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大象為什麼不容易得癌症?(圖)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5-10-14 23:5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大象為什麼不容易得癌症?芸香 發表於  昨天10:49

  

  [align="left"]什麼樣的動物更容易得癌症?如果不考慮其他方面的因素,「個頭大」和「壽命長」會是兩個看起來很合理的答案。個頭大意味著組成身體的細胞數量更多,壽命長意味著需要更多的新生細胞來更新換代,而隨著細胞分裂次數的增加,出錯導致失控的可能性也會增大。[align="left"]但在自然界,事情遠沒有這麼簡單。大象的個頭就很大,壽命也相當長,但它們患癌症的頻率卻比人類要低得多,與個頭小、壽命較短的動物相比也不算高,這又是為什麼呢?[align="left"]最近,一項發表於《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的研究就對此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大象不容易得癌症,這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它們的基因好。[align="left"]在這項研究中,研究者們收集了36種哺乳動物的屍檢數據,由此估算了癌症的發生頻率。結果發現,隨著動物體型和壽命的增長,癌症發生率並沒有像人們預期的那樣增高。大象患上癌症的頻率也確實比較低,在納入研究的644隻死亡大象中,受癌症困擾的只有3%而已,而在人類當中,癌症導致的死亡至少也要佔到全部死亡的10%以上。[align="left"]那麼,大象是怎麼做到這一點的呢?研究者們進一步對亞洲象和非洲象的基因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問題的關鍵可能在於一種名叫「TP53」的基因。[align="left"]TP53是一種起到抑癌作用的基因,它所編碼產生的p53蛋白質可以監控細胞基因的完整性。如果發現DNA受損,它可以促進DNA的修復。而在異常無法修復時,p53蛋白還可以啟動凋亡過程,誘導異常細胞「自殺」以避免癌變。而如果TP53基因發生突變,則會影響抑癌功能,增加癌症風險。[align="left"]在人類的基因組中,TP53的基因只有一份(2個等位基因)。而在非洲象體內,TP53基因的拷貝數至少有20份(40個等位基因)。而且檢測發現,這些額外的基因拷貝同樣具有活性。此外,研究者們還發現,來自大象的淋巴細胞在出現DNA損傷時,通過p53蛋白啟動細胞凋亡的效率比人類細胞更高。這種較強的清除異常細胞的能力,可能就是大象患癌比例較低的原因。[align="left"]當然,這項研究分析的只是癌症相關因素的一個方面,其他基因和環境因素的差異可能也在其中起著作用。這一結果能夠幫助人們進一步理解抑癌基因對癌症發病起到的作用,醫學研究者們或許也可以得到一些啟發。不過直到現在,我們還很難人為改變癌症的遺傳因素,或者利用抑癌基因開發治療手段。想要降低癌症風險,還是先從健康的生活方式開始做起吧(更多閱讀:【信息圖示】健康生活,能預防多少癌症?)。(編輯:窗敲雨)[align="left"]一個嚴肅的PS:吃大象不能防癌!千萬別打這個主意。[align="left"]題圖:非洲象,來自wikimedia參考資料:http://www.nhs.uk/news/2015/10Oc ... x?articleid=2456041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8 04: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