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植物不是有情眾生, 吃素沒有殺生--南懷瑾

[複製鏈接]

290

主題

548

帖子

2207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20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PZ 發表於 2015-9-18 06: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植物是有情眾生嗎?--南懷瑾 :

什麼叫眾生?佛經里眾生這個名辭,莊子先說過,一切有生命的東西謂之眾生,並不是單指人!人不過是眾生的一種,一切的動物、生物、乃至細菌、有生命的動物都是眾生。有靈性的生命,有感情,有知覺生命的動物,就是眾生的正報。所以眾生不是光指人。

佛要教化一切眾生,慈愛一切眾生,對好的要慈悲,對壞的更要慈悲。好人要度,要教化,壞人更要教化。天堂的人要度,地獄里的更可憐,更要度。這是佛法的精神,所以說要度一切眾生。

「一切」兩個字是沒有範圍的,任何東西都在一切之內。不過講到眾生這名辭,使我想起幾十年以前的一樁事;那次在成都四川大學講中國哲學,提到佛法講眾生,有一個學生就提出來問:植物及礦物有沒有包括在眾生裡頭?我說:那是眾生的依報,不是正報,依報是附屬的,同我們有連帶關係。

他說:譬如含羞草,你不能說它沒有靈性!我問他學什麼的,他說他是學農的,我說你學農的問這個問題有點奇了。我那個時侯年紀還輕,比較愛弄玄虛,就說:既然學農的,應該知道,含羞草根裡頭有一水泡,人手的熱氣一接觸,水就下降,葉子就像怕羞一樣縮下去了。這是機械性,並不是情感,也不是知覺。其實這是頭一天晚上,跟一個學農的教授討論含羞草聽來的,也可以說佛法有靈,知道第二天有人會問這個問題吧!

《金剛經說什麼》

--------------------------------
諸有情就是眾生,眾生就是有情,凡是有靈性、有感情的生物都叫有情;靈性與感情最重的是人。所以,後世的玄奘法師把眾生翻譯成有情。像樹木、植物是有生而無命,不屬於主要有情的範圍。

退回幾十年前,我還在四川大學講演時,講到眾生的問題,有位同學問我,老師說礦物、植物只有生,而沒有命,那麼含羞草一碰就羞答答地合起來,像女孩子一樣害羞,可見是有感情,應該算是有生命才對。

你看佛法講經之難吧!大概是諸佛菩薩加庇,剛好前一晚,有位學生物的教授,跟我講到含羞草,它的根根中有水,會往上升,碰到人體的熱能,水就會機械性的下降,使葉片合攏。它是機械性而非靈性,也不是怕羞。因此我答覆他,含羞草的動作是物理的機械性,並非靈性的有情作用。

《藥師經的濟世觀》
--------------------------------

「有情」是一切眾生有感情的。這個問題,一切眾生、有情眾生,所以有些佛經呢直接翻「眾生」。眾生指生生不已,實際上生跟命兩個不同哦,這裡頭有問題。

當年,我記得幾十年前在四川大學,在大後方、在成都的時候,在四川大學演講這個事情,提到一切有情眾生這個問題。當時有一位同學站出來問:「一切眾生」這個怎麼解釋?所謂有情眾生。他再進一步問,什麼叫有情呢?我說凡是有靈知性的生物都是有情眾生。那麼他說譬如礦物質、有些植物算不算有靈知性的生物呢?我說那不算。他說那不叫做眾生嗎?我說:那屬於是眾生的依報、附屬品,眾生生命的附屬品。這位同學說不對、不然。我說:願聞其詳。這個聞不是問題的問,耳朵聽,我們當年講話的方式跟你們現在講的不同——我願意聽聽你的意見、詳細的意見——「願聞其詳」。

這位同學說:譬如含羞草,譬如向日葵,譬如南非洲的吃人的樹,這都是植物;你難道說它是無情的眾生嗎?它也有情感啊!

