己的孫女送一件舊衣服,還不如不送呢,這奶奶是不是有點兒摳門啊。

我有一位女友,嫁了位老美做丈夫。一日閑聊時,她談起了自己的老公:「他比我還節約哪。傢具能用舊的就不買新的。有時候他還到垃圾桶里尋寶,可他對朋友卻很大方,有時候覺得他有些像咱中國的雷鋒啊」 。哈,女友的老公上大學時主修的是CHINESE LITERATURE,說他像雷鋒,可能還是有一定的文化基礎的。

有些老美節儉度日,是因為生活所迫。但有一些老美,看上去不是缺銀子的主,日子過得也很仔細。比如,我們家的鄰居吧,他們除了居住的這棟HOUSE,還在LAKE OF OZARK有一處別墅和價格不菲的遊艇。平時,他們居家過日子特別節約。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他們家唯一的女兒,經常會穿二手貨的名牌服裝,而他們家添置衣服時的大SHOPPING,通常只會在商店SALE時進行。穿得過時的舊衣服,他們或是賣給舊衣服店,或是GARAGE SALE上低價出售。用一句廣告用語來說,那就是every dollar都會work hard for them.

關於美國人的花銷,對我感觸最深的是我從廣播里聽到的一則新聞。

有一天,落日黃昏時,我們大SHOPPING以後,踏著斜陽回家。我打開車中的音樂台,剛好是每天的點歌時間。

那天為丈夫點歌的是一位24歲的年輕媽媽SUE。

SUE的丈夫遠在伊拉克從軍,她帶著兩個年齡分別為4歲和6歲的年幼孩子獨守家中。因為沒有工作和收入,又要撫養兩個幼子,SUE的日子過得很困窘。不過,她的捉襟見肘還真出乎我的想象:

「I miss my husband. I wish he could be home soon」
「I understand」
「But the flight ticket is so expensive that we can not afford it」
「How much is it?」
「It is about $450」

聽了她和主持人的對話,我真的很有感慨。

$450,即使對我們留學生還說,應該都不會是大錢吧。我不太理解,這$450怎麼就能阻擋SUE和愛人的相思路呢?還有,為國從軍的美國軍人返鄉的車馬費,政府也不提供嗎?關於這個問題,不僅是我,就連那位美國主持人也同樣費解。

SUE接著和主持人聊道:「The church helped us a lot. We had a wonderful Thanksgiving dinner with my friends there. I pray to God and ask him for help…」

據SUE講,過感恩節時,SUE在教會朋友的幫助下,她和她的孩子過得很開心。但即將來臨的聖誕節該如何打發,她該用什麼給孩子買禮物,SUE現在還沒有主意。

我知道,我的孩子在學校,有時候會給PEOPLE IN NEED搞募捐活動。LG工作的醫院裡,也經常會有買不起醫療保險的美國窮人專門在義診那天上門求醫,順便討一些藥廠免費贈送的藥片。說實話,如果沒聽到這個廣播,我對美國窮人的生活真沒有直接的感性認識。一談起美國人花錢,我們想到的,或是花錢如流水的財神爺,或是靠工薪和信用卡借貸過日子的打工族,我很少能想到像這位沒收入的底層人士SUE一樣的人們。這真是「這世界有的人一無所有,有的人卻得到太多」 。

不管怎樣說,我對那些居安思危能量入為出節儉過日子的美國人,心裡還是很佩服的,特別是在這個「用明天的錢享受今天的生活」 的國度里,持有理性消費觀念的美國人,能夠精打細算勤儉持家,對他們來說,可能是個很難得的生活習慣吧。實際上,節儉,並不只是我們中國人的專利。


水影兒
12-8-04
讀「海外中國人談奢儉:父母過分節儉令孩子們尷尬」 有感。

獨發於倍可親網站,轉載者,請註明網站和作者姓名。
晴耕雨讀,隨遇而安。

11

主題

132

帖子

51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新新移民(六級)

Rank: 2

積分
51
沙發
易良 發表於 2004-12-10 19:42 | 只看該作者
好文章,要支持![:494:]

