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讓高校學子補補生活技能

[複製鏈接]

6167

主題

6227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6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ANTti 發表於 2015-9-23 16:1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學姐太謝謝你了,你以後一定是賢妻良母!」9月18日上午,武昌理工學院新生軍訓正在緊張進行,軍訓場地旁一位學姐低著頭認真地一針一線的縫補新生軍訓衣服,引來眾多新生點贊。

  「學姐補衣」,關心學弟學妹,傳承節儉精神,展示生活情趣,確也值得點贊。然而,「學姐補衣」,卻讓我點贊之餘不免產生另類思考,那就是高校學子也該補補生活技能課。

  如今的高校學子有多少有縫補衣服之類的生活技能?一項調查令人感到吃驚。今年1月,有人在武昌理工學院進行了一次微調查。包括證券、國貿、會計3個班共31人,只有9人表示會縫補衣服,超過七成男生不會縫補衣服,懂針線活的女生也比男生多不了多少。

  高校學子缺乏生活技能,在高校讀書時代其負面影響似乎還不是很明顯,但是學子們一旦走進社會或者成家立業之後,其問題就會立即顯現出來。高校學子求職時會四處碰壁,工作時精神負擔會加重,將來生活甚至有可能鬧出家庭矛盾。

  「不會炒菜的學生不是好畢業生」,這是一句網友的調侃,雖然有些偏激,但對我國高校素質教育滯后、畢業生適應社會和家庭生活能力差的現狀來說,卻是一種另類的警告。

  前幾天,一位朋友向我說起他已經成家立業生了一個女兒的兒子兒媳不會做家務的事時,苦惱不已。朋友的兒子兒媳都是研究生畢業,遠在上海工作,高校學習時都不會洗被、煮飯、搞寢室衛生,畢業后工作成家,居室亂得一團糟,家裡不生火做飯,盡在外面小店吃快餐,遠在他省湖南和浙江的雙親父母還要每月乘車去幫助他們打掃衛生、整理居室、照顧小孫女。現在朋友的兒子兒媳關係也相當緊張,雙方父母也由此爭論責怪不休,家庭矛盾從未斷過。

  高校學子補補生活技能課,比如,縫補衣服、打掃衛生、煮飯、熨燙、茶藝、插花、女子防身術等,不但可以提高其獨立生活的能力,而且還有利於學子養成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生活習慣,增強學子適應社會的能力,培養生活情趣,有利於學子日後的生存發展,意義不可小看。

  高校學子缺乏生活技能,主要原因除了一些學生懶惰不願意學習生活技能外,更多的是一些學生在中高考的壓力下,不少人課業負擔很重,學生將精力都投入到了學習中去,父母把所有應該由孩子做的事全部包辦代替,於是學生的一些生活技能在中小學就沒有機會培養了,進入高校自然生活「技不在身」。可以這麼說,高校學子缺乏生活技能,歸根結底是強化的應試教育體制和獨生子女時代雙重環境相互影響的結果,與我國目前的高校教育模式不重視「勞」的教育和學子生活技能的培養,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

  讓高校學子補補生活技能課並不荒唐,也並不是在培養什麼家庭主婦、「家庭婦男」,從教育的本質來說,這是在彌補中小學教育階段學生「缺失」的生活技能課。

  讓高校學子補補生活技能課,就要高校教育改革與社會需求接軌,認真分析,準確研判,開設培養學子生活技能的選修課,讓「勞」成為學子提升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不妨讓學子學習食物採買、付賬單、獨立學習、理財、交朋友、在一個不熟悉的地方探路、找房子、如何與各種人打交道等等。

  當然,讓高校學子補補生活技能課,也應該引起家長的充分重視,家長在孩子中小學和高校時期,要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學習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高校學子更要主動地補補生活技能課,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時間、條件和興趣愛好,有針對性地自覺培養其日常生活能力,讓自己成為自立自強的一位合格公民。

活著就要用力的笑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17:5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