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你的這些習慣,竟會讓孩子越學越笨!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5-11-6 10:2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美國幼兒教育專家莉蓮·凱茨研究發現,很多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會因為某些原因逐漸產生對學習的無能感,並因此而喪失自信心,給別人的感覺是,這些孩子「越學越笨」。其實,有一種「笨」是學來的。而吸走他們自信心的是以下三種教育方式。

  「

  學習目標過高

  (一)」

  有些家長不考慮孩子的心理和智商發展情況,一味分派學習任務,又不做任何講解,結果孩子永遠不知道該怎麼學,每次嘗試都失敗,很少能體驗到「贏」的感覺。這樣,不用家長說,他都會覺得自己很笨。

  

  「

  知識傳授過早

  (二)」

  一些「望子成龍」的父母,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過早對幼小的孩子進行讀、寫、算訓練。其實這些知識並不符合幼兒認知特點,孩子雖然能鸚鵡學舌地死記硬背一些,卻不理解,所以並不能促進孩子的智力發展,反而給他們帶來很大的精神壓力,降低了對學習的興趣。

  

  「

  負面暗示過多

  (三)」

  心理學研究發現,外界言語和行為暗示對孩子的心理發展影響巨大。一些父母的口頭禪就是說孩子「真笨」,有時是火冒三丈地批評、責罵;有時是發揚謙虛的優良傳統,比如說「我兒子就是沒腦子」;還有時不是批評,而是昵稱,比如說「小笨蛋,不能這樣做」。但無論本意如何,孩子接受到的都是「自己很笨」的信息,久而久之會產生嚴重的自卑感,開始自我懷疑,潛意識會拒絕新的知識進入記憶庫,從而真的「變笨」。

  

  那麼,培養孩子學習自信心和興趣的正確方式是什麼呢?

  

  首先,讓孩子體驗成功的喜悅

  人在成功時,大腦會釋放快樂激素「內啡肽」,驅使孩子重複這一體驗。從這個角度看,成功才是成功之母。所以,做遊戲、做手工、做家務時,不妨鼓勵孩子大膽嘗試,適度引導。比如,當孩子參加手工比賽,但捏出來的老虎像兔子,家長切不可嘲笑甚至羞辱,而要指導孩子重新認識兩者的區別,並協助做好。

  

  

  其次,鼓勵孩子探索

  每一次探索都是學習的機會。但不要給孩子設定太高的目標,而要「為孩子找一棵矮點的蘋果樹,讓孩子踮起腳就可以摘到蘋果」。

  

  

  再次,允許孩子失敗

  發展心理學家指出,孩子還不具備自我評價能力,大多是靠他人的態度來認識自我。父母對孩子的失敗經歷要給予足夠的包容,不要用憐憫的態度對待孩子,也不要劈頭蓋臉地責罵,而要讓他明白,失敗人人都會碰到,勇敢、聰明的人會從失敗中吸取教訓,繼續努力。

  

  

  最後,保護孩子的興趣

  前蘇聯一位教育家給孩子上課,準備了一個「發言球」,一邊往下扔,一邊提問,誰接到球就回答。有人表示不解,認為這是多此一舉。但教育家回答說,沒有「發言球」,孩子就可能沒有了發言的興趣,而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07:1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