我說:好,我告訴你,含羞草不是有情眾生,它是機械性的,不是靈知性,它沒有靈性。他說:不然!含羞草你看你摸摸它,它怕羞,它就收攏來了;你不摸它,它就開開了。

我說:含羞草這個根根裡頭有一泡水,它平常是上升的,人體的溫度跟它一接觸、手一摸上去啊,這一泡水就下降了,所以你看它是怕羞,羞下去了。它是一個機械、物理的作用,不是感情的作用。向日葵中間有一條中心的枝幹,所謂這一條纖維是它的中心,必須要吸收太陽的光線,所以太陽光轉到哪裡,它這一條纖維機械地就跟著動轉了,所以叫向日葵。同樣的,南非那個吃人的樹,人到了旁邊,那個葉子把你一抱,整個把你裹起來,裹起來這個人就沒有了、連骨頭就化成水了。那也是機械的作用,它是一種機械的慣性。因此這三種植物不能說是有情眾生;只是有情眾生的依報、附屬品。

這個同學的問題答了,非常滿意,所以那一天很叫座,掌聲如雷!其實啊,我剛剛第一天晚上啊,一個學植物的教授跟我倆談,我還剛剛問了這三個問題,我說含羞草怎麼會怕羞呢?他就解釋給我聽。昨天晚上買來的今天就去賣了,所以沒有使我垮台!(一笑)

所以學術演講是難哪!科學的、哲學的任何問題都提上。所以現在你們青年出家、在家同學,今後的時代要出去弘法,除了你關起門來在佛教裡頭拿佛來一蓋就蓋住了:「哦,那是佛說的!你不可以……」就把它蓋住了。不然「你就是不對,外道、邪見!」就把他蓋住了。(眾笑)你到學術界講,不聽你那一套蓋啊!你都要懂啊!佛能通一切法,通萬法之源,那你不能不懂,佛都懂啊!你看佛經上有些弟子們問佛:為什麼人的眼睛白天看得見,狗的眼睛夜裡看得見,為什麼人的眼睛(夜裡)看不見?佛在幾千年以前就答覆:色素不同,眼睛的色素不同。狗的眼睛里有紅外線的光,所以狗眼有紅的。我們平常罵:狗眼看人低。那個狗的眼睛有紅圈子、有紅外線光。你看我們這位老師啊、本師釋迦牟尼佛,幾千年以前他怎麼懂這個科學!他都懂。看了佛經真是嘆為觀止啊!他都清楚。

「有情」是一個觀念、一個名詞。以邏輯的道理,「有情」這個觀念下一個定義,就是剛才我們講的定義,就是說,「有情」是凡是有靈知性的、情感化的,就是有情。

所以我們這個有靈知性、又生生不已,合攏來叫做生命。譬如植物、蔬菜,有生而無命,但是你不能說它沒有生哦!還是有生哦!乃至礦物質它都有在長大的,有生,但是不算「有情」跟「命者」。

290

主題

548

帖子

2207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207
沙發
 樓主| SPZ 發表於 2015-9-18 06:46 | 只看該作者
植物是無情生,吃植物並沒有殺生

六道輪迴中是天界、人、阿修羅、動物、鬼道和地獄。
也代表說我們將來只可能投胎成為這六道眾生,並不會投胎當植物。

因為人和動物是有「情識」的,也就是有如來藏─真如佛性,將來都可以成佛,因此稱為「有情」眾生;
而植物是「無情生」,沒有情識,沒有如來藏,只是像山河大地一樣是環境,將來不會再投胎,不可能成佛!
因此人和動物死了以後,還會繼續投胎輪迴,如果殺了人或動物,就會跟對方結怨,未來世對方就會想要報仇。
如果我們被別人殺了,或煮來吃,難免一定會怨恨對方。

