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軍若真的「進12海里」 中國能怎麼辦?(圖)

[複製鏈接]

5950

主題

8072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2903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仲國民 發表於 2015-10-16 15: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源: 鳳凰網/日期: 2015-10-15


  

   


  近日,據《金融時報》等多家媒體反映,美國國防部的匿名官員透露,美國海軍預計將在2周內進入中國最近在南海實施建設工程的島礁的12海里以內,並聲稱此項行動或即將得到白宮的授權。

  需要指出的是,此類消息已非頭一次被炒作。早在今年5月上旬,就有美國媒體透信,「美國國防部長卡特已經要求他的部下考慮介入南海的選項,其中就包括派遣軍艦和偵察機進入到中國宣稱擁有主權的島礁12海里以內範圍。」

 對此,白宮發言人喬什?歐內斯特8日在例行記者會上並未直接證實有關報道,但是他表示,「美國軍艦進入有爭議島礁12海里內的這一行動不是挑釁行為」。迄今未止,其他美國官員也沒有正面回應此類消息的真假,不過據稱美國國防部一直在向白宮爭取該行動的授權,而美國主管亞太事務的助理國防部長施大偉9月17日在美國國會參議院軍事委員會9月17日舉行的聽證會上表示,「美軍未來會考慮進入12海里的有關做法」。

  目前,我們無法確認美國是否就會這麼做,只能說可能性很大,這類消息或是媒體誤讀,或是煙幕彈,或是政策試探。然而,本著底線思維和防患於未然的考慮,中國還是應該做好應對「美軍進中國控制的島礁內12海里」的打算和準備。

  就現場力量對比來看,在12海里的和平對抗方面中美各有海空優勢。美軍在南海的常駐力量只有LCS-3「沃思堡」號瀕海戰鬥艦,該艦武力值並不高,然後就是一些不定期經過南海的過航船隻,這些軍艦通常戰力強大,但南沙島礁附近海域水文條件複雜,並不適合大型船隻執行此類任務。況且,若美軍通過臨時部署的方式派遣其他力量執行該任務,也難以逃脫中國的監視,中國必然會相應增加在相關海域的力量存在。空中的形勢則有較大不同:一方面,由於南沙島礁上的機場還未建成,南沙島礁又遠離大陸腹地,離最近的西沙群島也在600公里左右,中國海南島附近的機場與美軍嘉手納機場相比有距離優勢,但遠不如美軍在菲律賓等南海周邊地區的機場距離近,一旦有事,中國飛機的馳援效率不如美國;另一方面,飛機飛越南沙島礁的時間會很短,應對窗口期有限,除非中國有飛機恰好在附近空域進行巡航,否則遠處空域或機場上的中國空中力量根本無法對此做出快速反應。

  對於美國而言,海上進入與空中進入各有利弊。海上進入遭到中國船隻近距離管制或阻擾的可能性很大,行動較為困難,但持續時間長,視覺衝擊力和演出效果更好。空中進入容易實現且行動迅速,但滯空時間短,航行自由的宣示效果可能達不到預期;而且風險更高,因為中國軍隊在沒有空中力量進行驅離的情況下,只能依靠附近海域的艦船進行應對,手段相對有限,語音警告無效外,就得用艦炮和導彈進行示警了。

  為了應對美軍可能的進入,中國應加強對南沙島礁及其附近海空域的日常巡航和管控,適當增加現場的力量部署,嚴密監視美軍海空兵力的動向,並視情採取針對性因應措施。

  如果美軍軍艦或飛機真的進來了,中國的現場反應也應視情況而定。若美國艦機只是偷偷的來,或打擦邊球式的快進快出,沒有其他挑釁性動作,那麼鬥爭的重點實際上在輿論及外交上,中國力量的主要任務是進行監視取證,現場以警告威懾為主;若美國艦機大張旗鼓的逼近相關海域,中國應採取音頻警告、航向管制、緊貼外逼甚至是警告射擊等強制性措施進行驅離,並根據美方的反應採取進一步行動。只是,既然是航行自由宣示,第一種進入方式是象徵性的,顯得美方信心底氣不足,觀眾效果也不會好,這有違美軍行動的初衷,意義不大,因此,美軍採取第二種方式進入的可能性更大。

  在此過程中,可以確定的是,無論是美國的進入還是中國的反進入,都會非常克制,因為雙方都不希望因此導致對抗升級。這樣,只要雙方一線官兵處置較為專業,倒也不至於擦槍走火。問題是,雙方軍事力量在保持克制的同時,還得向對方及世界展示堅強決心和意志,這就使得局勢的掌控變得非常困難。鑒於中美南海摩擦已經演變成一場涉及雙方權力、規則和榮譽在內的綜合博弈,中美都很難做讓步,美軍進入南沙島礁12海里勢必引發中美南海對抗的升級。

  退一步講,即便美軍成功在中國來不及有實質反應的情況下就成功完成了所謂的航行自由宣示行動,後面的結果也絕非美國所願。美軍的此類行動必然會刺激中國強化在南沙島礁及其附近海域的力量部署,加強對美軍艦機的反制,由此雙方可能會在南海進行長期的軍事對峙。

  另一大很可能的後果是中國會加快擴建島礁的軍事部署,而這是美國非常不願意看到的。本來,中國在島礁軍事化的問題上非常克制,在島礁的支持民生、提供國際公共品和軍事防禦三大職能上,軍事防禦工程的建設已經排在了其他職能之後。6月底,中方宣布完成陸域吹填,並向外界透露,「下一步將逐步建設主要用於公益目的的設施,包括綜合性燈塔、海上應急救撈設施、氣象觀測站、海洋科研中心以及醫療和急救設施等」。

  進入南沙島礁12海里對美軍而言可能不是太難,關鍵問題是進行此行動后美國在南海的境況將只會比目前更差而不是相反。設若進入事件果真發生,眼下的中國無論如何都不太可能讓美國輕易從該事件抽身或「解套」。

10

主題

112

帖子

1895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895
沙發
wind3998 發表於 2015-10-17 13:33 | 只看該作者
調幾艘裝甲較厚的,船齡又較大的軍艦準備驅離和衝撞,既不能吃虧也不要先打第一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12:5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