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習近平訪英為什麼是「超級」的

[複製鏈接]

913

主題

1134

帖子

6398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39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我為人父 發表於 2015-10-20 09:5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轉自:鳳凰網
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踏上訪英之旅前,兩國已經熱氣騰騰,為這次非同尋常的國事訪問營造超級友好氛圍。這種熱浪正輻射到歐洲及北美,成為議論紛紛的熱門話題。

在美國仍然「制約」、「挑釁」中國的時候,與美國有「特殊關係」的英國卻走上與中國合作共贏的新路。英國不僅不設障礙,還竭力要把中英交流的路拓寬。如同中國駐英大使所形容的,習近平訪英是「超級國事訪問」。

國家主席單獨專訪一個國家,可見中英關係的非同尋常。習近平就任國家主席后,單獨一國訪問只有韓國和蒙古國,每次都取得非同一般的外交成果,調整新形勢下的戰略布局。

英國方面,幾乎為習近平到訪「傾城出動」。英國王室各成員,從頭到尾全程出動,老中青三代皆上;英國各界人士,包括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反對黨領袖、商界人士、大學教授、足球運動員,皆穿插在習近平的行程中;英國也把國家的幾乎所有方面都對習近平敞開:白金漢宮、唐寧街10號、首相的官方鄉間別墅契克斯、議會大廈、帝國理工大學和曼徹斯特大學、著名的曼聯足球俱樂部,甚至是包括核電站在內的關鍵基礎設施。中國領導人在英國議會的首次演講,也將載入歷史。

對這個「超級國事訪問」,國際上也有疑慮。價值數十億英鎊的中國對英投資,往往被人們提及,好像英國是用豪華的接待形式來換取經濟實惠,為高鐵和核電項目注入資金。中國國內一些不明就裡的人跟著咋呼,說中國要面子英國要裡子。但從西方輿論的反應看,都在抱怨中國「賺」大了,對英國的回報只是幾個承諾,有的甚至把英國的興師動眾視為對中國的一次史無前例的「叩頭」。

只從實惠角度看問題是過於簡單化了,之所以把習近平訪英視為「超級國事訪問」,最關鍵的因素是,英國是第一個走出西方對華思維定勢的國家,從根本上重新校準自己的大國關係。西方對華思維定勢的核心,是把經貿和人權掛鉤,把經濟模式與政治制度相聯繫,用左右平衡右手。在過去三年,中英在會見達賴、香港學生運動、東海南海爭端、網路黑客、美國重返亞洲等方面,英國都選擇放棄公開對抗中國的政策,力圖在能合作的領域展開合作,拋開文化和政治偏見,營造出「合作共贏」的新境界。

而中英關係得到最大提振的是,英國不顧美國的反對,帶頭申請加入亞投行,為其它西方國家加入該行鋪平了道路。中英關係得以鞏固的另外一個實例是,中國計劃在倫敦發行人民幣債券,建立人民幣境外清算中心。英國在搭乘中國發展的順風車時,也為人民幣國際化打開西方門戶,互利互惠的故事讓其他西方國家羨慕嫉妒恨。

當中國力主改變「中國製造」形象,把高科技產業的「雙翼」——高鐵和核電站,往國外市場推廣,英國是唯一接納兩個項目的國家。在技術和投資審核嚴格的英國市場,能接納「中國智造」,無疑是給中國頒發的質量獎狀,公信力將大增。不難想象,高鐵和核電站將在廣闊的「一帶一路」區域延展。

習近平很少點贊其他國家,國際政治的複雜讓所有國家的首腦出言謹慎,講究措辭。但對英國,習近平在接受路透社記者採訪時,還是禁不住對英國「悠久的歷史、獨特的文化、友好的人民、優美的環境」加以點贊,讚揚英國是對華最開放的西方國家,「這是一個明智的選擇」。中英將在在更大範圍、更高水平、更深層次上開展合作,共同開啟中英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黃金時代」。

可以這麼說,中英關係為建立新型大國關係提供了範式,為資本主義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如何拋開偏見、合作共贏提供了樣板。習近平的訪英之旅,將為西方國家如何與中國打交道提供鮮活的經驗,並從中英關係上觀察中國的和平發展之路與傳統帝國的崛起之道有何本質的不同。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1 13:5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