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為何三四線城市必將衰落——大數據城市人口分析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5-11-5 06:0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湯舸、高路拓、王詠笑、團支書;

  來源:城市數據團

  數據及演演算法支持:城市數據團;經授權轉載

  

  

  中國勞動年齡人口現狀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可以看到:雖然我國各省級單元(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年齡人口(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勞動力)的總量各異,但其勞動年齡人口比例都處於60%~80%的區間(除貴州以外)。像北京上海天津這種直轄市,其比例甚至達到70%~80%的區間。

  

  換句話說,全國勞動力充沛到令人髮指的程度。

  橫向對比一下,即使是全球一線城市,倫敦紐約東京,他們的人口年齡結構預期也不過就是在這個區間而已。如下圖所示:

  

  但即使在這麼一片形勢大好的情況下,我們還總是偶爾能聽到一些人口或經濟學家在時不時發出憂患的感嘆聲。他們在擔心什麼呢?

  新增勞動力人口將迅速減少

  他們擔心一個數,叫做總和生育率,而六普統計指出,中國的總和生育率僅為1.18,這是一個遠低於代際更替的值(大約要在2.1以上才能實現代際更替)。

  低了怕什麼,開放二胎好了,甚至未來開放生育限制,難道還怕人不夠么?中國人不是很能生嗎?

  呵呵。事實遠非如此。在提高生育率這個問題上,許多學者均做出了不同結(li)果(chang)的判斷。比如計生委信誓旦旦地說只要放開二胎,我國生育率就會蹭蹭蹭地提高1.5倍,但有些專家認為你放開八胎也沒用生育率最多也不過能提高1.06倍而已,眾說紛紜爭執不下。

  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不妨引用梁建章的研究看看。梁建章曾經對中國知網1990至2010年共211篇中國生育意願(理想孩子數)的文章進行了整理,得出下表。

  

  可以看到,從90年代到00年代,中國整體生育意願是降低的,而城市居民的生育意願更遠遠低於農村居民和外出務工人員。假如未來中國的生育率能夠達到1.4至1.8的水平,倒也是一個不錯的結果。然而,生育意願並不能代表實際生育率,二者之間往往有著巨大的差異。在日本和韓國的調查中,生育意願都超過2,但實際生育率卻都不到1.4。根據上述數據,梁建章認為,在沒有任何限制下,中國的自然生育率也不會超過1.7。

  好吧,我們就假設計生委忽然duang地一聲被解散,中國再無生育限制,那麼在最好的情況下,全國的總和生育率能夠提高到1.7(即2010年水平的1.44倍)。那麼會看到怎樣的結果呢?我們將1.7這個值放入到人口推算模型中(具體可參看《人口控制,開給上海的一劑毒藥》一文),得出以下結果:

  

  如圖所示,即使生育率上調至1.7,但自2010年起,勞動年齡人口水平仍在一路下跌:

  至2030年,全國勞動年齡人口將減少1億人;

  至2040年,全國勞動年齡人口將減少1.5億人;

  至2050年,建國100周年之際,全國勞動年齡人口也「僅僅」將下降2.5億而已。差不多扣掉兩個日本。

  人口老齡化將雪上加霜!

  我堂堂天朝13億人口,區區2.5億的減少而已,算什麼,正好幫助天朝解決了人口過剩問題嘛。連計生委也漲紅了臉,掐指一算,問道:19%縮減而已,人口的事,算是危機么?

  這個計算沒錯,2.5億勞動力的凈減少,對於13.3億人口而言,貌似只是19%的縮減。但它背後還隱藏著年齡更迭的槓桿作用:

  看上去只有19%的縮減,但實際上卻使全國的勞動年齡人口佔比縮水了27%,直接下降到51%的危險地帶;同時相應地,老齡率也將從13.7%暴漲到31.3%。

  新增人口減少,現有人口老齡化,最終將導致人口危機。

  一線城市大量吸收周邊省份的「血」

  面對人口危機,幸運的是,中國是一個大國,因此人口的危機也並非均等地分佈在所有的城市和地區當中。

  我們不妨先來看一下全國尺度的人口流動圖。

  

