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大學已廉價到捐錢就可以去講課?

[複製鏈接]

6167

主題

6227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6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ANTti 發表於 2015-9-18 16:1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學術與資本的合作,應當有必要的邊界,學術獨立不僅是獨立於權力與庸眾,還應當有底氣、有尊嚴地給捐資者劃出一條界限。

  這些年撕得挺熱火的國內幾大名校,最近因為一位教授找到了共同點。在清華、北大、復旦和上海交大的校園裡,都有以富商廖凱原命名的建築,上海交大法學院甚至學院名字都叫「凱原法學院」。最近有網友發現,這位熱衷於捐資修建的慈善富商,還有個嗜好,那就是推廣他的軒轅皇帝系列研究理論,而且是在上述名校組織和參與的各種會議,以及公開的大學選修課上。

  最新的一條關於廖教授的新聞,登在北大、清華兩所名校法學院的官網,「中國法律史學會2015年會」的活動中,出現了廖教授關於「軒轅4712年」的主題演講。某網路熱帖甚至這麼寫到,「打開廖教授的演講PDF,你會遺憾地發現『雖然都是漢字,我竟然可恥地讀不懂』,有微信公號給起了這樣一個標題:《99%的法律人看不懂的法學論文》」。從軒轅老莊到量子物理,從陰陽八卦到莎士比亞,比如這條,「中國法治與義理科學觀的反熵運行體系」。

  讀暈了嗎,可能有點,但要說國內幾大名校都昏了頭,又不太忍心。畢竟捐資助學,從古至今都是大善事,人家捐了錢(廖先生總計投入超過6億),為了表示對捐款人的感念,豎個碑命個名,甚至給捐資人一些名譽頭銜,也都算是常規動作。別說國外大學,就是國內這些年類似的事情也有很多,比如全中國大中小學到處都有的逸夫樓,那就是由港商邵逸夫先生捐贈的。這次四所大學被外界圍觀,不是因為他們都有凱原樓,而是他們都有一位廖凱原教授,就是這位慷慨的捐款人廖先生,頻頻在四所大學的講壇上宣講自己的學說,甚至由上述大學承辦的國家級學術會議上,也都有這位教授的主題發言。

  廖先生的學問怎麼樣,不敢妄評,這世上也確實有大多數人讀不懂的精深大學問,但這其中會不會也有語無倫次的天方夜譚呢?公眾其實關心的是,廖教授在多所國內名校開壇授課,究竟是因為他的研究功底和學術造詣,還是僅僅因為人家捐了錢?大學與資本,不是不可以合作,現代大學的社會化發展,也尤其需要資本的投入。不僅在於大學經費的來源多元化,更重要的是社會發展與學術研究之間,同樣需要更密切的交流,互相推動,比如科研學術成果如何進入生產實踐,再比如學術觀點與獨立研究如何推動社會進步?

  也要看到,學術與資本的合作,應當有必要的邊界,學術獨立不僅是獨立於權力與庸眾,還應當有底氣、有尊嚴地給捐資者劃出一條界限:哪些是捐資者可以獲得的榮譽,哪些又是不能退讓的領域。

  捐錢可以換來學術頭銜,還有不捐錢但有職有權的官員,同樣在大學暢通無阻,要學位給學位,要頭銜送頭銜,這一定不是一所大學該有的榮光。捐助者很慷慨,這是大學的幸事,學者可以因此獲得更多科研支持,學生可以享有更好的硬體環境。但當捐助者同時又非常好為人師,就有點麻煩或者說尷尬,這也同樣考驗大學的智慧和定力。有定力有底線的大學,才會產生獨立的思想,也才會獲得社會的尊重。

活著就要用力的笑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14:0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