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斷絕關係」也是一種積極的社會態度

[複製鏈接]

551

主題

681

帖子

3334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泰山不倒松

Rank: 4

積分
333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泰山北斗 發表於 2015-9-22 08:3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秦漢史研究會副會長孫家洲日前公開宣布與今年新招碩士生郝相赫斷絕師生關係。9月20日,微信公眾號「點墨軒藝術空間」發表一篇題為「中國人民大學孫家洲教授#為斷絕本人與新招碩士生郝相赫的師生關係告學界朋友與弟子的公開信#」的文章。
  雖然從社會的多元化,以及意識形態上,一下子也無法對此作出是非判斷,但孫家洲教授的態度,無疑是值得肯定的。儘管現代的師生關係,早已不像舊時私塾那麼尊卑分明,然而,如果將其納入廣義的社會關係,孫家洲教授的毅然決然,至少是一種有個性、有尊嚴,愛憎分明的處世態度。
  觀點表達的多元化,難免引發意識形態的混沌。社會成員中的各式人等,由於立場、觀點的不同,閱歷的深淺以及某些人的別有用心,都會在這個信息爆炸,表達途徑便捷的自媒體時代,讓人性中的善與惡盡情宣洩。而由此形成的輿論對視,不可避免地要涉及持不同觀點的個人。客觀地說,誰都無法保證自己一貫正確,但在明顯的大是大非上,出於既定立場的「站隊」,從而閉著眼睛說瞎話的也並不鮮見。
  可能正是因為某些認「利」而不認「理」的立場選擇,往往使得明顯理虧的一方,更加窮凶極惡、信口雌黃。不說別的,就微博上那些把生殖器掛在嘴上的「噴子」,無不蠻不講理,出口傷人。撇開觀點的對錯,作為一種觀點表達,至少要在自己的觀點上邏輯自洽吧?而這些觀點的「力度」,卻表現在「蠻」和「臟」的程度上。更難纏的是,有些還似乎在說理,但偷換概念、妄下結論,有些居然還扛著一面「大旗」。
  現實中,無論出於正義還是相關利益,捲入這樣的紛爭是很吃力的。而對於原則問題的界定,能夠分出是非曲直,給出最終裁判的只有法律。但是,法律只是在道德底線上下手。那麼,許多似是而非的問題甚至明顯的謬誤,離法律的裁決還很遠。這就讓有些無恥之徒自鳴得意、招搖過市。這一方面抑制了社會正義,同時給一部分人造成了認識上的誤區。
  事實上,處於這種輿論對勢的,也是一部分相關人士,更大層面上的社會公眾,也無法從較高的理論水平上伸張正義,抵制邪惡,很多時候只是憤憤不平而已。那麼,對那些還不夠法律出面的、無論是別有用心或是心智不全的顛倒黑白者,怎麼去營造一種正義的社會風氣,孤立和冷落他們,不給這些人自以為是的市場?孫家洲教授的「斷絕」,不失為一種最合適的態度。「斷絕」就是不與其為伍,這應該是人人都可以守住的底線。
  這樣一來,哪怕有些人照搬「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尊重你說話的權利」來為自己的大言不慚找借口,人們也可以用「道不同不相為謀」與之斷絕關係,形成一種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輿論氛圍。這既可以讓別有用心者失去社會基礎,也可以讓某些「糊塗蟲」意識到站錯了隊,跟錯了風。
  因此,個人以為,在當前的輿論態勢下,無論自己的資歷深淺,認知水平的高低,在保持公平正義的立場基礎上,在有限的能力範圍內,與那些別有用心者斷絕關係,不與無恥之徒為伍。在某種意義上,「斷絕關係」也是一種積極的社會態度,也是在懲惡揚善。
頻繁回頭的人,走不了多遠。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7 05:2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