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媒猜殲20戰T50或落下風是脫離現實一廂情願

[複製鏈接]

6167

主題

6227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6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ANTti 發表於 2015-9-15 10: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有家美國媒體總是不厭其煩的總結類似「最讓美國害怕的中國五款武器」這種「大新聞」,在炒作完中美、中日等對抗之後,意猶未盡的它又開始炒作中俄這對關係緊密的近鄰之間的武器對抗。美國「國家利益」網站9月12日發表文章,又開始對比中國殲-20和俄羅斯T-50的性能,臆測當兩者碰撞時孰勝孰負。

  如果中國的殲-20和俄羅斯的T-50在空中相遇會發生什麼呢?美媒認為,這取決於衝突的類型。事實上,T-50肯定是一款空優型戰機,但是殲-20的定位卻依然模糊。

  美媒臆測,如果空戰在遠東地區爆發,那麼航程將是重要的因素。雖然關於殲-20和T-50並沒有準確的性能數據,但是有鑒於中國戰機的尺寸更大,可以推斷殲 -20的航程更遠,而且可能會有更大的任務載荷。總之,如果被用作攻擊機的話,殲-20應該更加有用。美媒認為,如果兩者在空戰中正面交鋒,很難預測孰勝孰負,因為之前從未有過兩架隱形戰機空戰的實例。直到最近,美國的F-22還是地球上唯一一種形成實戰能力的隱形戰鬥機。之前諸如F-117和B-2這類飛機的主要定位是空對地打擊。文章稱,如果殲-20和T-50具備貨真價實的隱身能力,那麼兩者在空中的遭遇可能退化為可視範圍內的混戰,前提是兩者能找到對方。美媒稱,低頻雷達能夠將機群引導至正確的區域附近,藉助於紅外搜索和跟蹤設備,中俄戰機都能夠準確的鎖定對方,但很難利用紅外線感測器辨別精確的距離數據——尚不清楚這兩款俄羅斯和中國隱形戰機是否能夠從攝像頭數據中推斷出武器質量軌跡。因此,雙方都不一定能夠從遠距離發射彈藥。

  這意味著兩支敵對的空中力量將被迫展開視距範圍內的纏鬥。配備原本為蘇-27戰機設計的引擎的殲-20處於極大的劣勢。相較於T-50戰機,殲-20戰機馬力不足。此外,PAK-FA戰機擁有有助於低速操作性能的三維矢量推進裝置。這意味著T-50戰機很可能在轉彎速度、轉彎半徑和高角度攻擊性能方面具有優勢。但是,如果兩款戰機都裝備大離軸導彈和頭盔顯示系統,殲-20戰機可能會憑運氣命中對手,然而T-50戰機很可能還是會佔上風。

  美媒在文章最後坦誠,從根本上而言上述內容純屬猜測,而且希望這永遠只是猜測。俄羅斯與中國爆發戰爭對雙方都不是好事,可能會使其他大國捲入進來,導致更大範圍的一場衝突。分析美媒文章,大多數猜測都是基於公開資料的捕風捉影,美媒假定兩架隱形戰機遭遇時很可能會發生可視範圍內的空戰,這其實是脫離了空戰體系對抗的一廂情願,隱形戰機的一大優勢就是在超視距範圍發射遠距導彈,在敵方戰機尚未發現己方時消滅對手,如果陷入近距離的「狗斗」,那麼受限於氣動設計等,可能在實戰中的表現還不如三代機,例如美國F-22和F-35在近年就頻頻傳出在演習中不敵三代機的新聞,但是絕不能據此認為四代隱形機就不如三代機,這種對抗顯然是「以己之短攻彼之長」,無法發揮四代機應有的優勢,更大的可能是美國藉此推銷大批即將退役的三代戰機而已。

  回到美媒的問題上,如果殲-20果真與T-50對抗會發生什麼?由於兩者仍在研發階段,具體數據尚未解密,因此只能進行推斷,首先殲-20未來更有可能作為一種兼顧空戰和對地的機型出現,而T-50則是專攻空戰的空優型戰機,兩者執行的任務並不完全一致。殲-20在未來的作戰形式更可能是在預警機的引導和友機的支援下作為「臨門一腳」的突襲者身份出現,遠距離發射導彈攻擊敵方目標。而T-50則可能延續蘇-27的職責奪取制空權。兩者如果有朝一日真兵戎相見,考驗的肯定不會僅僅是單機作戰能力,而是整個作戰體系的綜合能力,而這就於作戰區域和目標等密切相關,單單紙上空談又怎能斷定?

