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央企破「金身」不是壞事

[複製鏈接]

1092

主題

1519

帖子

6441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七界殺星

Rank: 5Rank: 5

積分
644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下屬的天威集團近日發布公告,稱由於公司及3家子公司無力償還到期債務,擬申請破產重組。幾乎與此同時,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公司也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子公司二重集團(德陽)重型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二重重裝)因無法清償債務,被債權人向法律提請了重整申請。
  至此,央企剛性兌付不會破產的雙重「金身」被打破。這是好事還是壞事?筆者認為,至少不是壞事。在市場中打拚的企業,所有債務都必須剛性支付,沒有違約概念,或者不能違約,經營好了皆大歡喜,經營不好甚至走到資不抵債的破產邊沿也不能破產,這樣的市場機制是畸形的、殘缺的。
  我國一些央企長期就置身於這樣的市場機制,不僅使得央企經營逐漸走下坡路,而且使得央企背負的包袱越來越沉重,使央企無法成為真正的企業,無法履行正常的債權債務責任,承擔正常的市場行為後果。一句話,一些央企已經不是正常市場里的正常企業。更為嚴重的是,一些央企既剝奪了自己承擔各種經營後果的責任,又剝奪了交易對手承擔債權風險的權利,這不僅給央企帶來巨大包袱,而且在破壞著整個市場經濟、市場機制的肌體健康。
  由於央企的「國字型大小」身份,為了維護央企的「穩定」,一直奉行剛性兌付,一直不允許破產,《破產法》幾乎成為了擺設。這種風氣已經感染到了整個市場,慣壞了經濟交易主體特別是個體債權人。一個地方、一個市場、一個企業,一有違約跡象就如臨大敵,個體投資者也心知肚明為了「穩定」,不會讓違約,最終使得銀行、信託、國企甚至民企都必須剛性兌付;債市、股市、房市等資產市場價格也只能漲不能跌,一出現下跌已購房業主就去砸售樓處,使得整個市場經濟肌體被嚴重破壞和扭曲,再這樣下去,完善健康的市場經濟體制只能是夢想而已。
  央企天威集團率先破掉剛性支付「金身」,打破央企不會也不能「破產」的神話,對天威集團也許是痛苦的,對債權人也許是噩夢,但是,對整個市場經濟健康發展,還原市場經濟體制本質,使得國企成為真正的企業,具有重要的意義。在當前國企改革大背景下,天威集團進入破產重組釋放的是積極信號,國企改革正在朝著優勝劣汰的市場化機制行進。中央出台的國企改革指導意見提出,應發揮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的作用,清理退出一批、重組整合一批、創新發展一批國有企業,建立健全優勝劣汰市場化退出機制;切實保障退出企業依法實現關閉或破產,加快處置低效無效資產,淘汰落後產能。兵裝集團下屬的天威集團,也許可算是央企破產的「先驅」吧。
  需要警惕的是,天威集團以及今後越來越多的企業破產關閉,必須防止出現藉助破產重組而金蟬脫殼,惡意逃避銀行等債權人債務的情況。必須嚴格按照《破產法》規定的破產程序和步驟,處理債權人的債務,落實債權人的權利。不能藉助重組之機,將優質資產剝離到新成立的公司,而將壞賬留給破產公司,從而逃避銀行貸款、企業個人投資等債務。這種現象必須依法查處和叫停。
  兵裝集團現在的做法,正在使得國企成為真正的企業,是促進市場經濟完善的切實之舉。而且,此舉也符合國企改革趨勢和路徑:讓市場經濟中優勝劣汰機制在國企生根、開花和結果。
活在別人的掌聲中,是禁不起考驗的人。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9 03: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