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習近平訪英 我們究竟應該向英國足球學習什麼?

[複製鏈接]

2

主題

4

帖子

50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5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酷螞蟻 發表於 2015-10-24 08:4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英國當地時間10月23日下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應邀造訪位於曼徹斯特的城市足球集團總部。曼徹斯特對於很多中國人來說並不陌生,或是由於大工業時代的記憶,或是因為足球。曼城、曼聯兩大英超豪門共棲於此,其深厚的足球文化傳統與成熟的商業運作模式業已成為這座城市的最佳名片,這也是為什麼城市足球集團選擇將總部設在曼徹斯特的原因。

  城市足球集團是一家英國與阿聯酋合資的聯合控股公司,其母公司正是聲名顯赫的阿布扎比聯合集團。該集團不但在各國運營以「城市」為品牌的足球俱樂部、建有連接多國足球俱樂部的跨國足球商業網路,而且與亞非歐美四大洲十餘個國家的足球青訓機構有合作。習主席此次專程在足球之都造訪財力雄厚、資源豐富的跨國足球集團,其合作意願可見一斑。

  事實上,早在2013年,中超公司就與英超公司正式簽署了《雙方合作意向書》。根據協定,英超公司將在聯賽管理、商務體系、俱樂部運營、體育場管理、球迷服務、電視轉播、聯賽梯隊建設等多個方面向中國足協和中超公司提供幫助。就在此次習主席訪英之前,中英足球發展座談會已於9月在倫敦召開。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在會上總結了中英足球合作的四大未來發展方向,即中超與英超之間的職業足球合作交流,擴大青少年足球互訪和交流,加強相關機構交流,以及實現足球產業互利互贏。

  由此可見,中國足球在尋求自我突破的道路上有意向英國拜師學藝。誠然,足球在英倫三島有很深的文化根基和堅實的歷史傳統,但問題在於,反觀英格蘭足球近20年的發展軌跡以及英超在商業化、全球化進程中的得失成敗,我們在學習英國足球發展模式時務必明確我們的學習目的,務必深入思考我們究竟應該向英國足球學什麼。

  足球,是一種血液里流淌的文化

  足球是當今世界第一大運動,不是偶然的。足球運動作為一種團體性、大眾化的體育項目,是一個民族協作精神與團結意志的體現。現代足球運動源起於英國,在某種程度上是英國民族文化精神的體現。英國民眾對足球的熱愛達到了痴狂的地步,這一運動早已融入了英國社會文化的血液里,成為英國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英國,足球作為一種文化,集中體現在球迷對自己喜愛的俱樂部毫無保留的忠誠與投入。

  無論在首都倫敦還是在海邊小城桑德蘭,比賽的日子總能點燃整座城市的熱情。球迷們穿上自己支持的球隊隊服,戴著綉有自己球隊標誌的圍巾,到球場為球員們打氣助威。大街上、地鐵里,他們高唱球隊隊歌,已然是一道獨特而又可愛的風景線。

  英國球迷最大的特點就是具有與球隊榮辱與共的決心,每個球隊都擁有相當固定的球迷團體。無論球隊的戰績如何,他們都死忠於自己的俱樂部。

  對於他們來說,足球是一種信仰,有時甚至是一種世代相傳的信仰,是一個家庭不容更改的傳統。世世代代信仰的傳承超越了足球本身,給予世俗生活中的人們一種莫名的心靈歸屬感。一首《你永遠不會獨行》不知溫暖過多少失意於生活的紅軍球迷,也重新點燃了他們對生活的希望與憧憬。這就是足球文化,這就是英國足球運動生生不息、代代傳承的足球運動土壤。

  因此,筆者以為我們向英國足球求教,首先要領會的不是他們克敵制勝的技術,也不是他們世界一流的商業模式,而是他們對足球運動發自內心的熱愛與尊重。正是這種多少年來培育而成的足球文化,這種足球文化背後的生活理念與生命態度,才是現代足球的魅力所在。

  英格蘭足球商業化的得與失

  目前,中英足球領域的合作基本聚焦於中方與英超的合作。毫無疑問,英超是商業化運作最為成功的職業足球聯賽,其運作模式值得我們借鑒。但是,英格蘭足球高度商業化的發展之路對本土足球運動發展造成的負面效應,也同樣發人深省。

  上世紀90年代中期,隨著阿森納前副主席戴恩向英足總提出讓曼聯、阿森納等強隊獨立經營的建議得到通過,資本足球的時代正式來臨。由於英國開放的金融環境,海外投資人對於英超的投資前景青睞有加。從阿布拉莫維奇到曼蘇爾,英超20支球隊中有9支掌握在外國資本家手中。源源不斷的海外資本為英超的商業化進程提供了強勁的引擎。

  除了資本的庇佑,英超獨特的經營模式也是功不可沒。它將轉播權整體出售以保證整個聯賽的品牌價值得以維持,不僅每年與天空體育、英國電信簽訂高額的轉播合同,還與海外180個國家或地區簽訂多達80份轉播協議。近年來,英超又將目光瞄準了海外聯賽。在俱樂部層面,商品的開發程度同樣令人乍舌。曼聯堪稱足球俱樂部的經營典範,其主場比賽必定爆滿,衍生商品的銷量長期火爆。曼聯、切爾西高居英倫頂級品牌500強。成功的運作使得英超球員的平均工資遠高於德甲、意甲、西甲。受高工資的吸引,一批批世界頂級球星加盟英超,進一步增加了英超的商業價值。

  然而,資本的本性是逐利,發展足球事業反倒成為了某種依附其上的目的。在多年的極端商業化之後,英超儼然變成了一個以足球競技為載體的金融市場。當足球不再純粹,反商業化的浪潮隨之初露端倪。入主曼聯的格雷澤家族、利物浦的希克斯和吉利曾先後成為球迷的公敵。

  雖然這些零星的聲音逐漸淹沒於商業化的歷史潮流之中,但英格蘭隊近二十年來在世界盃、歐洲杯上的低迷表現實在不能令人滿意。英超商業化程度越高,英超內部的國際化競爭就越激烈,英國本土年輕球員的生存空間就越小。更可怕的是,英超俱樂部在買字當頭的時代已漸漸忽略了自身青年後備人才訓練的重要性。年輕球員在俱樂部得不到足夠的上場機會,青訓不受重視,英格蘭隊的未來令人堪憂。足球不是不可以市場化,但若把足球運動僅僅當作商業運作的跑馬場,這是對足球運動與足球文化的戕害。畢竟,資本是沒有情感和國籍的。

  中國的足球事業亟待發展,英國足球運動在很多方面毫無疑問可以充當我們的老師。但是,我們切切不可忘記的是,足球不僅僅是一項體育運動,它是民族的內在精神和人文內涵在大眾生活中的表達。足球的發展固然離不開商業的推動,但務必尺度得當,否則將得不償失。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國足球事業的發展道路離不開向英國這樣足球傳統深厚的國家虛心求教,但是,中國足球事業要想獲得持久發展的動力,更需要我們具有自力更生,立足自我的精神,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足球發展之路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0:5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