  從2005年到2010年各省流動人口規模上來看,在各自省內流動的人口比例佔了全國人口流動總量的大頭。大部分省級單元的省級流動比例均低於10%。也就是說,全國的人口流動性基本上被封閉在省一級的單元當中。而能夠產生較大規模(大於10%)跨省人口流動,大概只有這六個地區: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廣東、福建。

  那麼,這些地區在跨省的人口流動中又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請看下圖:

  

  我們把省內流動數據剝離出去,只保留省級之間的人口遷移,從圖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廣東、福建,這六個省級單位的跨省人口流動,全部都是凈流入。

  是的,它們不生產人口,它們只是人口的抽水機。

  而它們抽取的水源,則來自上圖中排名靠後的那些省份:河南、安徽、四川、湖南、湖北、江西,等等。總體而言,抽水的省份遠遠少於被抽的,這是一個清晰的遵循冪率規律的世界。

  我們可以在空間上清楚地看到這兩者之間的差異。請看下圖:

  

  從上圖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大半個中國的人口,以省為單位來觀察的話,全都在凈流出,而少數凈流入的地區,則集中分佈在東南沿海和北京天津兩地。

  

  2.5億勞動力缺口誰來背黑鍋?

  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這有可能是上圖中偏黃色的任何一個地區。

  2050年,2.5億勞動力的凈減少,下跌至51%的勞動年齡人口佔比,以及高達31%的老齡化率。 35年後留給中國的並不是一個美好的未來。毫無疑問,「衰落」與「收縮」,將取代「發展」與「建設」,成為未來的我們和我們下一代更為熟悉的辭彙。

  客觀地說,在中國無法做到像美國一樣以優質和穩定的移民來確保自身整體人口結構合理性的情況下,有些地區就必然會衰落,或者是鄉村,或者是城市。就像今天的日本一樣。全日本人口都在減少,無數村莊城鎮衰亡凋敗,但只有東京和大阪都市圈依然挺立。

  在人口負增長的時代,大都市將毫不留情地吸干周邊地區的血液,以便自己能夠生存。殘酷嗎?不,因為這是年輕勞動力自己用腳投出的結果。

  未來的中國也一樣。

  最後,為了更清晰地看到未來,我們可以簡單設計這樣一組計算:

  假如,北京、上海、廣州三個一線城市的勞動力總量(比例就不提了,結果不敢拿出來給大家看)在2050年時仍然能夠維持2010年的水平。

  

  

  哪些省份將被「抽血」

  完成這個計算一共需要四步:

  第一步,先取出這三個城市凈流入人口的來源進行分析,請看下圖:

  

  

  

  第二步,綜合這三個城市的外來人口來源地的比例分佈,計算后選擇了前十名的省份,確定為「北上廣」的勞動力補給省,請看下圖:

  

  第三步,計算「北上廣」至2050年的勞動年齡人口缺口。我們假設這三個一線城市從2010年至2050年都不再有移民進入,那麼其勞動力的缺口如下圖所示:

  

  第四步,將這三個城市的2050年勞動力缺口值按照比例分配到」供給省「,並且推算「供給省」在2050年的人口自然變化值,將這兩個值疊加起來,即可看到在「北上廣」抽滿之後這些「供給省」所剩下的「血量」。請看下圖:

  

  當然,這只是這些省份被北上廣抽血后的情景。其實這些省份本身也有不少抽血大省,比如江蘇。它雖然被上海抽掉不少,但是它還能從臨近的安徽河南等地補回來一些。總體而言,假如考慮全國情況,這張圖裡有些省份的血量會變得更低。

  寫在最後的話:

  現在的年輕人總是在猶豫。究竟是要回歸生活愜意的小城鎮家鄉,還是奔赴大城市或者「北上廣」辛苦打拚開拓人生。

  但是筆者想說:

  你還能在這些選擇中猶豫,說明你無比幸福,因為你們的下一代和下下一代可能不會再有任何選擇的機會。假如你最終選擇留在了一個生活安逸風景如畫的小城鎮上,你也許會幸福地過完一生;但在你的子女到了你這個年紀的時候,很可能他們有且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

  逃離他們終將衰落的家鄉。

12

主題

29

帖子

150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50
沙發
言中悟 發表於 2015-11-5 11:29 | 只看該作者
「逃離他們終將衰落的家鄉。」這是一個謬論。
衰落?什麼樣才叫衰落?
逃離?為什麼一定逃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31 01:4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