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赴港被毆致死凸顯旅遊監管之殤

[複製鏈接]

6167

主題

6227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6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ANTti 發表於 2015-10-21 11:0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0月19日,香港發生一起內地遊客被旅遊團導遊及「不明人士」圍毆的事件,起因是一名內地遊客逛珠寶店因「嫌貴不買」起爭執,隨後遭神秘男子拖出店圍毆。經留醫搶救近24小時后,10月20日10時許該名遊客終告不治,案件改列誤殺案。

  這樣的一則新聞,令人吃驚不已!只因遊客「嫌貴不買」,就遭遇其他遊客的暴力毆打,並導致被打遊客的死亡,囂張的舉動令人髮指。根據報道,香港警方正在深入調查,並懷疑存在「影子團友」。應該說,赴港游亂象早已有之。比如在2010年,湖南65歲遊客陳佑銘報團旅遊香港,被強迫購物又遭導遊惡語相加,爭執中老先生氣得心臟病發猝然去世。

  如今,再次發生遊客被毆致死事件,足以說明旅遊市場秩序亟待整治。就目前報道來看,根據屬地管轄原則,不管行為人是內地人還是香港人,都會受到香港法律的制裁。也就是說,毆打致死行為發生在香港,由香港司法機關予以處理,而內地司法機關無權介入。其實,從這個方面而言,也暴露出了赴港游市場面臨監管孱弱情形,極易滋生某些旅遊亂象。

  一方面,對於赴港旅遊而言,打擦邊球的現象比較多。在內地,很多旅行社打著「低價團」的旗號,吸引諸多遊客,而「低價」不過是一個幌子。正如有的導遊所言,「假如遊客不購物,其繳納的費用甚至不夠機票費」。由此,由於「低價團」具有誘惑性,且在很多時候脫離了旅遊監管的視線,容易讓很多遊客為之心動。表面上是赴港旅遊團,其實是「購物團」,主要是到專門的商家購物,而旅遊次之,但旅行社卻把它包裝成一個「旅遊團」。

  另一方面,遊客赴港之後,維權面臨掣肘和障礙。香港與內地不同,不管是法律規定,還是具體操作,對於內地遊客而言,只會感到生疏和無助。更何況,內地旅行社、導遊與「影子團友」沆瀣一氣,同時與香港的某些旅行社、導遊、商家達成謀利合意,遊客求助無果之下,只能面臨挨宰的命運。諸如媒體報道,很多時候赴港游遊客會被關在商店中,只有在購物達到相應標準之後,才能重新獲得自由。

  實際上,香港旅遊「購物團」亂象存在已久,並成為一個連接內地與香港畸形旅遊產業的鏈條,雖如此明晰可見,卻無法得到監管和取締。從「內地接單」,再到「香港宰客」,然後再到利益分成,而內地遊客則淪為了待宰的「羔羊」。毋庸置疑,香港設立了旅遊業議會,負責行業內部自律,也存在旅遊發展局從事推廣香港旅遊,還有專門的旅遊事務署制定政策統籌行業。但遺憾的是,即便三大機構並存,旅遊市場和行業依然面臨著監管孱弱的尷尬,亂象和醜聞不斷被曝出。

  不得不說,香港與內地旅遊監管的脫節,導致了重重亂象的發生。即便,依賴於香港相關部門的監管執法,由於旅遊亂象具有隱蔽性,且關涉內地與香港的不同旅遊主體、商家、成員等,必然存在監管層面的不足和短板。然而,旅遊市場秩序的混亂,遊客合法權益遭受侵犯,必然會影響到香港的旅遊評價。如此之下,任由亂象泛濫,而不能及時有效地監管和整治,將會成為香港的負面標籤。

  事實上,通過赴港游遊客被毆致死事件,應該反思如何避免類似悲劇再次發生,從而確保旅遊市場規範有序。那麼,對於香港而言,就需要強化區域內的監管和執法,凈化旅遊市場,杜絕強買強賣行為的滋生。除此以外,還需要強化源頭治理和預防,內地要嚴格旅遊主體准入機制,對於所謂的「低價團」、「影子團友」等等,做到嚴厲打擊和懲處。同時,有必要強化內地與香港的溝通協作,在旅遊市場監管方面,做到信息共享、執法同步,讓旅遊亂象無處遁形。

  誠然,香港警方的調查已經啟動,而事實和真相也會水落石出,處理結果也會緊隨其後。但是,遊客被毆致死的悲劇已然發生,亟須採取針對性措施和方式,凈化旅遊市場,做到亡羊補牢。唯有如此,才能營造合法有序的旅遊市場,確保每位內地遊客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活著就要用力的笑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5 08:2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