  有家美國媒體總是不厭其煩的總結類似「最讓美國害怕的中國五款武器」這種「大新聞」,在炒作完中美、中日等對抗之後,意猶未盡的它又開始炒作中俄這對關係緊密的近鄰之間的武器對抗。美國「國家利益」網站9月12日發表文章,又開始對比中國殲-20和俄羅斯T-50的性能,臆測當兩者碰撞時孰勝孰負。

  如果中國的殲-20和俄羅斯的T-50在空中相遇會發生什麼呢?美媒認為,這取決於衝突的類型。事實上,T-50肯定是一款空優型戰機,但是殲-20的定位卻依然模糊。

  美媒臆測,如果空戰在遠東地區爆發,那麼航程將是重要的因素。雖然關於殲-20和T-50並沒有準確的性能數據,但是有鑒於中國戰機的尺寸更大,可以推斷殲 -20的航程更遠,而且可能會有更大的任務載荷。總之,如果被用作攻擊機的話,殲-20應該更加有用。美媒認為,如果兩者在空戰中正面交鋒,很難預測孰勝孰負,因為之前從未有過兩架隱形戰機空戰的實例。直到最近,美國的F-22還是地球上唯一一種形成實戰能力的隱形戰鬥機。之前諸如F-117和B-2這類飛機的主要定位是空對地打擊。文章稱,如果殲-20和T-50具備貨真價實的隱身能力,那麼兩者在空中的遭遇可能退化為可視範圍內的混戰,前提是兩者能找到對方。美媒稱,低頻雷達能夠將機群引導至正確的區域附近,藉助於紅外搜索和跟蹤設備,中俄戰機都能夠準確的鎖定對方,但很難利用紅外線感測器辨別精確的距離數據——尚不清楚這兩款俄羅斯和中國隱形戰機是否能夠從攝像頭數據中推斷出武器質量軌跡。因此,雙方都不一定能夠從遠距離發射彈藥。

  這意味著兩支敵對的空中力量將被迫展開視距範圍內的纏鬥。配備原本為蘇-27戰機設計的引擎的殲-20處於極大的劣勢。相較於T-50戰機,殲-20戰機馬力不足。此外,PAK-FA戰機擁有有助於低速操作性能的三維矢量推進裝置。這意味著T-50戰機很可能在轉彎速度、轉彎半徑和高角度攻擊性能方面具有優勢。但是,如果兩款戰機都裝備大離軸導彈和頭盔顯示系統,殲-20戰機可能會憑運氣命中對手,然而T-50戰機很可能還是會佔上風。

  美媒在文章最後坦誠,從根本上而言上述內容純屬猜測,而且希望這永遠只是猜測。俄羅斯與中國爆發戰爭對雙方都不是好事,可能會使其他大國捲入進來,導致更大範圍的一場衝突。分析美媒文章,大多數猜測都是基於公開資料的捕風捉影,美媒假定兩架隱形戰機遭遇時很可能會發生可視範圍內的空戰,這其實是脫離了空戰體系對抗的一廂情願,隱形戰機的一大優勢就是在超視距範圍發射遠距導彈,在敵方戰機尚未發現己方時消滅對手,如果陷入近距離的「狗斗」,那麼受限於氣動設計等,可能在實戰中的表現還不如三代機,例如美國F-22和F-35在近年就頻頻傳出在演習中不敵三代機的新聞,但是絕不能據此認為四代隱形機就不如三代機,這種對抗顯然是「以己之短攻彼之長」,無法發揮四代機應有的優勢,更大的可能是美國藉此推銷大批即將退役的三代戰機而已。

  回到美媒的問題上,如果殲-20果真與T-50對抗會發生什麼?由於兩者仍在研發階段,具體數據尚未解密,因此只能進行推斷,首先殲-20未來更有可能作為一種兼顧空戰和對地的機型出現,而T-50則是專攻空戰的空優型戰機,兩者執行的任務並不完全一致。殲-20在未來的作戰形式更可能是在預警機的引導和友機的支援下作為「臨門一腳」的突襲者身份出現,遠距離發射導彈攻擊敵方目標。而T-50則可能延續蘇-27的職責奪取制空權。兩者如果有朝一日真兵戎相見,考驗的肯定不會僅僅是單機作戰能力,而是整個作戰體系的綜合能力,而這就於作戰區域和目標等密切相關,單單紙上空談又怎能斷定?

活著就要用力的笑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05:4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