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揭開美國獨立中文筆會爭鬥的黑幕

[複製鏈接]

1

主題

1

帖子

22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2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ycj201509 發表於 2015-9-19 10:0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這些年來,因不斷的內鬥和貪腐醜聞,山頭林立的海外民運名聲敗壞,並逐漸分崩離析。那些丟了資源和飯碗的民運人士,立即改頭換面,繼續尋找後台和可資利用的新資源。可悲的是,江山易改,秉性難移,他們掛的是新招牌,做的卻是老生意,而犯的也還是舊毛病。圍繞著「獨立中文筆會」爆發出來的官司醜聞,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
        2007年12月3日,美國紐約皇後區民事法庭受理了一宗中國政治異議團體侵權案,頓時引起社會各界關注。被告是由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縮寫NED)資助的「獨立中文筆會」(以下簡稱「獨立筆會」),原告是獨立筆會會員高寒。此案令美國法官殊感詫異,因為侵犯人權、侵犯言論自由的指控,落在以爭取民主自由為旗號的民運人士們身上。
        起訴人高寒認為,他因批評「獨立筆會」領導層「黑箱作業」、「財務違規」、「巧立名目」、「中飽私囊」、「黨同伐異」以及制度問題而遭到開除,這樣的事實令人無法接受,必須訴諸法律。他表示,他「將竭盡所能,使用一切合法手段,包括輿論的、行政的和法律的,來捍衛自己受到侵害的權利,並讓加害人付出相應的代價。」
曾經「團結」在民主自由旗幟下的所謂的「民權人士」,卻因內部爭權奪利而內訌反目走上法庭。
然而,透過「鬥士內訌」官司的前前後後,越來越多的民眾卻從中了解到了獨立中文筆會的內部爭鬥黑幕。
有你無我,白宮門外吵翻天
        國際獨立中文筆會系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所撥款支持的組織。獨立中文筆會內部的利益糾紛盤根錯節,衝突頻發,其中「余、王排郭」事件( 亦稱「排郭門」)最具爭議性,是此後「余、王罷免案」、「拿下高、郭」風波(亦稱「刪名門」)、「開除高寒案」等一系列內鬥的導火索。
        如今,「余、王排郭」 事件的負面影響仍在發酵,白宮人員怎麼也弄不明白:為何美國官方的高調支持,卻反而給獨立中文筆會帶來了一場災難?
        2006年5月20日,自由亞洲電台發布一則新聞《郭飛雄發表公幵信,指王怡和余傑阻止他與布希會面》。消息傳開,立即在海外「民運」圈內引起強烈反響。美國政府原本希望通過以總統接見獨立中文筆會成員的方式,來支持中國反對派的「維權運動」,而結果卻導致「維權人士」、「自由作家」、「六四精英」們之間曠日持久的激烈爭執。郭飛雄表示,余傑和王怡為了將他排斥於白宮的訪客之列,暗中以「有他無我,有我無他」作要挾,迫使聯絡人傅希秋作出讓步。然而,傅希秋、王怡則說:白宮只邀請基督徒參加會談,而郭飛雄不是基督徒。這種解釋對於「民運」們、「維權」們都缺乏說服力,一時間 「陰謀」之說甚囂塵上。
       網際網路「多維專欄作家」冼岩在《余傑、王怡不讓郭飛雄見布希的真正原因》的文章說,真實的原因是擔心郭飛雄因此而坐大,不同意見從此將更「不可制」。文章指出,眼見就要與布希見面,經此儀式后,半路殺出的郭飛雄將具有某種「正統」地位﹔相對而言,余、王將不再具有任何正統優勢。於是余、王果敢出手,在關鍵時刻將郭飛雄踢出局,將這種危險趨勢「扼殺在萌芽狀態」。
       這種公然排斥異己的專制主義心態和行為,引發輿論一片嘩然。
       海外輿論對中國「自由鬥士」們在白宮門外的醜惡表演的批評聲浪,對獨立筆會造成衝擊。2006年7月15日,劉水、還學文、郭羅基、劉逸明、盛雪、伍凡、朱學淵和高寒等人提出「余、王罷免案」,要求撤銷余傑、王怡的副會長、副祕書長職務。不過,這項提案遭到會長劉曉波及杜導斌等人堅決抵制和反擊。筆會內外風急雨驟,混戰各方只看派性不問是非,任何分歧都被上綱上線,進而互揪「特務」。
