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宇航局確認火星表面存在流動的液態水

[複製鏈接]

1212

主題

1305

帖子

7038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03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據美國宇航局消息,由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MRO)提供的強有力的數據表明,目前在火星表面存在流動的液態水。
根據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配備的光譜儀獲得的數據,研究人員在火星的神秘條紋上發現了水合礦物。這些暗色條紋表明火星地表隨時間變化有流水存在。在較溫暖的季節,這些線條的顏色變得更深,表明水流在斜坡上出現,在較冷的季節,這些地表特徵變淺。在火星的部分地區,最高溫度可以達到攝氏零下23度,此時深色線條最明顯。
之前的觀測表明,火星表面的地貌,隨著季節的變化,呈現出不同明暗區別,這是水流作用於火星地表的證據。
「我們對火星表面生命的研究,一直在『追隨著水的蹤跡』進行,現在,我們終於確定了水的存在。」NASA科學任務主管,美國宇航員約翰·格倫斯菲爾德介紹說,「這是非常重要的發現,我們終於可以確認,火星表面存在著潺潺流水。」
這些出現在火星地表山坡的痕迹,也被成為「循環坡線」(RSL),通常被認為是證明水存在的重要證據。
「觀測表明,只有在黑色地表特徵比較寬的時候,我們檢測到含水礦物的光譜,也就是說這些黑色地質條紋本身是水合物的來源。火星地表發現水合物,說明在此化學過程中,液態水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喬治亞理工學院盧金德拉·歐嘉在9月28日在發表於《自然地球科學》雜誌的文章介紹了這項研究成果。
2010年,還在喬治亞理工學院讀本科的歐嘉在分析來自MRO配備的高分辨科學成像儀(HiRISE)獲得的數據時,首次注意到火星地表的這些特殊特徵。高分辨科學成像儀(HiRISE)在火星多個地點,觀測到了「循環坡線」(RSL)現象。作為這項發現的功臣,配備了六種探測儀的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MRO)自2006年起開始其探索火星的工作。
歐嘉和其研究團隊經過對光譜數據的分析,確認其來自化合物高氯酸鹽。這是一種水合礦物質,成分包含高氯酸鎂,氯化鎂和高氯酸鈉。這些礦物質可以降低液態水的冰點,在攝氏零下70度的環境中依然可以流動。在地球,自然界的高氯酸鹽存在於沙漠中,部分高氯化物可以用來製作火箭推進劑。
此前,「鳳凰號」和「好奇號」火星登陸探測器都曾在不同位置的火星土壤中檢測到高氯酸鹽的存在。還有科學家堅信,1970年代的「海盜號」系列探測器也曾探測到這些化合物的蹤跡。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MRO)任務的不同之處在於,它獲取的研究數據全部來自火星軌道探測,而非地表探測。
「在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MRO)對火星表面的探索持續了長達數個火星年,這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能夠反映火星地表結構細節的數據,其中就包括根據季節變化的黑色地質線條結構,這是我們確定火星表面存在液態水的重要證據。」來自NASA噴射推進實驗室(JPL)的科學家裡奇·楚雷克介紹說。
NASA確認:火星發現有液態水存在證據
火星四季變化,吸收的太陽能量不同,導致表面溫度不同,產生水流變化。
「我們在這個問題上進行了多年的研究,現在我們終於可以確認在這顆冰冷乾旱的行星表面上,確實存在液態水」,NASA 火星探索計劃的科學家麥克·梅爾介紹說,「隨著對火星研究的深入,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在這顆行星上,存在支持生命存在的環境。」
美宇航局確認火星表面存在流動的液態水
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MRO)資料圖(騰訊太空配圖)
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MRO)
2006年進入環火星軌道,是目前對火星表面成像解析度最高的火星人造衛星,在300公里軌道可獲得0.3米精度的圖像。此次在火星表面發現流動的高氯酸鹽水沖刷痕迹,即是MRO傳回的高解析度圖像與光譜數據證實的,MRO此前還在火星北極地區拍攝到雪崩畫面。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3 21:5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