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美關係:變與不變?

[複製鏈接]

41

主題

147

帖子

450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5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123123123 發表於 2015-9-20 16: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對美國開展國事訪問並出席聯合國成立70周年系列峰會之際,中美關係備受矚目。眼下,各界對於中美關係有許多不同聲音,究竟該如何看待和理解當前的中美關係?記者日前專訪了全球第一智庫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約翰・桑頓中國中心主任李成。
變:新形勢下「戰略再思考」
從縱向角度觀察,如今的中美關係已經不同於幾十年前。我們看到了中美在國際治理、經貿合作、人文交流等方面成就矚目,也看到了兩國在網路、海洋等問題上頻頻產生摩擦。
李成認為,美中關係發生了很多變化。首先,中國的崛起是最主要的變化。最初是經濟上的崛起,隨著中國經濟的強大也帶來軍事實力的增強。
另 一個重要變化是,兩國國內政治發生了改變,各自國內利益集團對於外交關係的影響越來越大。中國知識分子的看法會影響美國知識分子的看法,美國一些民間人士 的看法也會更多更快地影響中國人。在李成看來,網路的快速發展、社交媒體的興起也給兩國關係的發展帶來很多變數。面對海量的觀點和看法,要準確判斷哪些是 主流,哪些是非主流,哪些是長期戰略上的變化,哪些可能只是曇花一現,哪些是有特殊背景和對象,的確並非易事。這也是兩國關係間前所未有的一個變化。
此外,兩國關係中的第三國因素也變得越來越重要。比如說,朝鮮半島局勢、與日本的關係、與周邊鄰國的關係,這些因素都在不斷變動。
李 成說,上述變化會給美中關係帶來很多不確定性,會影響人們對未來的評估和預測。正是因為這些變化本身是動態的,所以會帶來焦慮、擔憂或者過高過低的評估。 在這個背景下,我們需要「戰略再思考」,即在新的環境、新的條件下,在中國崛起的大背景下,在國內政治變得越來越影響外交關係的前提下,重新看待和思考美 中關係。
不變:合作仍是「主旋律」
李成同時也強調了美中間諸多不變的因素。他說,儘管兩國民眾對於對方有很多批評,但據他觀察,大多數人還是認為兩國應發展更具建設性的合作關係,而美中兩國在很多領域的利益相互吻合,兩國合作也日趨成熟廣泛。
李成說,從根本上講,中國和美國都不希望打仗,這就是他為什麼要提出「戰略再思考」的用意。「再思考」的結論應該還是回到基本點,避免發生衝突。從這個意義上講,美中關係的基本面沒有發生改變,只有極少數人認為兩國的衝突、特別是軍事上的衝突不可避免。
在 李成看來,目前美中關係的癥結還是誤解,那些所謂的「中國威脅論」、「美國陰謀論」就是典型的兩國間誤解的表現。有人說,美國不希望看到一個強大的中國, 這話不準確,因為一個動蕩不穩定的中國對美國更不利;有人說,中國一定會挑戰美國、取代美國,這也是不準確的。但這兩種觀點都有很大的市場,不是說它是主 流的,但卻是非常大的「噪音」。這些「噪音」在中美兩方面都有,有時中國多一些,有時美國多一些。正是上述社會的多元化、政治的多元化、世界結構的變化、 世界經濟的變化、政治布局的變化,造成了一些猜疑和不安。而「戰略再思考」就是要讓大家看到更多的基本合作點,而不是衝突點。
「臨界點」:本意只是提個醒
著 名知華派學者蘭普頓今年5月提到,美中關係正在越來越接近「臨界點」。在李成看來,蘭普頓的本意只是想提醒兩國領導人重視問題的嚴峻性。他的觀點帶來了一 定的負面效應,但並非其本意。其本意是希望大家清醒起來,不要做愚蠢的事。但他這樣一說后,大家反而變得格外緊張,產生了「衝突似乎不可避免,美中關係到 了很糟糕的地步」的錯覺。
李成說,他不認為美中關係走到了「臨界點」,而「美中關係糟 糕得不得了」的說法更值得商榷。或許大家容易把目光放到那些負面的東西上,但如今美中教育、文化領域合作空前廣泛,旅遊業蓬勃發展。美中兩國經濟互補,兩 國同樣都面臨著網路安全挑戰。去年末奧巴馬訪華,兩國在氣候變化領域的合作令人鼓舞。目前美中間有98個對話機制。「如果兩國關係到了非常糟糕的地步,還 要這種機制幹什麼?」「可是很遺憾,很多人把蘭普頓的警示當成了現實,把設想當作了結論。」
習奧會:美中均寄予厚望
習 近平主席此次訪美將是兩國元首間的第三次會晤。李成認為,美中雙方都希望這是一次成功的訪問。他預計,雙方會在網路安全領域達成一定的共識,在雙邊投資協 定方面取得一些進展,還會有一攬子的合同,同時可能會就氣候變化展開新的合作,雙方還將發表共同聲明。美國將在習主席此訪中,給予中國更多的禮遇和尊重, 這本身就是兩國關係發展的積極信號,扭轉了很多危言聳聽的論調。儘管兩國間確實存在一些摩擦和問題,但這些只是局部和次要的,我們還是要從全局和戰略的高 度觀察美中關係。
而從未來發展看,兩國都需要為雙邊關係的健康發展作出努力。李成認為,兩國間互相消除噪音、建立更廣泛的接觸、在關鍵時刻有各種機制來溝通,防止「擦槍走火」的可能,這些,都是雙方要做的事情。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22:4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