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共強化網路監控 斬除異議之苗

[複製鏈接]

2503

主題

3368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676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法道濟 發表於 2015-9-29 05:3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網路老大哥

獨裁者經常面臨到的兩大困境:應強化鎮壓異議以恐嚇百姓(但容易引發眾怒),或者包容異議並推動「有限度」的改革(但過程中難免出現大膽無畏、要求全面自由的抗議者)。現在,中國似乎選擇了前者。

隨著科技不斷地進步,嶄新IT技術已取代了過去人類仰賴直覺、經驗或歷史前例的方式,今日獨裁者打壓異議的手法得以精進;《外交事務》的評論指出,透過動態訊息分析、不時更新的數據資料,獨裁者不僅能夠確實、仔細且有效地掌控資訊,亦能預先察覺社會上任何反動的聲音,科學的預測技術比人類的第六感還準確。

在商業界,運用科學預測技術來尋找、鎖定目標市場是常有之事;例如,為了因應亞洲大型電訊公司的市場攻佔,挪威電信研發部門(Telenor Research)曾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MIT Media Lab)合作,利用機器學習技術(machine-learning techniques)開發一款針對目標營銷的演演演算法,旨在鎖定消費對象以進行有效地市場行銷;該款演演演算法將消費對象的社群網路與電話數據結合,交叉分析后經多次檢驗找出消費者的購買邏輯,以預測市場銷售情形。

然而,《外交事務》認為,一旦這類的預知技術運用到社會治理方面,便很可能對人類自由與隱私造成威脅。近年來在技術演進下,有些政權似乎開始懂得運用網路與信息技術監控訊息,在社會反動勢力萌芽時、或不滿躁動聲音出現之前,就予以根除。

在打擊社會犯罪部分,美國軍方所研發的社交網路分析法,就曾成功找到芝加哥街頭幫派的關鍵成員。美國警方經由社群網站、電話通聯記錄、犯罪前科等資料整合,得以鎖定犯罪嫌疑人,並且循線破獲不法情事;但相對地,儘管預知技術有助於警方辦桉,其他相關人員的私密資料卻可能遭到外流。

此外,這類的新技術也曾運用在預知社會動亂。自2012年11月開始,電腦科學家開始研究美國政府出資建立的大數據預測系統EMBERS(Early Model Based Event Recognition using Surrogates),從所有公共的網路資料、推特、博客文章和其他相關訊息等開發出新的演算技術,以預測南美洲的抗議與騷動。到了2014年,大數據預測系統經過許多成功與失敗的數據調整后,預測的準確度更大幅地提高。
那個虎山寨主多管閑事,嫌我罵趙婷了。你終於跳出來了!你標榜小人物,自稱不過問政治,可是一有人罵貪官,你就不高興!我罵趙玉吉,我樂意,礙你蛋疼了?她是你乾媽?還是你干爺爺?狗拿耗子!多管閑事!你沒事做你的窩窩頭,管這麼多幹嘛?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4 13:0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