刪名有過結,爭名沒商量
       2006年10月,兩個不同版本的《請像關注當年南非人權那樣關注今日中國人權----致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先生的公幵信》相繼發表,又開啟了另一場爭執。兩封公開信內容大致相同,而署名者卻是兩批人。誰抄襲了誰呢?獨立筆會頓時炸幵了鍋。
高寒指出,他撰寫此文的目的是請國際奧委會向中國施壓,要求釋放「維權人士」高智晟、郭飛熊等,故以「高智晟、郭飛熊法律後援團」名義發出。然而,胡平、劉曉波卻擅自在公開信中刪除了高智晟、郭飛熊等人的名字,並搶先發表。於是,高寒將原稿發表於網際網路上,讓公眾評判是非。    「劉曉波也抄襲,把高寒寫的文章署上自己的名拿去發表了!」
       這一說法越傳越廣,網上罵聲不絕,筆會當權派們終於坐不住了。胡平認為,這一切都是高寒等人無事生非、小題大作引起的。他刻薄地反唇相譏道:「他們以為高寒的名字是如此重要,以至於我們死皮賴臉地要盜用,高寒的底稿如此經典,以至於我們不知羞恥地要抄襲。他們當然可以這樣想,不過他們至少應該知道我們並不這樣看。」
      高寒也不甘示弱,接連發表了數萬字「駁胡平」、「駁胡平、吳仁華」的系列文章,進行還擊。他指出:「劉曉波的問題,主要是黨同伐異,且是不講人道倫理的黨同伐異。高寒說:「為了那點狹隘的幫派利益,踐踏起碼的工作倫理、程序倫理幾成家常便飯,互相為一個、甚至一連串謊話作証竟成天經地義。試問,這樣的群體,有何戰鬥力?這樣群體,怎能不輕易被搞定?」「這種在項目出台的最後關頭,突然改變既定運作方案,強力另搞一套,終成定局的事件,在民運史上竟屢屢出現。而每一次事件背後都涉及同一股勢力:民運既得利益貴族集團。」
揮棒收拾你,還要你道歉
       既然撕破了臉,那就索性徹底攤牌。2006年7月,獨立筆會內部論壇拋出署名「蘆笛」的文章《敦請獨立中文筆會理事會立即開除害群之馬、文盲「作家」高寒》。文章認為高寒「企圖以此發動群眾,製造輿論,掀起網上暴民運動,製造「政治地震」,用非法手段搞掉在國內外具有巨大影響的筆會負責人,由他這個文盲白丁取而代之,從此將筆會化為他的個人政治資本與爭權奪利的政治工具。
        2007年7月,杜導斌、李建強、武宜三、廖亦武等12人正式向會長劉曉波遞交《關於請求筆會理事會審議處理高寒先生嚴重違反章程行為的提議》。理事會當即作出決定:高寒的會員資格將於9月3日終止﹔而在此之前,高寒必須向祕書長陳邁平,向杜導斌、李建強、武宜三、廖亦武等提案人,以及向全體會員進行道歉,「並保証不再重犯『侮辱、誹謗、捏造或故意傳播謊言』和『嚴重損害筆會聲譽』違反本會章程的行為」。
        高寒的「罪狀」包括:在筆會領導換屆選舉期間,污衊秘書長陳邁平「巧立名目」、「中飽私囊」﹔在「余、王排郭」風波中,污衊會長劉曉波和理事會「參與了余、王二人在美國行為的決策」,並斷定筆會「對余、王訪美進行有組織有目的的宣傳活動」﹔ 擅自公布所謂「民主中國臨時過渡政府各省市政權和平交接委員會接收成員」,使名單中的獨立筆會國內會員處於危險境地,並導致許萬平、楊天水被判刑。
       針對上述指控,高寒發表《「開除高寒案」系列討論》,指出自己之所以遭「清洗」,僅僅是因為批評了筆會領導層。他說,儘管劉曉波、余傑幫派集團目前離掌權還有十萬八千里,卻掄起可任意解釋的「泄密」大棒打人了:連本人公布自己對辯護權遭剝奪的抗議信,居然也成了「泄密罪」。高寒質問道:「為什麼我們這個號稱獨立於專制體制的中國文化人自主管理的團體,其內部卻容不得批評和爭論?為什麼有人動輒就將會員對筆會個別領導人的批評等同於『攻擊筆會』和『損害筆會』?」
貧富不均,紛爭之源
       獨立筆會創建於2000年至2001年間。起初沒有經費,大家都還相安無事,但自從獲得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巨款資助后,內部的明爭暗鬥層出不窮。隨著各種經費源源不斷而來,筆會領導層高度防範內部人士「泄密」。據高寒披露,曾擔任筆會「獄中作家委員會」負責人的茉莉,就因為批評秘書長陳邁平隱瞞捐款來源而受到壓力,憤而辭去了理事和會員。