吃植物並沒有殺生,因為植物不像動物和人有情識、有真如佛性。植物只是環境的出產物而已。
就算我們真的把一整枝植物「殺」來吃,植物也不會變成鬼來報仇,也不會投胎到下輩子跟你要債,因為植物是「無情」。

可是如果你殺人或動物,對方就可能會變成鬼來報仇,或是下輩子遇到你想要殺你。

有人路上不小心撞死了貓,就被貓的鬼魂糾纏的鬼故事也是有聽說過的。

說山,水,樹木, 花草均有靈魂, 是一個對法界實相極大的誤會,以下讓我們澄清這個誤解 :

 有些人這麼說, :「土地有土地神,山川有山神,水有水神,花有花神,樹有樹神,石頭也有靈性,靈性就是覺性。我們一切人在這裡活動,那個樹他知道,為什麼?他有凈色根,他也能見,他也能聽。樹神年代久遠,我們講這個樹成精了,他也能變化成人形,參與人社會的活動。」

顯然,這是誤以為樹神就是大樹的靈魂或靈性了,並且誤嚴重誤會了「有情」的定義. 其實,樹神只是把大樹當做房舍並依附而住的眾生,其他土地神和花神等等莫不如此。

另外, 佛陀之所以制定苾芻(比丘)不可以自誅伐草木的戒律,根本原因是為了避免外道俗人的譏嫌。因為草木等實際上只是鬼神所依附的住宅、城市或村莊,所以稱為鬼神村,並不是草木本身有命, 認為草木本身有命的是錯誤的說法。

在《根本薩婆多部律攝》中說:「又六眾苾芻(比丘)手自誅伐草木。外道俗人見生譏嫌。無悲愍心損生住宅因種子及鬼神村事。以譏嫌無悲煩惱。制斯學處。」

  在《十誦律》中說:「若比丘斫拔鬼村種子。波逸提。鬼村者。謂生草木眾生依住。眾生者。謂樹神泉神河神舍神交道神市神都道神蚊虻蛣蜣蛺蝶啖麻蟲蠍蟲蟻子。是眾生以草木為舍。亦以為村聚落城邑。生者。謂根含潤澤。若自斷若教人斷。自破教破。自燒教燒。是名為斫。」

以上佛陀的開示,己經很明白的告訴我們草木並不如人類動物等是有靈命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0

主題

548

帖子

2207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207
3
 樓主| SPZ 發表於 2015-9-18 06:46 | 只看該作者
植物為何不是有情 ?

初學佛的同修往往會有這個疑惑:六道輪迴中為何沒有植物道?植物到底是不是眾生?佛在《大般涅盤經》中明明白白地開示:「穀米草木無命無我,非眾生數。」然而,不少同修還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確實,從生物學角度來講,尤其是從細胞水平來看,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從結構到功能都非常相似,為何「厚此薄彼」 呢?事實上,判斷植物是不是眾生,不是看它有沒有核酸、蛋白質等有機大分子,不是看它有沒有細胞結構、有沒有新陳代謝活動,而是看它是否符合佛菩薩對「眾生」的定義。眾生又名有情、含識等,雜阿含經卷六云:「佛告羅陀,於色染著纏綿,名曰眾生;於受、想、行、識染著纏綿,名曰眾生。」大智度論卷三十一、大乘同性經卷上謂,眾生系以五蘊等眾緣假合而生,故稱眾生。可見,由色、受、想、行、識五蘊和合而生,並對五蘊染著纏綿,才能叫做眾生。顯然,植物沒有感覺、思想、情感和意志,沒有識蘊,自然也沒有受、想、行蘊,故非眾生。

