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西奈正在成為中東新發的危機點

[複製鏈接]

6167

主題

6227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6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ANTti 發表於 2015-11-8 14:1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針對一架失事的俄羅斯客機的調查越來越撲朔迷離。美、英領導人雙雙發聲,將空難原因指向「炸彈說」,俄、埃方面則竭力迴避,凸顯了這起空難的政治化傾向,而這同飛機墜落的地點西奈半島有著直接的關聯。

  西奈半島,西濱蘇伊士灣和蘇伊士運河,東接亞喀巴灣和內蓋夫沙漠,北臨地中海,南瀕紅海,從來是一處戰略要塞。此地是非洲與亞洲之間的陸上橋樑,也是從埃及進入加沙和以色列的通道。

  西奈半島,一直就是埃及及其鄰國棘手的安全「真空」,它還一直是不滿於各種政權的游牧部族的家鄉。現在,它還是各類極端組織滋生壯大的沃土。不過,熱點新聞中已經甚少出現「西奈」了,如果不是這次空難。然而這裡其實一直發生著衝突和混亂。

  1948 年到1979年,埃及和以色列不斷在這裡進行爭奪。之後在雙方的認可下,埃及和以色列承認這裡享有基本的和平。這種所謂的和平只是埃以不再發生正面衝突,但即使在2011年埃及強人穆巴拉克倒台之前,西奈半島已經變成一塊失控地域,諸多武裝的、反政權的、極端的力量在這裡尋求避風港,作為發起對外攻擊的基地。2008年2月,一名自殺式襲擊者從西奈進入以色列,襲擊了邊境附近的迪莫納。後來在2010年發生的兩個獨立的事件中,從西奈半島發射的火箭彈擊中了以色列的度假勝地埃拉特。穆巴拉克垮台之後,失控加劇。2011年8月,當時總部在西奈的滲透者在埃拉特附近發動了多次襲擊,隨後以軍進入西奈,並與埃及軍隊發生衝突。之後埃及抗議者衝進以色列駐開羅大使館,在埃及和以色列之間引發了外交危機。

  2012年期間,從西奈半島對以色列發起的攻擊數量大幅增長。據以色列情報部門的一份報告,當年有11起攻擊源自西奈。以色列情報機構認為西奈半島已經變成與全球聖戰有關聯的恐怖組織的方便場地。英國中東問題專家哈利勒·阿納尼經過實地調查警告,西奈半島不僅是「基地」組織,而且被「伊斯蘭國」滲透並佔據,它可能成為極端組織對付阿拉伯世界的新陣線。

  開羅無暇顧及西奈。穆巴拉克被推翻后,國際大部分注意力都自然地集中在開羅和位於尼羅河中心地帶的埃及。這個阿拉伯世界人口最眾多國家經歷著政局和社會多年未見的動蕩。西奈半島內部事態也在變化。西奈一直與開羅不和。居住在乾旱沙漠里的貝都因人一直覺得被開羅政府和主流埃及人所忽視。部落之間走私和犯罪活動猖獗。在半島上,當局嘗試的掌控和反當局的衝突也在持續。針對暴力活動和混亂,埃及軍隊向西奈增派數千名軍隊和警察以恢復秩序,這得到了以色列的默認。根據1979年和平條約的規定,在西奈半島的埃及軍隊人數和裝備是有限的,所以開羅部署軍隊必須得到以色列的同意。

  西奈失控是以色列極不願意看到的,這會讓以色列人過去幾十年的軍事、政治投入化為泡影。1956年,以軍第一次佔領西奈,埃及軍民在其他阿拉伯國家和世界人民的支持下發起抵抗,以色列被迫撤走。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再次佔領了西奈。1973年,埃及發動十月戰爭,摧毀了以色列的「巴列夫防線」,解放了西奈部分土地,從而打破了以色列不可戰勝的神話。埃及人普遍認為,正是在這個基礎上才打開了通往和平之路。1979年,埃及同以色列締結和約,按照條約規定,到1980年1月,埃及收復了西奈半島三分之二的領土。1982年又收復了三分之一的領土。將西奈交給埃及,以色列希望它最起碼不是自身受到攻擊的武裝根據地,但現在情況似乎變得不那麼確定。

  以色列一直試圖像過去應對跨境威脅那樣對付來自西奈半島的威脅:採用集外交、威脅、懲罰、加強情報和防禦等一體的方式。以色列首選的方法是,推動埃及解決西奈半島問題。這充其量只能斷斷續續地發揮作用。美國在西奈也有利益。西奈半島的主權回歸埃及是美國斡旋的埃以和平條約成功的核心,而這反過來成為美國30多年來在該地區的外交和安全態勢的基石。西奈半島上的一些恐怖集團不僅憎恨以色列和埃及政府,而且也憎恨美國。此外,西奈動蕩不安和極端政治也是埃及騷亂的潛在根源,而這可能會進一步使已經麻煩重重的民主過渡複雜化。最重要的是,美國希望能夠防止以埃爆發衝突。這種衝突將使美國夾在其最親密的中東盟友和人口最多、影響力最大的阿拉伯國家之間,左右為難。

  左右為難,這已經成為埃及、以色列以及西奈半島的各利益相關方難忍坐視卻有心無力的尷尬狀態。各方都清楚,「基地」組織的激進思想已經在西奈紮根,「伊斯蘭國」正在那裡肆意擴張,局勢已經很不穩定,西奈正在成為中東一個新發的危機點,而這會讓中東可能變得更加不安全。

活著就要用力的笑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1 18:4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