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報道稱,中國的鋼琴家李雲迪在與悉尼交響樂團以及指揮大衛·羅伯森的合作《肖邦第一協奏曲》時發生失誤,突然忘記要彈什麼,演奏被迫突然中斷和停止,而他卻把責任推卸給指揮,有韓國觀眾對此及其憤怒並在網路上發布要求退票的留言。值得一提的是,李雲迪此次失誤的曲子正是15年前在肖邦國際鋼琴比賽拿下冠軍的那一首。
李雲迪參加娛樂節目
業精於勤而荒於嬉
2000年,18歲的李雲迪獲得第14屆肖邦國際鋼琴比賽金獎,打破首獎連續空缺兩屆的局面,成為開賽以來最年輕的冠軍和首位獲此殊榮的中國鋼琴家,從而引起國際關注此後。隨後,他留學德國繼續深造,並成為首位與世界最大的古典音樂公司DeutscheGrammophon簽約的中國鋼琴家。擁有「中國木村拓哉」外形的李雲迪很快擁有了極高知名度,被西方媒體譽為繼波利尼、阿格里奇、齊默爾曼等鋼琴大師之後的「浪漫派鋼琴大師的接班人」,成為當今世界主流鋼琴演奏家中最受推崇的東方鋼琴家之一。
然而近些年,圍繞在李雲迪身邊的新聞大多是「娛樂性」,這次「亂彈琴」之後,被網友羅列出李雲迪近些年來的表演失誤,例如工體演奏的《野蜂飛舞》,金像獎獨奏的《英雄》、中山音樂堂演奏的《貝多芬第一鋼琴協奏曲》等。這些失誤不免讓人聯想到是因「業精於勤而荒於嬉」的行為所導致。近些年,李雲迪已然成為娛樂明星,投身各種綜藝節目,例如和TFBOYS一同加盟《開學第一課》、參加《全員加速中》等娛樂項目。就在之前10月初,李雲迪因參加黃曉明和Angelababy的婚禮,所以沒有赴波蘭國際肖邦鋼琴比賽擔任評審,引起許多網友不滿。
不可否認的是,作為明星級的音樂家李雲迪,社會活動多,包括商業代言、娛樂節目、媒體採訪等,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然而,我們都知道「練琴是鋼琴家保持藝術生命力的行為」,人的精力有限,這些「娛樂」行為分散李雲迪的注意力也是不可避免的。著名樂評人IlbumChang將當天的演出事故發到他的博客上並指出:「那句諺語:『馬失前蹄』真實的發生在了李雲迪的音樂會上。他的演奏也反映出,如果不去嚴格要求自己去刻苦練琴和不斷進步,那麼就會退步。」
勿忘初衷,方得始終
自己的「成名曲」彈砸,李雲迪依舊在「亂彈」的當晚在其微博上晚若無其事的發萬聖節的照片,面對著和網友的質疑和不滿,李雲迪以及團隊發表聲明道歉。作家六六對於其道歉所發表看法「你不發生這樣嚴重的失誤,旁人怎麼黑你?已經是現在的結局了還不忘辯解。自強的要務是不自欺。我根本沒看出道歉的誠懇,因為李雲迪都沒提到他」疏而忘學「。誠然,作家六六」愛之切恨之深「,但想想當年18歲的李雲迪勇奪肖邦金獎時的渾然天成和行雲流水,令人有」傷仲永「之嘆!
作家木心有言」幸福就是心安理得地愛藝術「。作為鋼琴家的李雲迪自7歲開始學琴以來,到今天藝術上的一些成就,都可被視為成功的典範,然而,作為一位藝術家來講,獲獎並不能完全說明一切,想起同為鋼琴家,郎朗的老師格拉夫曼曾經教育郎朗說:「你不需要通過得獎再來證明自己了,要做的就是靜下心來好好的鑽研藝術,因為藝術是永恆的。」反觀近些年朗朗,他也正是聽了其恩師的諄諄教導。
傅雷先生至傅聰《家書》中云:「先做藝術家,再作音樂家,最後才是鋼琴家」
也如李雲迪恩師但昭義說的「肖邦比賽請他是以代表中國的名義;到韓國演出也是冠以中國鋼琴家的身份!他應該懂得愛國家,愛音樂;懂得如何才是自尊自愛;懂得世界上沒有一勞永逸,也不會有不勞而獲!所發生的一切,更加證明了一個大家天天都在說的真理:先做人,再做藝術家,做音樂家,最後才是鋼琴家!反過來的路是走不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