節儉從來是一種美德,中外都一樣。節儉不節儉,跟家教有很大關係。如果孩子覺得節儉使得他們尷尬,那不是他們的錯,是父母的教育沒有做好。

加拿大現任總理馬田,是個理財高手。這個國家已經連續近十年沒有赤字了,不僅預算平衡,而且還有不小的盈餘,在G7里是獨一無二的,對此,馬田和前任總理克瑞田居功至偉,不象某國的總統頂著常春藤MBA的頭銜卻只會花錢,不會賺錢,創紀錄的赤字,呵呵。

為什麼會這樣?其中有一個小小的原因,也許不是決定性的,但不能說沒有關係。馬田這個人,人品嘛……心胸狹隘,工於心計,篡位奪權很有一手,但作為前任財長,搞銀子的本領確實是一流。他的家族是加拿大屈指可數的幾大豪門之一,擁一支龐大的遠洋船隊,馬田,是個不折不扣的、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地主、資本家狗崽子」。

童年的一天,他坐在父親的豪華轎車裡,看著窗外魁北克麥田裡,農夫在辛勤地勞作,感嘆:「幸虧我沒有出生在這些農夫人家裡,多好啊!」

第二天,老馬田交給小馬田一把鐮刀:「去,跟那些農夫一起割麥子。」

……

我想,如果老馬田不是這樣教育他的兒子,讓這個「狗崽子」從小知道民間的疾苦,恐怕馬田也難成今天的氣候吧?如果一個國家落到一個不知節儉、不解民情的人手裡,那也許比落到一個暴君手裡也好不了多少。
亓脊 智信仁勇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56

主題

6857

帖子

3030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030
3
空手 發表於 2004-12-10 20:42 | 只看該作者
用今天的錢享受明天的日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74

主題

950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4231
4
 樓主| 水影兒 發表於 2004-12-10 21:53 | 只看該作者
易良回來了,歡迎。

網路文學版有十萬人在向你討債「終結時刻」,呵呵。

空手這句提示,讓我發現了一個大BUG,我改過來了。謝謝。
晴耕雨讀,隨遇而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56

主題

6857

帖子

3030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030
5
空手 發表於 2004-12-10 23:20 | 只看該作者
沒錯呀? 用今天的錢享受明天的日子,是對的呀! 要看如何理解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74

主題

950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4231
6
 樓主| 水影兒 發表於 2004-12-11 17:42 | 只看該作者
「拿今天的錢過明天的日子」
「拿明天的錢過今天的日子」

從不同的角度仔細想想,還真有道理。
晴耕雨讀,隨遇而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46

帖子

10

積分

註冊會員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1

積分
10
7
外飄一族 發表於 2004-12-31 19:09 | 只看該作者
我認識的美國人某些方面真不節約,用不上的東西,因為喜歡就買了,買了就放著,不過某些方面真是很節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主題

107

帖子

27

積分

註冊會員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1

積分
27
8
Bennyjiang 發表於 2005-1-10 12:58 | 只看該作者
在國內大城市,現在也開始流行提前消費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5

帖子

3

積分

註冊會員

大學預科(二級)

Rank: 1

積分
3
9
南子 發表於 2005-1-12 12:27 | 只看該作者

消費者的學問

一、消費能帶給你什麼好處?
    1、健康和提高生存質量
    2、心理滿足
    3、慾望伸張
    4、提高你的創收效率
    5、帶給你時間或身體或財務的自由
    6、家庭關係、親朋好友關係融洽
二、消費能給你帶來什麼壞處?
    1、減少你的備用金
    2、減少你投資的機會
    3、加重你的壓力
    4、促使你不停的工作
    5、減少你的自由
    6、信心下降
我們要理性的選擇消費,增加好處,對壞處有準備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56

主題

6857

帖子

3030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030
10
空手 發表於 2005-1-15 06:09 | 只看該作者
樓上是做'傳銷'生意的吧,這些生意在海外主要是在亞洲人圈子裡的生意,特別是中國人,這生意的基本理念就是連環套,做'上線'的前景很誘人,但一進入這生意,實際上就成了自己的本被套了,接下來就去套別人,...

這事與'投資理財'沒有什麼關係,希望'南子不要把'傳銷'的東西,帶入這個版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6 04:5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