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安全演練莫一味追求逼真

[複製鏈接]

6167

主題

6227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6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ANTti 發表於 2015-9-21 10: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朱昌俊

  在未來安全演練將會愈發頻繁上演,但如何確保演練的科學性和專業性,顯然還有不少值得探索和改進的地方。

  18日下午,天水市人防辦聯合天水逸夫實驗中學組織防空疏散演練過程中,為了增加現場情境的真實性,使用了發煙道具。由於煙霧過大,致使部分學生出現不適反應。

  防空疏散演練目的是提升學生的安全應急能力,卻不想在這個過程中造成了令部分學生受傷的意外事故——演練的逼真效果或許是達到了,但由此帶來的傷害,卻不能僅僅以「逼真」來解釋,其中所暴露出的安全演練本身的問題,更值得正視。

  從演練現場的情況來看,「煙起來之後,七年級那邊有的學生從沒有煙的地方快速下樓,有的學生為了好玩在濃煙集中的地方打鬧」,用「混亂」來形容並不為過。這一方面固然說明學生的安全應急能力不足,但另一方面,是否也反映出演練組織方在前期對學生的安全教育和注意事項的提醒不足。

  隨著近年來安全演練日益受到重視,各類公共場合針對不同安全問題的演練活動正在逐漸變多,但其中所暴露出的問題也並不少。比如上個月,南京地鐵公司組織了一次突發事故疏散演練,由於未提前通告,導致乘客恐慌奔跑,險些釀成事故。此前海南某小學也有過演習「過當」致學生傷害的事故。

  安全演練之所以必要,是因為提升公眾安全應急能力的需要。在理論上而言,逼真程度越高,越容易發現問題,然而問題在於,演練的「難度」設計若忽視了受眾的應急能力基礎,就很可能如「拔苗助長」只能適得其反。一個合理的演練應該是在充分預估演練對象能力的基礎上,施以一定程度上的「加碼」,如此隨著演練對象應急能力的逐步提升。

  比如在這起事故中,由於演練對象是學生,使用發煙道具對他們而言是否合適就值得商榷。演練並非一味追究逼真就好,而是要看其能否在教育效果和安全上實現最佳的平衡。否則,讓演練本身成為一個製造安全問題的事件,無疑是得不償失的。當然,與逼真乃至導致出現安全問題的演練相對的是,現實中也不乏一些安全演練流於形式,只是例行公事,而起不到應有的作用,同樣應該加以規避。

  為了提升社會的公共安全應對能力,加大安全教育和安全演練,這在一些領域已經形成了制度化的共識。可以預見,在未來安全演練將會愈發頻繁上演,但如何確保演練的科學性和專業性,顯然還有不少值得探索和改進的地方。

活著就要用力的笑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22:5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