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習近平為啥和外媒談股市?

[複製鏈接]

6167

主題

6227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6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ANTti 發表於 2015-9-23 09: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余豐慧

    在訪美前夕,習近平主席罕見接受外媒採訪,他稱,發展資本市場是中國的改革方向,不會因為這次股市波動而改變。

  習近平以書面形式接受《華爾街日報》專訪時做出上述回復。《華爾街日報》稱,這是習近平自今年夏天中國股市動蕩之後,首次接受外媒採訪。在談到資本市場時習近平表示,股市漲跌有其自身的運行規律,一般情況下政府不干預。政府的職責是維護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保護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促進股市長期穩定發展,防止發生大面積恐慌。這道出了資本市場的本質,以及市場無形之手與有形之手在股市中的「合理分工」。簡言之,就是「看不見的手」和 「看得見的手」都要用好。

  國際社會包括美國各界近期對中國在兩件事情上詬病很多。一是對6月中旬以來,中國政府對股市的「干預」;二是中國深化人民幣匯率體制改革導致人民幣貶值。一些國際機構和政要認為,8月人民幣匯率波動,引發了全球市場的動蕩;6月中旬對A股的干預是一種倒退,引發國際社會對中國是否會堅持改革的擔憂。

  對此,習近平接受《華爾街日報》專訪時回應說,前段時間,中國股市出現了異常波動,這主要是由於前期上漲過高過快以及國際市場大幅波動等因素引起的。為避免發生系統性風險,中國政府採取了一些措施,遏制了股市的恐慌情緒,避免了一次系統性風險。

  這是更好使用好「看得見的手」的要求,也是有形之手分內的事情,目的在於防止系統性風險。如果袖手旁觀,股市動蕩引發系統性風險,那麼,必將波及全球市場,對全球經濟金融都沒有任何好處。把為何干預、目的何在,給國際社會闡述得清清楚楚。

  這些做法不是中國發明創造的,採取的措施也不是獨有,「境外成熟市場也採取過類似做法」。目前情況是,「在綜合採取多種穩定措施后,市場已經進入自我修復和自我調節階段」。看點在於后一句中的「自我修復和自我調節」,就是說目前中國A股已經完全恢復到市場機制發揮作用了。「政府採取的一些措施」已經退出。

  外界最擔憂的是,中國會否因為這次股市波動而停止或者放慢改革步伐。習主席回應道:發展資本市場是中國的改革方向,不會因為這次股市波動而改變。這給國內外都吃了一顆定心丸。

  資本市場是經濟的組成部分,其實反映的是外界對中國整個經濟體制改革會否放慢或者停滯的擔憂。就在習主席訪美前夕,美國財長傑克盧(Jacob Lew)敦促中國重申向市場主導、消費主導經濟轉型的改革承諾。他表示,推遲改革只會讓中國面臨更大的挑戰,而且中國經濟的負面效應會溢出到新興市場。其實,美國財長傑克盧這個擔心是不必要的,敦促是多餘的。因為,十八屆三中全會以後,改革是中國的主旋律,深化改革是實現中國經濟繼續保持旺盛活力、增長力的最重要舉措。改革是中國自動自發自覺的行為,是中國內在的要求。正如習主席所言:無論發生什麼情況,中國都將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不斷擴大開放。開弓沒有回頭箭,我們將繼續堅定不移實現改革目標,風雨無阻,勇往直前。

  就資本市場本身而言,下一步最重要的改革就是新股發行註冊制改革。儘快啟動新股發行註冊制才能使得資本市場真正惠及大多數實體經濟實體企業,才能真正使得成本低、效率高、穩定性好的直接融資佔比直線上升。這是解決中國長期以來難以解決的實體企業融資難的關鍵步驟之一。

  習主席自今年夏天中國股市動蕩之後,首次接受外媒採訪並且首論股市,是中國A股的長期利好。中國資本市場發展成就不小,積累的問題矛盾同樣很多,只有改革才是唯一出路。只要沿著改革之路堅定不移走下去,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前景和潛力都將無限之大。

活著就要用力的笑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4 12:5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