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隔山打牛」:耬斗菜的防禦工事(圖)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5-9-16 23:4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新鮮人 於 2015-9-16 23:43 編輯

    2015年09月16日    科學公園

  植物作為靜生生物,由於個體遷移能力有限,除了含羞草、跳舞草、合歡樹等少數幾種能夠運動趨避昆蟲之外,植物基本不會跑也不會躲。然而,隨著科學發現,研究動植物關係的生態學家們慢慢發現了一些極為精巧的植物防禦策略,讓植物看起也來非常聰明。

  文/劉光裕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植物不會動,但對付敵人還是招數不少。最簡單的方式是長得難吃,如蕨類,內含大量丹寧,水分又少,口感又干又苦,喜食者少之又少;其次是長得堅挺,如松杉柏,葉子表面含有蠟質,葉子很硬,牙口不好者咬不動;第三則是含毒,如狼毒大戟一類,誰要敢吃立馬中毒而死。各自手段又不盡相同,五花八門。

  植物作為靜生生物,由於個體遷移能力有限,除了含羞草、跳舞草、合歡樹等少數幾種能夠運動趨避昆蟲之外,植物基本不會跑也不會躲。然而,隨著科學發現,研究動植物關係的生態學家們慢慢發現了一些極為精巧的植物防禦策略,讓植物看起也來非常聰明。如1995年化學生態學家們利用化學手段證實了很多植物遭毛毛蟲啃噬之後,受傷的組織會釋放化學信號,吸引毛毛蟲的天敵寄生蜂前來救駕。這種招數 「隔山打牛」的防禦工事可謂聰明之至。

  今天要給大家講另外一種「隔山打牛」的植物防禦案例。加州大學生態學家最近在Ecology發表一篇文章,說他們發現很多植物會殺死蟲子,利用死屍吸引獵手,來防禦啃噬花朵的毛蟲(Ecology 2015)。

  

  美洲特有的耬斗菜,平凡的外表下有個不平凡的故事

  這種耬斗菜(Aquilegia eximia)生活在北美洲,是美洲特有的植物種類。它莖幹上具有白色的短毛,短毛會分泌的粘液,殺死路過的蟲蟲螞蟻。莖幹上的死屍則吸引兇猛的獵蝽前來助陣。獵蝽是一種臭蟲,會直接把嘴插入蟲子體內,將其吸干。當然毛毛蟲也是其喜愛的美食之一,若遇上毛毛蟲則將其KO掉。因此獵蝽出沒之地,啃噬花芽的毛毛蟲嚇得屁股尿流,不見蹤影,如此耬斗菜花苞便得以保護。

  

  耬斗菜(右圖的莖幹上有很多蟲子死屍)

  

  死屍會吸引彪悍的獵蝽前來取食

  

  獵蝽會大大降低毛毛蟲對花苞的啃噬

  加州大學的生態學家通過移除部分耬斗菜上的蟲屍,與未移除的植物對照,發現移除蟲屍之後,植株上的獵蝽數量減少了,而且被啃噬的情況增加了一倍。如此便證明,這種美洲的耬斗菜卻是是通過分泌粘液殺死蟲蟲螞蟻,然後用蟲屍吸引獵蝽來控制毛蟲的。該耬斗菜在與毛蟲的鬥爭歷程中,相當於請了個保安,間接引入了毛蟲的天敵獵蝽,進化出了一種「隔山打牛」的防禦策略。如此發現,不禁令人感嘆植物的聰明,自然界的神奇!

摘要

  植物作為靜生生物,由於個體遷移能力有限,除了含羞草、跳舞草、合歡樹等少數幾種能夠運動趨避昆蟲之外,植物基本不會跑也不會躲。然而,隨著科學發現,研究動植物關係的生態學家們慢慢發現了一些極為精巧的植物防禦策略,讓植物看起也來非常聰明。

  文/劉光裕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植物不會動,但對付敵人還是招數不少。最簡單的方式是長得難吃,如蕨類,內含大量丹寧,水分又少,口感又干又苦,喜食者少之又少;其次是長得堅挺,如松杉柏,葉子表面含有蠟質,葉子很硬,牙口不好者咬不動;第三則是含毒,如狼毒大戟一類,誰要敢吃立馬中毒而死。各自手段又不盡相同,五花八門。

  植物作為靜生生物,由於個體遷移能力有限,除了含羞草、跳舞草、合歡樹等少數幾種能夠運動趨避昆蟲之外,植物基本不會跑也不會躲。然而,隨著科學發現,研究動植物關係的生態學家們慢慢發現了一些極為精巧的植物防禦策略,讓植物看起也來非常聰明。如1995年化學生態學家們利用化學手段證實了很多植物遭毛毛蟲啃噬之後,受傷的組織會釋放化學信號,吸引毛毛蟲的天敵寄生蜂前來救駕。這種招數 「隔山打牛」的防禦工事可謂聰明之至。

  今天要給大家講另外一種「隔山打牛」的植物防禦案例。加州大學生態學家最近在Ecology發表一篇文章,說他們發現很多植物會殺死蟲子,利用死屍吸引獵手,來防禦啃噬花朵的毛蟲(Ecology 2015)。

  

  美洲特有的耬斗菜,平凡的外表下有個不平凡的故事

  這種耬斗菜(Aquilegia eximia)生活在北美洲,是美洲特有的植物種類。它莖幹上具有白色的短毛,短毛會分泌的粘液,殺死路過的蟲蟲螞蟻。莖幹上的死屍則吸引兇猛的獵蝽前來助陣。獵蝽是一種臭蟲,會直接把嘴插入蟲子體內,將其吸干。當然毛毛蟲也是其喜愛的美食之一,若遇上毛毛蟲則將其KO掉。因此獵蝽出沒之地,啃噬花芽的毛毛蟲嚇得屁股尿流,不見蹤影,如此耬斗菜花苞便得以保護。

  

  耬斗菜(右圖的莖幹上有很多蟲子死屍)

  

  死屍會吸引彪悍的獵蝽前來取食

  

  獵蝽會大大降低毛毛蟲對花苞的啃噬

  加州大學的生態學家通過移除部分耬斗菜上的蟲屍,與未移除的植物對照,發現移除蟲屍之後,植株上的獵蝽數量減少了,而且被啃噬的情況增加了一倍。如此便證明,這種美洲的耬斗菜卻是是通過分泌粘液殺死蟲蟲螞蟻,然後用蟲屍吸引獵蝽來控制毛蟲的。該耬斗菜在與毛蟲的鬥爭歷程中,相當於請了個保安,間接引入了毛蟲的天敵獵蝽,進化出了一種「隔山打牛」的防禦策略。如此發現,不禁令人感嘆植物的聰明,自然界的神奇!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16:1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