問題來了:植物與動物細胞結構如此相似,為什麼植物就沒有感覺、思想、情感和意志呢?歸根到底,還是因為植物沒有自己的如來藏執持。在有色界中,眼、耳、鼻、舌、身五根的扶塵根(指眼球等五種感覺器官)和勝義根(大腦中負責五種感覺的中樞神經)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產生的必要條件,而意識的產生也要依賴於正常的五勝義根。如果五勝義根受到嚴重損壞或者活動受到抑制(例如熟睡無夢及深度昏迷中),意識就不能產生。動物,哪怕是極為低等的動物,體內也有自己的如來藏在執持,藉助眼等五根生起前五識,領納外界色聲香味觸五塵,經由第六識——意識仔細分別後,判斷出面前的東西是食物還是敵人,再由第七識 ——末那識作決定是該趨近還是該逃走。(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和意識配合運作得十分緊密,世間人不知道,往往認為是同一個心,其實是六個不同的識。意識經過仔細分別推理,做出自己的判斷之後,要由第七識末那識做出最終決定。前五識、意識和末那識都是由第八識——如來藏藉助各種緣展轉出生的。第七識末那識的功能非常多而複雜,現代心理學家窺得其一鱗半爪,發現這些特性與意識顯著不同,無法解釋,遂將其劃歸為「潛意識」;對於第八識如來藏,世間人了解得就更少了。)而植物沒有眼耳鼻舌身等五根,因此不具備產生眼識乃至意識的必要條件。

有人會說:植物也有感覺、喜好,並且舉出向日葵、含羞草、吃蟲草等例子。其實,植物的這些現象,與植物能夠萌芽、長大、開花、結果,道理一樣,都只是一種自然現象而已,植物的向光生長,是由於光照強度不同而引起的生長素、脫落酸等化學物質分佈不均,導致背光的一側生長較快而已,並非植物「喜歡」光;就如同水往低處流,不能說是水「喜歡」低處一樣。又如埃菲爾鐵塔每天上午向西傾斜100mm,中午向北傾斜70mm,只有夜間才與地面垂直,也是向陽一側與背陽一側受熱不均引起的,不能說是鐵塔有意遠離、躲避陽光。含羞草、吃蟲草等植物受到特定外界刺激能夠做出反應,原理亦是一樣。對此,植物學家往往讚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但我們知道,所謂鬼斧神工,只是世間人的說法;植物雖然沒有自己的如來藏,但它們卻是由共業眾生的如來藏所共同執持的,因此,這絢麗多彩的植物界,仍然是我們的如來藏所變現,仍然是離不開如來藏的大種性自性。因此,如來藏不但是人和動物一切生命活動的原動力,同時也是植物生命活動乃至颳風下雨、天體運動等等的原動力。

3. 器官移植中的免疫排斥反應

器官移植中的免疫排斥現象是當今醫學界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以腎移植為例,許多移植手術往往由於術后的超急排異於慢性排異反應而失敗;移植成功的患者也常常需要終生使用免疫抑製劑維持治療,這些免疫抑製劑大都昂貴且有種種嚴重的不良反應。對於此種現象,醫學界一般認為植入器官細胞表面的信號分子(寡糖、糖脂、糖肽等)與接受捐獻者的組織細胞特徵分子在結構上有微細差別,因而被免疫系統認作異體物質,而遭到免疫排斥。但這僅僅是與移植免疫相關的一個直接原因罷了,問題並沒有就此解決,如此類免疫識別和排斥的的更深層機制如何?其內在動力(根本原因)又如何?如何有效地消除免疫系統對植入器官的排斥作用,同時又不降低正常的免疫功能?……就如同我們知道了惡性腫瘤是病變細胞的增殖失去控制引起的,那麼,是否就可以說惡性腫瘤的病因已經清楚了呢?顯然遠遠不是。

關於免疫排斥的內在動力,一般的說法是:外來的異物對生物體大都是有害的,所以生物體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逐漸獲得了識別、排斥外來物體或組織的能力。然而如果此說成立,同動物一樣,植物亦是生物體,亦經歷了漫長的進化,為何連最高等的被子植物都不具備之中能力?眾所周知的事實是,不同種的植物之間可以進行嫁接,接穗與砧木之間的種屬差異要遠遠大於同種異體器官移植時的差異,卻不發生排斥反應,由此可知以上說法並不應理。

