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英國不再唯美是瞻 香港需認清大勢

[複製鏈接]

1509

主題

2572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10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貝貝love 發表於 2015-10-28 11:2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完成英國國事訪問,中英雙方簽定了400億英鎊的投資協議,兩國異口同聲指雙邊關係全面提升,邁向「黃金十年」。而在習甫結束訪問之際,英國前首相布萊爾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路訪問時,首次就2003年就誤信情報指稱伊拉克擁有大殺傷力武器而發動戰爭道歉。當年被譏為美國時任總統喬治布希「跟尾狗」的布萊爾公開認錯,反映英國再度微調其與美國的「特殊關係」,未來的外交政策不會再以美國為馬首是瞻。


作為香港的前宗主國,部分港人時至今日仍有英國情意結。去年3月,末代港督彭定康以牛津大學校監的身份訪問香港,當時有網民攜帶殖民時代的港英旗夾道前來歡迎,還有人展示希望香港「回歸」英國統治的標語。


然而,大部分港人的頭腦仍是清晰的,也不會寄望英國政府會「支援」香港人向北京爭取民主。首相卡梅倫在首相別墅與習近平舉行閉門的私人會晤時,曾觸及敏感的香港問題。據《衛報》披露,卡梅倫要求習近平保證香港的政治自由,維持「半自治」(semi-autonomous)的狀態,以及在沒有中央政府篩選的情況下,香港可以選擇行政長官。


但究竟什麽是「半自治」?《中英聯合聲明》和《基本法》在這方面的用詞是「高度自治」,但《衛報》的報道有關香港問題的報道十分簡短,沒有闡釋何謂「半自治」。首相府在「莊園會晤」后也沒有就香港問題發表過任何聲明,但卻透過傳媒放風指卡梅倫要求中方維持香港的「半自治」,實在顯得故弄玄虛,也有向英國公眾在政府「關注」香港問題上「交差」之嫌。


昔日英國人為香港留下了很多優秀的制度,也奠定了香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基礎軟實力,這些都不容置疑。然而,香港人也必須認清現實的大形勢。在歐盟中角色傳統以來一直較疏離的英國,為了突破其在歐洲的角色,保持其世界大國地位,就必須與中國更加配合。另一方面,中國也欲藉助英國這個在歐盟內「若即若離」的成員國,作為「西進」外交戰略的突破口,再拉攏其他西方大國,以突破美國試圖對華實施的「新圍堵政策」。


香港回歸後由於沒有了昔日與英國的聯繫,國際化程度有所褪色。隨著中國國力的崛起,今年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向世界各國提出「一帶一路」概念,在國際舞台上的角色愈來愈重。從大形勢分析,香港必需藉助宗主國帶動發展。香港在這方面可以如何配合?香港在國際上的角色可能需要一些改變,政治人物也要有新思維和國際視野,才能擔當帶領香港鞏固其國際金融中心的重要角色,但一味強調與內地省市發展「內交」的現任行政長官梁振英,能夠擔當好這個角色嗎?


另一方面,北京需要反省的是,為何回歸至今已經18年,中國外交隨著經濟實力的發達取得了不小的成功,但多年來在內政以至港澳政策上,卻做了很多令港人恐懼、疑惑甚至抗拒的事情,這些問題都造成了中港之間的張力,以致近年來愈來愈多人緬懷港英政府昔日的統治。中英關係目前良好,很大程度是建立在英國當下需要中國大舉投資之上,但這可否發展成為成熟穩定的雙邊關係?一個屢屢上演「孔子和平獎」鬧劇的國家,恕難贏得國際社會的真正尊重。中國如果更能與普世價值接軌,不但可以更被國際社會接納為負責任的一員,也有助香港人的民心回歸。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22:2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