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的「扭曲風箏」為中國提供了新的追趕目標(組圖)

[複製鏈接]

6167

主題

6227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6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ANTti 發表於 2015-11-2 10:0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周,美國航空工業界有一件大事,經過漫長的醞釀之後,五角大樓終於選定了新一代戰略轟炸機的研製廠商: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中標。他們將開始研製LRS-B戰略轟炸機,這種飛機將成為美國空軍未來的主力戰略轟炸機,其生產數量可能達到100架以上。

  

  LRS-B轟炸機三視圖


  戰略轟炸機一直是美國「三位一體」核打擊能力的重要支柱之一,B-2則是核戰略轟炸機的巔峰之作,這種轟炸機的設計目標是悄悄深入蘇聯腹地,用機上的合成孔徑雷達搜索地面上的機動式洲際導彈,美國方面也認真研究過用它深入中國上空搜索攻擊東風-31導彈的可能性。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B-2被設計成了前所未有的龐大、複雜、昂貴、嬌氣的轟炸機。按1997年的幣值,它的造價為21億美元,飛機的隱身蒙皮經常需要更換,這就需要更換上面的20000枚鉚釘,且需手工完成,更不用提它「臭名昭著」的嬌氣隱身塗層。

  但維護使用起來如此麻煩且昂貴的飛機,卻無法頻繁投入實戰。迄今為止,B-2轟炸機參與的實戰只有科索沃戰爭(轟炸中國大使館的就是B-2)、伊拉克戰爭和後來空襲阿富汗的行動,此外在打擊利比亞卡扎菲政權的行動中也有一架次B-2轟炸機參與。相比B-52、B-1B等型號轟炸機的頻繁出動,B-2在這些行動中都只投擲了500-600枚炸彈。考慮到B-2轟炸機可以攜帶80枚500磅炸彈,扔這點炸彈也就需要幾個架次罷了,但在常規戰爭中很少有讓B-2全力發揮其巨大載彈量的機會。

  不難看出作為一種為核戰爭設計的戰略轟炸機,B-2在執行常規戰爭,尤其是反恐戰爭中的轟炸任務時顯得效率低下,和B-52轟炸機也沒有什麼大區別,尤其是B-2還無法攜帶「戰斧」導彈,而只能用昂貴的AGM-129隱形空射巡航導彈。

  儘管美國空軍一直強調B-2是唯一具備發射巡航導彈能力的隱身飛機,但實際上它從未在實戰中使用這一能力。至於它的核攻擊能力,那當然也從未用上過,實戰中也根本沒有發射AGM-129的機會。

  

  B-2轟炸機


  在這種情況下,LRS-B的上位就顯得順理成章。這種飛機比B-2小很多,採用兩台發動機,航程和載彈量也小於B-2。這些都是針對B-2在其服役生涯中遇到的尷尬情況而設計的解決之道。

  LRS-B目前計劃單價是5.5億美元,但縱觀美國航空史,實際生產出來的飛機很少能控制在最初預計的價格標準內,不過再怎麼樣,恐怕也很難達到甚至超越B-2轟炸機那驚世駭俗的21億美元了。

  與B-2轟炸機只能在美國本土的基地維護相比,LRS-B必須有較高的可維護性,以適應海外部署所需。另一方面,LRS-B的載彈量比B-2小了很多,航程也相應削減。畢竟現在的反隱身技術已經讓B-2轟炸機無法輕易滲透到嚴密的防空圈內「獵殺」機動式洲際導彈了。

  在武器裝備方面,LRS-B顯然還是無法攜帶AGM-86空射巡航導彈,而需要使用JASSM導彈,這種導彈的尺寸比現役各種巡航導彈要小,可以由F-16、F/A-18戰鬥機攜帶,且成本較低。可能成為LRS-B轟炸機未來的主要裝備之一。

  

  攜帶JASSM導彈的F/A-18戰鬥機


  可以說,LRS-B轟炸機是自海灣戰爭以來「戰略轟炸機執行戰術轟炸任務」發展趨勢的最終產物。不過由於目前尚不清楚LRS-B的更多詳細情況,對於這種飛機的情況我們也只能推測到這個程度。

  對於中國而言,LRS-B的威脅未必會超過B-2,因為它仍然無法攜帶遠程空射巡航導彈,如果要攻擊我國本土,就無法部署在關島基地,而必須在第一島鏈部署,而這個範圍內的目標,很容易被我軍的中短程彈道導彈覆蓋。而且,我國的防空系統也不是單純隱身的攻擊機所能突破的。

  推人及己,我國也在積極規劃發展新的戰略轟炸機。網友們大多認為研製一種中國版B-2轟炸機,或者LRS-B很有用處,但對於我國來說,或許真正有用的轟炸機恰恰不是這樣「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型號,反而是類似B-52的巡航導彈發射平台。

  當然,LRS-B至少也向我們指出了一條路線,這類構型的飛機在執行戰術作戰任務的時候具有很大的優勢。它可以攜帶較多的炸彈在戰場上空盤旋,根據地面部隊的需要隨時投彈支援,隱身性則可以保障它在戰場上空盤旋時的生存性。在打擊一些實力較弱的對手時,這樣的能力顯然仍是有用的。

  和已經研製出殲-20的我國戰鬥機技術領域不同,我國的大飛機現在才剛剛上路,追蹤對手的先進技術是一條「多快好省」的發展之路。所以,LRS-B轟炸機,或許是我們研製新型轟炸機時的一個重要參考,通過關注這種飛機的發展情況,對我們確定自己的戰略轟炸機發展路線,將有很大幫助。

活著就要用力的笑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13:5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