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儲百亮返華:中國年輕人崇尚美式文化卻有政治敵意

[複製鏈接]

9098

主題

9296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34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沈三白 發表於 2015-9-30 10:5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儲百亮返華:中國年輕人崇尚美式文化卻有政治敵意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Joe Chen是一位生活在美國的中國人,上周在西雅圖,他手持中國國旗等待迎接到訪的習近平。

  北京——身穿印有超大美元鈔票的帽衫的趙亦祥(音譯)靠銷售美國牌子的滑板謀生,他羨慕美國的許多方面,包括刺耳的說唱音樂和自由表達的傳統。

  「美國是一個充滿言論自由的國家,」他在自己位於北京市中心的店裡說。「你可以說你想說的東西,去你想去的地方,選擇你自己的生活方式。我很羨慕這些。但在領土和軍事問題,我們有很多分歧。」

  「我覺得,我這代人中有很多人與我的想法一樣,」26歲的趙先生說。「我們真的很喜歡美國的文化,但我們也希望有一個不對外國示弱的政府。」

  隨著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美國的訪問以周一在聯合國發表講演而告終,像趙先生這樣的中國年輕人給美國的政策制定者們提出一個兩難的問題,政策制定者們希望能通過美國巨大的文化影響力來打頭陣,讓這裡的輿論即使不同情美國,也更願意接受美國。

  在某些方面,美國文化對中國的影響程度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深。儘管存在審查制度、對進口文化的限制,以及網際網路上的重重障礙,但美國的電視、電影、音樂和技術已被人們廣泛且如饑似渴地享用。習近平在訪美期間,也對這種影響有所表示,他提到了美國作家、流行電視連續劇《紙牌屋》,以及幾部好萊塢影片,他還和來自矽谷的著名企業領導人見了面。

  然而,研究和調查顯示,包括青年在內的許多中國人,對美國仍持謹慎態度,對華盛頓的外交意圖持敵對情緒,尤其是當中國的領土主張和日益增長的影響力受到威脅時。中國在這方面並不特別,但其日益強大的地位,使這種文化上受吸引、政治上不信任的對比尤為鮮明。

  「即使你擁有文化軟實力和文化吸引力,但這並不意味著人們認同和支持你的政策,」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謝濤說,他從事公眾輿論和中美關係方面的研究。

  他說,在他的學生中,「你可以感覺到本科生對美國文化有認同,他們喜歡美國的高等教育和籃球等東西。但是,當你與他們討論美國政策時,這些人中的許多人持強烈的批評態度。」

  這裡的人所看到的、對習近平訪美的鋪天蓋地的新聞報道,都是有關這位領導人作為強大、穩健的政治家的圖片和描述,他贏得了奧巴馬總統、美國技術高管,以及普通老百姓的尊敬。

  謝濤說,「中國領導人對美國的國事訪問,首先是對國內觀眾的表演。這次國事訪問受到奧巴馬總統的接待,以及美國媒體的高度關注,都表明習近平擁有國際地位,值得和應該受到尊重。」

  對習近平訪美的廣告宣傳有的走到了獨出心裁的極端。官方新聞媒體把這次訪問比作鄧小平1979年訪美,那次訪問幫助中美兩國重新建立了外交關係。一段在線視頻還顯示了受招而來的外國留學生動感情地對習近平作出好評。英文報紙《中國日報》稱,調查發現,有近80%的美國青少年對習近平的來訪表示了興趣。

  這讓有些中國人吃不消,儘管他們平時習慣了這種高調的宣傳。

  「對美國的國事訪問是件大事,」在北京一所大學讀英文的學生瑪麗·李(Mary Li)說,她為了避免麻煩不願用自己的中國名字。「但我們知道,美國並不圍著中國轉。教皇也訪美了,不是嗎?」

  但民意調查顯示,許多中國人支持政府在國際關係問題上的觀點,儘管他們羨慕美國生活的其他方面。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等機構的研究表明,對美國企業、甚至美國的一些價值觀所表示的欽佩,往往與對美國政府的意圖、尤其是其在海外的意圖的戒心並存(該調查顯示,許多美國人對中國政府的意圖也保持戒心)。

  基於今年調查的最新結果顯示,中國受訪者中有67%的人說,中國即將取代或已經取代美國,成為世界頭號超級大國(在西方國家,許多受訪者對此表示同意)。54%的多數中國人說,美國正在尋求阻止中國變得與自己一樣強大。

  「如果你是老大,你肯定會試圖把我們壓在下面,」20多歲的軟體程序員董建言(音)說。「但是涉及到我們的利益時,我們需要強硬。比如,在領土問題上,我們需要非常堅定。」

  美國娛樂的流行也沒有改變對美國意圖的持續不信任。上個月,《生活大爆炸》(The Big Bang Theory)第八季在搜狐上吸引了超過4500萬人觀看。美國的動作影片《速度與激情7》(Furious 7)目前是中國票房今年最受歡迎的電影,據政府估計,該片險勝中國動畫歷險片《捉妖記》。

  這樣的接觸可能會帶來一些影響,至少會影響年輕人。根據皮尤的調查,18–29歲的中國受訪者中,59%的人對美國有好感,相比之下,30-49歲的受訪者中,有45%的人對美國有好感,在50及50歲以上的受訪者中這個數字僅為29%。

  「現在我們經濟上太過相互依賴,因此不會發生重大衝突,但是政治緊張是無法避免的,」31歲的辦公室經理蘇珊·鄧(Susan Deng)說,她今年第一次去了美國。她要求使用英文名以便能更加坦率地談論政治。

  「我非常贊同美國的價值觀——開放以及個人主義,不像我們的集體主義,」她說道。「但是在地緣政治上,每個國家都會有自己的立場,那是不會變的。」

  奧克拉荷馬大學的葛小偉(Peter Hays Gries)教授研究中美關係的政治心理,他說通過更仔細分析先前的民意調查可以看出,很多中國人「通過中國的教育體系進行社會化后,對世界是不信任的」。

  他說中國的年輕人「很容易接受這樣的觀點,即西方國家並不真的在意人權和民主,只是單純利用這些問題來進一步侮辱及羞辱中國」。

  現年28歲的李永宏(音)住在北京,他說他對美國的觀點不是灌輸的結果。

  「他們肯定在試圖遏制我們——大國之間就是這樣,」他說。他還說他對美國電影和智能手機的喜愛不會沖淡他的觀點。

  「其實,這個iPhone是中國生產的,」他說著從口袋中掏出手機。「在大問題上,中國通常都是對的。這是事實。」



閱讀詳情: https://big5.backchina.com/news/2 ... .html#ixzz3nBdmwQIn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3 04:2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