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3億飢餓流民席捲中國的場景或許不遠!

[複製鏈接]

2503

主題

3368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648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中國的失業率問題,在中國經濟學界大概屬於一個研究禁區。官方數據長年穩定在4%左右,完全無視經濟波動。按照政府的說法,無論經濟增速是此前的20%還是目前的7%,反正失業率就不會變,就是4%……
對於像我這樣的數據狂來說,最喜歡的就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下面就用官方的數據,來狠狠的分析一把這個失業率問題,並且嘗試探討一下,中國真實的失業率是多少,有沒有達到7%的國際警戒線。考慮到有些讀者是第一次看老蠻我的文字,所以我必須重新聲明一次:本文的所有數據均來源於中國國家統計局官網。請有興趣查驗數據的同學去中國國家統計局網站上查驗。
第一部分:人口拐點
先從2014年的數據開始看。2014年的經濟當然是下行的,製造業面臨很大的困境,政府也隱瞞不住,開「兩會」的時候總理都要長篇大論的講述接下來會面臨多少困難。但是官方公布的「城鎮登記失業率」(注意,這個城鎮登記失業率僅僅只是指城鎮戶籍的居民,農民工不納入失業統計)是多少呢?4.09%,失業人口總數約900萬——真是雷打不動的4%啊。先不管了,把與就業有關的人口數據全都翻出來,我們來好好整理一下這個事。
失業率數據造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得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到的數據龐大得像海一樣,統計局的那些大學剛畢業的孩紙根本不可能完成全面系統的造假。所以一定有大量的漏洞可以給我們抓到。
先來看適齡勞動力總數。2014年,全國16-59周歲的人口數為9.16億。這些人不是去讀書,就要去工作。如果讀不了書,也沒有工作,那麼他們當然就處於無業狀態。因此理論上,適齡勞動力-在校學生-全國就業人數,減出來的結果,就是無業人數。2014年的在校學生總數6936萬,其中高中生2401萬,中職生1802萬(老實說,之前真不知道原來中等職業教育的學生有這麼多),本專科大學生共2548萬,研究生185萬。而官方公布的全國就業人數為7.73億。注意,這個「全國就業人數」,包含了在鄉村從事農業生產的人數,因此,這個數據會比我們後面會重點闡述的「城鎮就業人數」要高。
現在結果出來了:9.16億-0.6936億-7.73億=7364萬。這算是使用官方數據簡單推算出來的中國宏觀上的失業總人數,是包含了農村和城鎮所有人口的失業數。這個演演算法簡單易懂。按這麼算的話,中國2014年適齡勞動力的失業率為0.7364億÷9.16億=8%,當然超出了7%的國際失業警戒線。
再使用這個簡單的演演算法往前算幾年,2010年16-59周歲的適齡勞動力人口數為9.4億,在校學生數為7045萬,全國就業人數為7.61億,這麼算下來,2010年的適齡勞動力的失業人口數為1.08億,失業率為11.5%。我這裡順帶說一下,2010年和2011年的適齡勞動力人口數均為9.4億,是中共建政以來的峰值,從此之後計劃生育的威力終於體現了出來,適齡勞動力總數開始下降。2014年的9.16億,較2010年已經下降了2400萬。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好好的去研究一下這個適齡勞動力下降的拐點問題。這裡面有無窮無盡的學問。當然,正是因為勞動力總數下降,2010年11.5%的失業率,到2014年會下降到8%。
再往前看,2006年的適齡勞動力人口數為9.06億,在校學生數為6173萬,全國就業人數為7.5億,由此算出來的失業人數為9427萬,失業率為10.4%。這種失業率規模和2010年差不多。這大概算是中國在勞動力拐點出現前的常態,即中國長期維持著10%左右的失業率。每10個壯健的勞動力裡面,就有1個在田間地頭或者城市的小巷子里苦悶的遊盪,期待有一份工作。正因為此,中的勞動密集型工廠再怎麼薪水低廉,也總能找到窮苦的平民來打工。2011年後國內開始出現普遍的招工難現象,不是別的原因,只不過是計劃生育的效應,勞動力供應拐點出現了,勞動力減少了。3年時間,勞動力就減少了2400萬,這種減少的幅度真是觸目驚心。失業率從11%下降到目前的8%,每年都要降1個點,雖然還是高於國際警戒線,但是已經不算特別驚恐的數據了。
從這個角度上來看,中國的失業率問題將會因為人口規模的縮減而自動解決似的。每年下降1%,那麼2015年失業率就會將到警戒線之下,2017年恨不得出現勞動力普遍短缺的現象。這可真是會讓我黨在做夢的時候都能笑醒的美好未來。然而事態真會如此演變嗎?符合邏輯的未來之路,到底會通向何方?
第二部分:城市貧民
在討論失業率的問題時,我們必須要理解一個概念:中共官方層面上,從來都不承認農民的失業問題。所有的失業,都是城市戶籍人口的失業。農民工被默認有田有地,可以回去耕地。所以我們有必要先深入了解一下農村的現狀,看看中國的農業,到底能容納多少就業人口。
