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7塊8廉價葯難求 揭開醫藥市場管理亂象

[複製鏈接]

6167

主題

6227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6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ANTti 發表於 2015-9-15 15:0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是一盒僅售7.8元的普通葯,在醫院裡時常難覓蹤影,黑市上卻賣到數千元。記者調查發現,關鍵時刻一些能救命的廉價好用藥在現實中卻成為「孤葯」。廉價救命葯緣何「一葯難求」?

  一盒普通的葯在黑市上能翻到4000元?看到這樣的消息,你可能付之一笑,然而,在福建漳州,這種一葯難求的悲劇卻真實上演:一歲零10個月的嬰兒痙攣症患者小宸正躺在漳州市一家醫院裡,「黃牛」本來同意以8000多元兩盒的價格賣給他們,但猶豫之時,卻被別的患者家屬買走。事實上,一盒 ACTH正常只要7.8元。然而,筆者在感慨「黃牛黨」「生財有道」的同時,也不禁要問:為何在醫院竟然買不到治病救人的廉價葯?醫藥市場管理亂象又給何人敲響了警鐘?

  眾所周知,醫院作為治病防治、保障人民健康的公共醫療場所,藥品種類應該是最全面的,即便有個別藥品臨時短缺也不會出現眾多醫院「巧合」的同時缺少一種藥品,殊不知有時可能因為一種藥品的短缺而葬送一條無辜的生命。

  現實情況是,因為有些藥品的廉價、高效等功能,大多數醫院並不能從醫藥生產商手中夠得藥品,藥品在出廠時就流入了「黑市」,流向了「黃牛」手中,然後,再由「黃牛們」到手一賣,就會產生數目驚人的利潤。而由於監管的不到位,導致了生產商和「藥販子」之間達成了某種「病態和諧」,但是,這種互利共生不僅擾亂了醫藥市場的良好秩序,更寒了民眾的心。

  然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醫療市場管理混亂也並非一天兩天。類似福建漳州的「炒葯」事件在全國範圍內也時有發生。如「魚精蛋白」以及在心臟手術中用來控制血管痙攣的「罌粟鹼」等,都曾出現緊缺。然而,諸多的負面新聞並沒有引起相關部門的足夠重視,對此類問題的核查也是「民不舉、官不究」。如此監管又怎能保證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言及於此,筆者呼籲有關部門和相關責任人要以此為戒,全面加大對藥品行業的監管力度,消除醫藥市場亂象,打擊違法抬高藥品價格及藥品黑市行為,當好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守護神,唯有此,才能對得起身上肩負的職責,對得起人民群眾的重託;才能避免此類惡性事件的再次上演。

活著就要用力的笑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19:5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