        此外,現居深圳的筆會「獄委協調人」趙達功也說:「每年從我這裡就划走幾十萬人民幣援救獄中作家家屬,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給筆會的錢根本就沒有這一項,這都是筆會自己爭取來的。」由此可見,獨立筆會並非如其財務報告中所稱的「基本依賴單一資金來源」。除了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之外,還有其它機構秘密資助,而這正是筆會領導層晦莫如深的原因。
        2007年10月,獨立筆會又因「秘書長張裕涉嫌選舉作票」再起衝突,郭羅基為此發表《化解危機,挽救筆會》,主張:一是張裕停職﹔二是設立監察小組﹔三是請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派觀察員介入調查。這些建議雖獲46人贊同和附議,卻遭會長鄭義封殺。另外,郭羅基等14人聯署的《對續任理事余傑的不信任案》,也未被列入會員大會議程。這時,高寒發表《我們的分歧在哪裡?----與履新的筆會「會長」鄭義老兄談談心》,矛頭指向筆會當權派的「利益瓜葛」問題。高寒指出,「仗著掌管著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給的錢,伴隨著津貼、補助、獲獎、出訪、出書、稿費、開會等等而來的,是會員們對這一切越來越沒有了發言權。」
       郭羅基讀罷深有感佩,撰文說:「高寒是一個願為正義事業獻身的人,他的主要的精力都用在『干民運』,而不是考慮如何掙錢、如何吃民運飯。我到他家裡去看過,在美國,我還沒有見到這樣破爛的家。聽說筆會的某些負責人在國內日子過得很『滋潤』,大概想不到富裕的美國還有如此貧困的高寒。」
「義工」圖利,坐地分贓
        劉曉波立即以《關於筆會的反對派──反駁郭羅基為高寒的辯護》作回應。他表示,郭羅基影射其在國內日子過得很「滋潤」不盡公道。他說:「可能,我的物質生活不像高寒那樣貧困,但那也是我一個字一個字寫出來的,當會長四年,我分文未取。我不知道高寒過窮日子的真正原因,但我並不認為他如此貧困是由於一心干民運造成的。」劉曉波表示:「筆會是個義工團體,領導層與會員之間沒有利益瓜葛,所以,誰也操控不了誰。」
       劉曉波的上述說法遭到「自由聖火」網站上署名「山人」的文章的駁斥。文章指出:劉曉波雖不直接從「獨立筆會」拿錢,卻憑擔任會長之故「撈到了一個在筆會之外的閑職美差,以致可以人在國內,坐享每年幾萬美元的固定收入」。文章披露:劉曉波目前掌握的網刊《民主中國》,獲美國民主基金會每年撥款十三萬六千美元,除了支付稿費,其餘由劉曉波和蔡楚等人分享了。文章嘲諷道:「無論如何被監控,也沒有阻止劉曉波拿著大把國外美元,在中國國內過滋潤日子,也沒有阻止一些人出入國門週遊世界,輕鬆自由如同趕集。」最後,文章說:我們「並不在意劉曉波所享受的特殊經濟待遇。問題在於,劉曉波這兩年利用優厚待遇幹了多少拉幫結派,欺負弱者的壞事?」
       徐伯陽也撰文指出:國際筆會會章與香港社團通則都嚴禁社團理事會成員受薪,大凡正副會長、理事、司庫、秘書都是義務職,然今日中文獨立筆會已淪為一個「坐地分贓的黑社會集團」----它制度不健全,監察功能實質癱瘓,而且理事會集體違章。文章說: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每年給中文獨立筆會十幾萬美元,「這筆巨款大多數都被掌權的幾個壞頭頭私分了,真正用於促進創作自由的錢,微乎其微。」徐伯陽透露,這幾年已有黃翔、蔣品超、高寒、莫莉花、郭慶海等多人,因揭發賬目不清等黑幕,而被開除或排擠出筆會,而唯一的一位監事員余世存因得不到頭頭們尊重,長期不出席理事會。徐伯陽說:「這個不民主又不獨立的團體早已淪為專制獨裁者的『東廠』和『西廠』。
筆會徹底墮落,公器竊為私用
         據高寒揭露,獨立筆會」獲得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資助的第一年,就巧立名目,變更用款科目。筆會2004年上報給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的決算中,其中「歸還」給陳邁平、貝嶺、張裕等的差旅費「私人債務」,在賬面上卻是以與實際用途完全不相符的該年度之虛假「工資」科目呈現的。
