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何時不再有「供港食品」

[複製鏈接]

560

主題

662

帖子

3419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未知之佛

Rank: 4

積分
341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供港富餘食品將在內地銷售,合格率近100%。記者從「2016年度供港生鮮招標發布會」獲悉,在足額保障香港市場的前提下,明年將有200億元供港生鮮產品投放國內市場,包括北上廣深及長三角、珠三角的60萬居民將首先開始享用。產品覆蓋肉禽蛋奶、瓜果蔬菜、米面油及調味品等。長期以來,內外銷雙重標準問題一直困擾著內地消費者,以至於出現國內消費者到日本買大米、打醬油的風潮。(9月24日國際在線)

  公眾有一個基本的認知,「供港食品」比國內普通食品在安全上更有保障。此前,珠三角地區部分超市曾開闢過一個新的蔬菜專區——「供港蔬菜」,頗受消費者青睞:「這裡貴是貴一點,但吃著更放心,從中選購一些便宜品種還能承受。」惜乎規模較小,未能惠及大眾。現在,供港富餘食品終於要較大批量投放內地市場了,無疑給廣大消費者提供了更多、更放心的選擇,令人充滿了期待。

  可以想見的是,「供港食品」一經推出,必然會受到部分高端消費者的追捧。原因很簡單,就兩個字:安全。食品安全事故頻發的大背景下,「供港食品」何以能夠實現安全?原因也是兩個字:監管。為什麼同樣是大陸生產的食品,「供港食品」就比普通食品更放心呢?為什麼都是同樣的監管部門,對「供港食品」的監管就「給力」得多呢?恐怕還是個重視不重視的問題。

  不管承不承認,中國現在的食品是「分級」的。金字塔頂端的叫作「特供」,然後是重要活動(如「兩會」和「奧運」)期間的「定點採購」以及「供港食品」,再然後是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最底端的則是普通食品。「特供」和「定點採購」比較特殊,普通人有錢也不一定能夠吃到。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是生活比較富足者的選擇。最底端的普通食品,當然歸最廣大的老百姓「專享」,而問題食品和食品安全事故絕大多數都出自這裡。

  「供港食品」雖好,能夠享用到這种放心食品者畢竟是少數——目前,只有北上廣深及長三角、珠三角這些大城市和發達地區的居民才有此幸運。那些吃不到「供港食品」的地區和消費者,只能徒喚奈何。

  監管部門能保證「供港食品」的安全,為何卻獨獨對老百姓吃的普通食品難以保證呢?恐怕非不能也,乃不為也。面對近年來頻頻出現的國人出國搶購洋奶粉、搶購高檔國產白酒的事例,不知監管部門作何感想?何時對所有的食品都一視同仁了,何時「供港食品」這個專有名詞不再存在,說明食品安全工作才算真的抓到位了,老百姓就能吃得放心了。
我拿你當人看,你卻學狗叫?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06:5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