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專家公布:永不得癌症的6種吃法

[複製鏈接]

4607

主題

1萬

帖子

4萬

積分

貝殼至尊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4005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ylelong 發表於 2015-10-20 19: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癌症的發生並非一朝一夕,據統計,一個突變細胞生長為惡性腫瘤所經歷的時間,平均竟超過30年。而就在不經意間,你一個微小的生活習慣也許就在發揮著防癌或致癌的作用。專家提醒記住飲食防癌六個字:粗、淡、雜、少、爛、素,也許就能防止「癌從口入」。

  1.爛--除新鮮 水果、蔬菜 外,其他 食物 應煮爛、煮熟

  義大利一項研究發現,胡蘿蔔素、番茄紅素和葉黃素根本不怕煮,反而比生吃更能保護身體免於癌細胞侵襲。尤其是富含類胡蘿蔔素的胡蘿蔔、西紅柿,以及西蘭花和十字花科蔬菜等。英國食品研究中心的蘇·索森說:「從生胡蘿蔔中吸收的類胡蘿蔔素約為3%到4%,把它們煮熟或搗碎后,類胡蘿蔔素的吸收可增加四五倍,烹飪能幫助溶解。」以西蘭花為例,加熱到60度最理想,能最大限度發揮其抗癌活性,減少患食管癌、胃癌、肺癌、膽囊癌和皮膚癌的危險。

  吃菜最好做到以下幾點:

  一、質地脆嫩可口的蔬菜不妨生吃,但一定要細細咀嚼,令抗癌物質充分釋放。

  二、深綠色和橙黃色蔬菜適當加熱有利於類胡蘿蔔素的吸收。特別是那些質地較為結實的蔬菜,生吃時其中的營養成分和保健成分難以充分釋放出來。

  三、洗的時候不要浸泡太久,避免細胞損傷。

  四、切好之後馬上下鍋烹調。加熱烹調時,盡量選擇短時間加熱的方法,斷生之後馬上盛出,保持蔬菜的脆嫩感。

  五、蒸、炒的方法傳熱效率高,而且不會讓活性成分損失於水中,比煮的方法能保存更多的抗癌物質。

  2.粗--粗糧、雜糧、粗纖維類食物

  食物中缺乏植物纖維是近年來癌症越來越多的重要原因之一。植物纖維具有「清洗腸道」的功能,它可以促進腸道蠕動,縮短腸內容物通過的時間,減少致癌物被人體吸收的可能,尤其能預防大腸癌的發生。粗糧中還含有豐富的鈣、鎂、硒等微量元素和多種維生素,其中硒是一種抗癌物質,能結合體內各種致癌物,通過消化道排出體外。

  吃「粗」不妨做到以下幾點:

  一、最好安排在晚餐。正常人吃的頻率以兩天一次為宜,「三高」人士可一天兩次。

  二、粗細搭配可互補。研究發現,飲食搭配以6分粗糧、4分細糧最適宜。從營養學上講,與其單獨吃玉米、小米、大豆,不如將它們按1∶1∶2的比例混合食用。肉、蛋則是粗糧的最好搭檔,能起到營養互補的作用。

  三、粗糧不宜細做。不論哪種粗糧,都是以蒸、煮等少油、少鹽的烹飪方法為佳。比如,小米、燕麥、薏米等都適合煮粥喝。

  3.淡--少吃高脂肪、動物蛋白類食品,以天然清淡果蔬為宜,適當控制鹽攝入

  美國國家科學院報告指出,所有飲食構成要素中,脂肪與癌症關係最密切,特別是乳腺癌、大腸癌與前列腺癌。少吃脂肪也有技巧,比如選低脂或脫脂鮮奶,以豆製品取代部分肉,把肉皮、肥肉外層的油炸裹粉去掉,刮除蛋糕的奶油不吃,烹調時用蒸煮烤鹵取代煎炸方式。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曾發布一項防癌忠告,其中,「多吃蔬菜、少吃肉」得到了防癌專家的廣泛認可。專家建議,對於愛吃肉的人,每周紅肉的攝入量要少於500克,儘可能少吃加工肉製品;每天食用白肉最好限制在50-100克以內,每周只吃2-4次。

  另外,食鹽和鹽腌食物可能增加胃癌的發生率,每人每天吃鹽最好別超過5克。尤其要小心你身邊的「隱形鹽」。比如,超市食品中,薯片、泡麵含鹽量最高。在外就餐時,含鹽量高的菜也讓你「防不勝防」,尤其是北方人愛吃的紅燒菜、燉菜、老鴨湯等。

  4.素--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

  目前已證實,足量的蔬果纖維,可預防結直腸癌,並減少乳腺癌、食道癌等數種癌症的發生率。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科學項目經理蕾切爾·湯普森博士推薦了幾種最有效的防癌蔬果:

  1、西紅柿可降低前列腺癌危險;

  2、西蘭花、捲心菜和豆芽能降低患消化系統癌症的幾率;

  3、草莓、洋蔥、大蒜中都含抑制腫瘤生長的成分。

  美國農業部、美國癌症協會和國家癌症研究院聯合建議,6歲前兒童,每天應攝取5份新鮮蔬果(1份蔬菜約為100克,水果約為150克),6歲-13歲之間兒童及女性每天要吃7份蔬果,13歲以上青少年及男性成人則應每天攝食9份蔬果。

  5.雜--食譜宜雜、廣

  其實,預防腫瘤,並不需要什麼靈丹妙藥,也不需要名貴藥材,關鍵在於平衡飲食,不挑食,葷素搭配,忌燥熱及過分寒涼食物。只要配合得好,紅黃白綠黑等有色彩的食物都是「抗癌藥」。

  美國癌症研究協會曾明確表示:沒有任何一種單一的食物能夠保護人們不得癌症。雖然有許多研究表明,植物性食物中所含的一些成分,比如維生素、礦物質以及多酚、黃酮類等,對抗癌都有一定作用,但並不只是推薦任何一種具體的抗癌食物,而是建議食譜有2/3以上的食物來自於蔬菜、水果、全谷以及豆類。

  6.少--食物攝入總量及糖、蛋白質、脂肪的攝入量均應有所節制

  日本東京一研究成果指出,吃得太飽,會增加患癌的風險。研究人員發現,「每頓都吃得很飽」和「基本上只吃八分飽」的人相比,前者患癌的概率更大。暴飲暴食的同時,如果還酗酒、吸煙,那更給身體雪上加霜,食管癌、胃癌、胰腺癌等消化系統腫瘤都與此有關。

  做到只吃「八分飽」,不妨嘗試以下幾招:

  在感到有點兒餓時開始吃飯,而且每餐在固定時間吃,這樣可避免太餓后吃得又多又快;

  吃飯至少保證20分鐘,因為從吃飯開始,經過20分鐘后,大腦才會接收到吃飽的信號;

  用小湯匙代替筷子,每口飯咀嚼30次以上,減慢速度;

  多吃粗纖維的、增加飽腹感的食品,比如豆類、魔芋等;每次少盛一點,或使用淺盤和透明餐具。

生活是我們自己創造的,幸福是我們對生活的感受。今天我們的生活如何,感受如何,取決於我們自己用什麼樣的眼光和態度來看待這個世界。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image. Images may be subject to copyright. Learn More
周末魚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12:0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