其實,從佛法的知見來講,器官移植時,植入的器官並非由受捐贈者的如來藏執持,而是由捐贈者的如來藏執持(至少相當一段時間內如此),儘管器官已經離體或者捐贈者已經死亡,但該器官在一段時間內仍然由捐贈者的如來藏所執持。所以,二者出現不相容的現象,應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而臨床上觀察到的種種「免疫排斥」 生理生化現象,則是這種不相容的具體表現形式。而植物並沒有自己的如來藏,砧木也好,接穗也好,都是由共業眾生的如來藏共同執持,故而沒有這種現象。可想而知,如果捐贈者與受捐贈者之間曾經有惡因緣(今世的或前世的),可能會加劇這種排斥現象,降低移植的成功率;反之,善因緣將會提高移植的成功率。

我們都知道,血緣關係越近的人之間器官移植的成功率越高,其中以同卵雙生子之間的器官移植成功率最高,這是醫學常識。生物醫學家理所當然地將此解釋為:血緣關係越近,其基因的同源性越高,因而組織細胞的差異越小,發生排斥反應的可能性越低。似乎也講得通,但是,近年研究表明,夫妻之間雖然沒有任何血緣關係,但夫妻之間進行器官移植的成功率非常高,超過親子之間、兄弟姐妹之間的移植成功率,僅僅次於同卵雙生子,這是生物醫學所無法解釋的。有人推測說,可能是夫妻之間通過種種體液接觸與交流使得雙方的免疫系統相互適應與「認可」,不能說毫無道理,但是具備醫學常識的人都可以想見,這種體液接觸雖然可以稍微減輕免疫排斥反應,提高移植的成功率,但這種影響相對於血緣關係的影響而言是微弱的,絕不至於比親子之間的移植成功率還高;只是醫學界一直找不到更合理的解釋,這個說法才一直受到推崇。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呢?還是要追溯到兩人的如來藏之間的因緣上面。同卵雙生子之間的移植成功率最高,因為中陰身投胎時,是根據中陰身的業報、福德以及與未來世父母的因緣來決定投生何處的,只有業報、福德和因緣非常相近的兩個中陰身才有緣分別執持同一個受精卵分裂而成的兩個胚胎細胞進而發育成同卵雙生子,那麼,器官移植時供體與受體之間的不相容性自然很低。而近親之間大多也是過去世中曾經結下過很深的緣,尤其是夫妻之間,不僅過去生中因緣很深,而且今生又有很深的接觸與交流(思想上的與身體上的),使得二人的如來藏處於一種「相互悅納」的狀態,這種情況下,移植時不發生排斥反應,也就不足為奇了。而近親之間組織細胞抗原比較相似等等,僅僅是臨床上觀察到的一個表面現象而已,與近親之間移植成功率較高一樣,都只是一個表面現象,其根本原因都是二人的如來藏的因緣較近。這就好比:年齡較大的兒童的腳一般較大,而其智力一般也較強;但如果有人忽略了這兩個現象背後的原因乃是年齡,而做結論說兒童的腳越大智力就越強,並且據此設計出能夠使腳增大的藥物或器械以期提高兒童的智力,那就十分荒謬了。末學時常感覺,現代科學僅僅是在自然界的表面現象上做文章,而認識不到現象界背後的根本因如來藏,難免事倍功半,儘管量子力學等前沿學科的發展趨勢是在一點一點地逐漸趨近世界的真相。再說句題外話,對於未來科學的發展能否實證如來藏並且開發其中的一切種子的智慧,末學持樂觀態度,但這可能是很久以後的事情了。當然,對於我們大乘菩提道行者而言,根本不必等待科學發展到這一天,我們有本師釋迦牟尼世尊和諸佛菩薩的教導,從當下做起,精進修學就是了。

【無盡燈論壇】明梅/文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4 05:5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