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查理周刊讓歐洲良心折損一半

[複製鏈接]

560

主題

662

帖子

3419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未知之佛

Rank: 4

積分
341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法國《查理周刊》雜誌的兩幅漫畫因惡搞海上遇難的小艾蘭而在社交網站上引起普遍譴責。那兩幅漫畫一幅是小艾蘭的遺體趴在沙灘上,旁邊立著一幅麥當勞的快樂兒童餐廣告,上寫「兒童餐買一送一」。另一幅畫著一個被認為象徵艾蘭的小孩頭朝下沉入海水中,而旁邊一形似基督的人物則在水上行走,圖說寫道:「耶穌在水上行走,而穆斯林小孩在沉入海中」。

  小艾蘭遺體趴在海灘上的照片震動了整個歐洲和全世界,很多歐洲人正是受那張照片的觸動,轉而支持政府對接納敘利亞難民採取積極態度。人道主義一時間主導了歐洲,德國因洞開國門尤其受到世界的尊重,獲得全球穆斯林的好感。然而《查理周刊》這麼一搞,把歐洲的人道主義光芒遮去一半。

  本來歐洲社會對接受敘利亞難民就顧慮重重,那些顧慮暫時被強烈湧起的同情心沖淡了。然而人們一直擔心,歐洲社會的良心難以經受時間和利益的侵蝕,他們或許用不了多久就會被不斷湧來的難民搞煩。《查理周刊》的最新漫畫似乎印證了這種不妙的情形。

  《查理周刊》雖然惡俗、極端,但它針對外來移民及宗教摩擦的那些誇張之作又常常反映法國及歐洲人的一些基礎情緒,並非只是那個編輯部里「一小撮人」的古怪念頭。

  反對接納敘利亞難民的在歐洲大有人在。前些日子人道主義旗幟在歐洲獵獵招展時,那些人的很大一部分做了「沉默的人群」。有的人即使反對難民進入,表達方式也較委婉、剋制。不知道《查理周刊》的放肆之舉是否是一個信號:那些力量要公開站出來「反攻」了。

  反對接收難民的人和反對歐洲成為移民社會的人有很大交叉。他們厭倦了歐洲社會在種族、宗教上的多元化,抱怨外來人口擠佔了資源,並且認為歐洲的多元化進程是可逆的。他們其實想錯了,無論他們願意不願意,歐洲都不太可能將現有種族及文化上的「純凈」原封不動維持下去。

  歐洲是最早現代化的西方社會,現代化的一個伴生潮流就是全球化。歐洲主要國家都是早期全球化的推動者,它們的崛起使用了全球資源和市場。隨著世界上圍繞發展機會的競爭趨於激烈,歐洲及西方國家只向外擴張,而拒絕把本國社會對外開放,已完全沒有可能。

  接收敘利亞難民是歐洲對外開放在特殊時期針對特殊問題所被迫採取的特殊方式。歐洲若想在它們同難民輸出國之間重新構築一道道「柏林牆」,這是一種天真,是焦慮之下的一種發狠。

  人生而平等,這樣的口號過去響徹西方社會內部,今後它會逐漸成為全人類打破國界限制的一種追求。一些落後及動蕩國家失去了現代化的機會,那些國家裡部分敢想敢為的民眾會採取個人方式努力擠進現代社會。他們這樣做的條件更加成熟,行動起來也會更加堅決,網際網路還為他們採取聯合行動提供了方便。

  民主化等政治浪潮不斷漫過邊界,邊界不再有傳統意義上阻絕一切的強悍。難民潮這一次已經衝破了歐洲邊界,它一定會在今後嘗試將這種衝破推向日常化。

  《查理周刊》不代表法國,更不代表歐洲,《查理周刊》的新漫畫只能招來一片罵聲,歐洲右翼對難民及移民潮的抵制將增加歐洲社會的緊張,但同樣難以擋住上述大趨勢。圍繞難民和經濟移民下一步會發生哪些摩擦,或將構成這個世界最直接關注的動向之一。
我拿你當人看,你卻學狗叫?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12:2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