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到底是什麼讓一些官員「生不如死」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azhh 發表於 2015-11-10 12:2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為一方官員,死於任期之內,絕不當視為私事。對於王金維之死,期待當地能直面輿論關切,據實公布包括死因在內的全部真相。
  那廂廣西柳州市委副書記、市長肖文蓀蹊蹺落水,屍骨未寒,這廂湖北恩施州財政局局長王金維又在家墜樓身亡。公開資料顯示,王金維現年50歲,2006年10月任中共建始縣委書記,2011年11月調任恩施州財政局局長。
  雖然有沒有直接聯繫很難說,但媒體在報道王金維之死時仍援引了《恩施日報》11月3日的一則消息:10月28日,湖北省委第三巡視組向恩施州委反饋了入駐8個月來的巡視情況,巡視組共向州委移交反映州管幹部問題線索24件。另據知情人士透露,就在王金維墜樓身亡前一天,他被宣布停職。
  因停職而死之說,畢竟仍屬猜測。王金維到底緣何墜樓,當地官方尚未公布原因。至於會不會公布,能否據實公布,還有待印證。一些地方對官員非正常死亡原因的諱莫如深,公眾一向是領教了的。譬如曾經有個時期,凡官員自殺,無一例外都是身患抑鬱症,但這顯然不能使輿論信服。最近則如柳州市長肖文蓀之死,當地對於死因不著一詞。
  官方越是諱莫如深,輿論的表情越是意味深長。雖然腹誹死者不厚道,但缺乏令人信服的死因調查,只能把一些官員的死亡交給猜測與聯想。在這方面,公眾輿論的判斷無非在於兩個層面。其一,所謂「好死不如賴活」,當官員非正常死亡成為一種現象,公眾就不免偏於相信,裡面必有一些「生不如死」的考量。其二,一些地方聽任輿情沸反,也要保守官員死因,其中必有不可告人之處。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一些官員認為「生不如死」?又是基於何種考量,一些地方罔顧輿論,迴避官員的死因?這些問題不會因為官員離世而一了百了,而對於這些問題的回答,恰恰顯示出生者對於生命的態度。從這個意義上說,在官員非正常死亡的原因分析上,公眾輿論的解讀也許難免失之偏頗,對於死者也未免不公,但一些地方的沉默或迴避,則是更大的不公平與不負責。惟有直面死因,才可能真正減少官員非正常死亡的現象。
  無論如何,作為一方官員,死於任期之內,絕不當視為私事。官員非正常死亡已是一種不正常的現象,對於死因的沉默與迴避則更屬反常。對於王金維之死,期待當地能直面輿論關切,據實公布包括死因在內的全部真相。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6 11:2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