2014年的數據暫時還沒全面公布,沒關係,我們來看2013年的數據,與2014年不會有什麼差距。2013年鄉村就業人口數為3.87億,其中在鄉村私營企業就業的人數4279萬,幹個體戶的3193萬,合起來7472萬,這部分算是鄉村裡從事些掙錢營生,能幹點加工和做點買賣的人,剩下3億出頭的人,就是純粹的農民,從事基礎農業,也就是種田種菜看天吃飯這類了。以18億畝耕地紅線計算,3億農民人均耕種6畝地。基礎農業這個東西,那是真不掙錢,尤其是種糧食,從經濟學角度考慮,基本上是一種自虐行為。一畝地累死累活種下來,就算一年能種兩季好了,風調雨順,也沒病蟲害,撐死了也就是2000斤糧,賣個4000塊錢。扣掉化肥種子等等花銷,勞動力本身不算成本,利潤能有3000塊已經頂天了。現在人均種6畝地,那就意味著一個完全的勞動力,即便是在最好的年景,種著最肥沃的土地,年收益也才1萬8。如果稍微來點水旱病蟲災害,基本上一年就是白乾。就這,還是農村連續20多年往外輸出勞動力的結果。放到2000年的時候,純粹的農民能有4.5億人,那會人均耕地才4畝,壯勞力的年收入在最好的年景也就1萬塊錢出頭,都不知道怎麼養活一家老小。所以,按目前這種趨勢,純粹的農民還得繼續減少,得減少到人均8到10畝地,一個壯勞力靠種田一年能掙到2.5萬-3萬塊錢的時候,勞動力從農業領域流出的趨勢才會停止。年薪3萬塊錢,算是城鎮流水線工人的最低收入水準了。稍微有點技術,幹活麻利一點,一年下來掙個5萬塊錢不是夢,而且無懼天氣變幻,旱澇保收。一家企業倒閉了,了不起換一家企業打工就是了,不至於全年顆粒無收,一家老小抱在一起餓死。這就是「農民工」這個群體的由來。而這種農村人口遷出的趨勢,至少在目前的農業盈利水平之下,不會發生質的變化。農村人口遷出的規模會放緩,畢竟現在好歹也是人均6畝耕地了,比4畝的時候好多了,但也還不夠過上好日子,還得繼續遷出。經濟規律就是:每個人都會選擇更好的日子。
在這種農民遷出的背景下,中國的「農民工」群體在迅猛增長。1997年農民工總數僅約7000萬,到2000年約為1.2億,2008年已經增加到2.25億,2014年更是達到了2.74億的規模。(說明一下,中國到2008年才開始正式的農民工數量統計,此前的數據來源於各類研究報告,本文的數據主要採信了06年的《中國農民工問題研究總報告》)對應「城鎮就業人數」數據,1995年的城鎮就業人數為1.9億,扣除當年度7000萬農民工,有1.2億城鎮本地戶籍居民實現了就業。2000年的城鎮就業人數為2.32億,扣除當年度1.2億的農民工,還有1.1億的城鎮本地戶籍居民實現了就業。2008年城鎮就業人數為3.21億,扣除2.25億的農民工,只剩下9600的工作崗位留給了城市居民。這大概是城市戶籍人口就業崗位最少的年份了。此後,城市居民開始和農民工展開了激烈的就業競爭,種種排外的言論不絕於耳。城市普通老百姓與農民工之間的關係一步步的走向惡化,城市不再包容,不再對外地人充滿熱情。這種排外情緒的產生完全符合經濟規律,符合最基本的人性。在自己的核心利益受損時,城市居民當然會起而反抗。而要求城市居民放開懷抱歡迎競爭者,這簡直是反人性的。想想看吧,伴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本地人的整體就業崗位居然還大幅度的減少了!這真是讓人情何以堪。
08年之後城市本地戶籍居民的就業人數逐漸上升,2010年為1.06億人。到2014年,城鎮就業人數3.93億,扣除2.74億的農民工,城市本地人的就業人數已經恢復到了1.19億的規模,這大概算是回歸到了1995年的「美好時光」。經過20年的經濟發展,各項產業蓬勃興起,中國從經濟破產的小農經濟國家變成了「工業大國」。城鎮就業人數從1995年的1.9億上升到2914年的3.9億,這意味著城鎮區域範圍內,新增了2億的就業崗位。而城市本地居民在就業問題上取得最大成就,竟然就是一次輪迴,毫無增長可言。這真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發現:在這20年間,2億新增的工作崗位,全被農民工拿走了。或者可以這麼說:中國這20年的經濟增長質量其實非常低劣,只能為飢餓的農民工提供工作崗位,而無法為要求更高的城市居民提供工作崗位。著就是所謂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技術含量極低。當然,有北上廣深這幾個大城市,可以提供一些稍微體面一點的工作崗位,但是宏觀和整體上,這個國家的工作崗位,基本上都是面向農民工的,工作崗位的定位,就是為了解決長期陷於貧困饑民的溫飽問題的。直到今天,依然如此。
在理解了這一點之後,在明白這個國家的主要的就業人群,就是一群貧民之後,我們才能回過頭來,仔細的梳理,這個國家的失業率,到底處於一個什麼樣的狀態。
那個虎山寨主多管閑事,嫌我罵趙婷了。你終於跳出來了!你標榜小人物,自稱不過問政治,可是一有人罵貪官,你就不高興!我罵趙玉吉,我樂意,礙你蛋疼了?她是你乾媽?還是你干爺爺?狗拿耗子!多管閑事!你沒事做你的窩窩頭,管這麼多幹嘛?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07:0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