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習近平今日訪美:握手基調已定 路線圖清晰

[複製鏈接]

3

主題

3

帖子

40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風帆永樂 發表於 2015-9-22 15:4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應美國總統奧巴馬邀請,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天開始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此次訪問正值三大歷史契機:這是習近平主席任內首次赴美國事訪問,也正值美國國內新一輪「大選周期」初始之際,同時恰逢世界反法西斯戰勝利70周年。

訪美之行:「一路都是亮點」

新華社發表文章認為:習主席訪美行程,「一路都是亮點」。西雅圖,美國西海岸的太平洋門戶,習主席訪美首站。這座城市是微軟、波音、星巴克和亞馬遜等美國跨國企業總部所在地,與中國有著密切的經貿聯繫和人文交流。自中美關係「破冰」以來,華盛頓州歷任州長都會造訪中國。習主席將在這裡會見地方政要和商界精英,參觀企業和學校,同各階層民眾親切交流,介紹中國對美政策,展示中美擁有的廣泛共同利益和巨大合作潛力。

華盛頓,美國政治心臟,習主席訪美備受矚目的一站。習主席將出席奧巴馬總統舉行的歡迎儀式,同奧巴馬舉行多場會談,出席白宮國宴,與美國朝野各界人士廣泛接觸,聚焦合作,增信釋疑,深化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內涵,推進中美全球合作,確保兩國關係健康、穩定向前發展。

出訪基調已定:「握手合作」

隨著中美絕對實力和相對實力的變化,兩國在雙邊、地區及全球層面「既競爭又合作」關係繼續深化,中美關係在各個維度呈現出更加複雜的態勢。針對本次出訪,兩國政策界和輿論界關於中美關係未來走向和發展前途的討論也更加如火如荼。中國世貿組織研究會副會長霍建國說,出訪的基調是「握手合作」。

霍建國:普遍認為這一次都是以加強合作為主要內容,高層直接接觸可以做出很多產出,解除掉很多疑惑,增強很多相互的信任,這個是雙邊關係基礎性的東西。高層的接觸往往就能解決掉增信事宜的問題,在這個前提下還是要談具體合作。我覺得是通過合作樹立一些合作的示範項目,大家能夠感到它是雙方互利的。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龔婷撰文指出,中美兩國避免零和博弈、走向合作共贏不僅關乎兩國,也關乎地區和全球的未來;雙方朝著這一目標「相向而行」的意願和行動比黃金更加重要。社科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陶文釗更是建議,中美兩國要「建設性地管控敏感問題,不要讓分歧和競爭,掩蓋了合作的主流」。

陶文釗:構建新型大國關係實際上是兩個方面:一方面,就是我們如何來擴大兩國之間的共同利益、拓展兩國之間的合作,在雙邊、在地區、在全球、在安全、在經濟、在應對氣候變化等各個方面貼近我們的合作;另一個方面,就是我們要建設性的管控敏感問題、管控雙方之間的競爭,不要讓這些分歧和競爭掩蓋了合作的主流。

由經貿入手:繪就中美合作路線圖

本輪「跨太平洋握手」,經貿關係是核心議題。合作路線如何展開?從「經貿合作」入手,是題中應有之義。當前中美雙邊經貿關係相互依存度進一步加深:2014年,中美雙邊貿易額已經超過5500億美元,中國成為美國第二大貿易夥伴、第三大出口市場和第一大進口來源地。截至2014年底,中美雙向各類投資存量超過1200億美元,外國對華直接投資中,美國排名第六;同時美國已成為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第三大目的地。

而備受關注的中美《雙邊投資協定》BIT談判,更是當前雙邊經貿關係中的重中之重,雙方領導人能否推動談判取得關鍵進展也成為此行關注焦點。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院長武常歧認為,BIT談判對於中國來說,意義非凡。

武常歧:中美《雙邊投資協定》對於中美兩國經濟、投資,包括貿易關係的影響都很大的。因為特別是最近,強調中國企業有條件走出去,變成國際公司。現在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在美國的投資實際上已經超過了最近一年美國在中國的投資;有這樣一個《雙邊投資協定》,對進一步擴大國內的開放,吸引美國,特別是高科技和一些高端服務業的開放是有很重要的意義。

根據商務部消息,在上月底結束的第二十輪談判中,雙方繼續就「負面清單」這一核心問題進行「深入交流和談判」。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和保爾森基金會,最近連同94位美國公司首席執行官,聯名致函中美最高領導人,呼籲雙方「儘快締結具有實質意義、高標準的BIT」。

不難看出,由「經貿關係」入手,繪就中美合作路線圖,已是初得人心。武常歧進一步指出,路線圖只是指明了大方向,還有更多合作空間有待探索。

武常歧:路線圖更可能是一種框架,因為路線圖就是走的一個方向或者路徑。現在的中美關係除了貿易、投資和經濟的全面關係以外,還有包括像談判方案的問題、安全的問題,這是一個多維的合作。很顯然,現在大家在尋求更多合作空間,而且合作不是僅限於兩國之間,在區域和全球層面上尋求合作、減少分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01:3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