         「為何你偏偏不直接、不名正言順地領工資拿錢,卻偏要用這種繞彎子且財務違規的方式來拿錢?這不是很反常理嗎?」高寒說:「正是從這種不走捷徑反繞彎路的『反常』支款行為中,正是從筆會會長、副會長、財務秘書、兩任秘書長均眾口一詞為此『反常』財務行為的站台背書中,讓本人看到了我們中國人中作為潛規則所暢通無阻著的某些貓膩。」
        郭羅基在獨立中文筆會第三次會員大會上的發言中,要求討論和審查「高寒誹謗案」,但理事會拒絕立案。
2001年,獨立中文筆會成立時創會會員有劉賓雁等24人,其中有陳邁平(萬之)、郭羅基、仲維光、還學文、茉莉等人。劉賓雁當選為首任會長。他們的初衷是藉助國際筆會或曰正義力量在大陸爭取自由並聲援因言獲罪的同行。因此,2003年,在萬之的主持下,身在大陸的劉曉波當選為第二任會長。
       2004年,筆會理事茉莉就因以劉曉波為首的會員反對健全筆會的財務制度而辭職。茉莉認為,劉曉波主編由美國國家民主基金資助的網刊《民主中國》,不光自己領固定高薪,還用稿費「籠絡人心,打壓異己」。靠揭露大陸的勞改制度在美國發家致富的吳弘達則透露,劉曉波從2006年起,就在勞改基金會領取資助。
        2007年,高寒被開除,王一梁在筆會社區內張貼了四十六名會員的聯署信后被撤職。曾是筆會副會長的陳邁平為抗議「筆會領導層排斥異己錯誤傾向的惡性發展」,憤然退出筆會。
       2009年10月,因極度失望而退會的黃河清發表《獨立筆會十不解》,認為 「劉曉波與任何商人沒有區別,他就是要不擇手段的賺錢,而且要理直氣壯地比別人過得好」,「筆會已徹底墮落,公器已竊為私用」。
2011年,南柯舟在宣布退出筆會時,奉勸大家「遠離這個危險的組織,否則,會帶來無數的麻煩!」

8

主題

10

帖子

15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51
沙發
千千尋 發表於 2015-9-21 09:47 | 只看該作者
情況太複雜,無法直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

帖子

13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13
3
shaohuchen752 發表於 2015-9-21 10:08 | 只看該作者
危險的組織,危言聳聽了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

主題

19

帖子

19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92
4
牆外花 發表於 2015-9-21 11:37 | 只看該作者
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資助「獨立中文筆會」成了被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

主題

17

帖子

199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99
5
東客 發表於 2015-9-21 16:49 | 只看該作者
各自打著算盤,必然是一盤散沙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7

帖子

19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19
6
uingwins 發表於 2015-9-22 09:33 | 只看該作者
公器竊為私用,為錢不擇手段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7

帖子

19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19
7
uingwins 發表於 2015-9-22 09:34 | 只看該作者
公器竊為私用,為錢不擇手段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06:1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