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日本今年很忙,跟中國死磕到底?

[複製鏈接]

6167

主題

6227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6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ANTti 發表於 2015-9-14 10:3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如果日本依舊這樣死磕到底,其自身的外交格局也終將越發狹窄,最終只會成為世界上的「外交孤島」。

  跟中國的大閱兵還沒磕完,日本又在達沃斯論壇和G20財長會上開磕中國經濟了。

  在剛剛閉幕的達沃斯論壇上,內閣府副大臣西村康稔不遺餘力地為「安倍經濟學」辯護,在談到中國經濟時,則列舉了「中等收入陷阱」、「工資增長導致競爭力下降」、「國企結構性改革」等問題,質疑說:「(解決這些問題)能做到嗎,這是一個疑問?」由於主持人提到了外交對貫徹經濟政策的影響,他便順勢聲稱,「談到島嶼爭端,我認為並不存在這樣的爭端,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沒有,這是我們的政策」。而當林毅夫建議日本加入亞投行時,西村康稔又老調重彈,希望有「高質量」項目,遭林毅夫追問回擊。

  而在結束不久的G20財長會議上,日本財相麻生太郎則告訴G20國家,中國的穩定計劃缺乏細節。這是日本的老招數了,在國際性會議上拉攏別國跟中國死磕到底,然而,通常陷入尷尬孤立狀態的都是日本自己。

  G20財長會上的尷尬時刻

  9月5日,為期兩天G20財長會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閉幕。會議期間,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在會議上表示,儘管金融市場出現了一些波動,中國政府深化改革的決心並未改變,金融市場可望更為穩定。

  這一判斷獲得了與會代表的普遍認可,參與成員國代表大都對中國經濟持樂觀態度。但日本方面並不這麼認為,會議上,日本財務大臣麻生太郎公開指責中國的經濟計劃「缺乏細節」,稱人民幣貶值引發全球股市波動。

  這樣的言論並非麻生在會議上的心血來潮。9月1日,麻生太郎就表示將促請二十國集團在本周稍後的會議上討論中國經濟結構性問題。9月4日,G20會議召開前一天,麻生太郎提前到達土耳其,上午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見面,傍晚又與美國財長雅各布·盧舉行會談,無非是想提前拉攏歐美各方,試圖在G20會議上聯手將矛頭指向中國。

  麻生此舉也算是煞費苦心。今年年初,在「亞投行門」事件中,日本被西方國家「坑」了一把,沒跟上趟兒,最後只能硬扛死磕。這一次他明顯想要吸取教訓,提前和歐美打了招呼,然而麻生太郎的「苦心」並未得到回報,蓄意已久的指責沒能影響他國對中國經濟形勢的判斷。與會國家代表反而表示,相比之下,日本的經濟數據明顯比中國的差。儘管經濟蕭條,中國仍維持6%到7%的經濟增速,有所波動也是正常現象。而當下日本才是深深陷入經濟衰退的泥淖,日本實行量化寬鬆已經兩年,卻沒有什麼效果。9月2日,日本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二季度實際GDP年化季環比終值下降1.2%。

  對於日本經濟的現狀,麻生在會議上只許下空頭保證,稱隨著個人消費和資本投資的增加,日本可望迎來穩健的經濟復甦。

  眾所周知,自2012年上調以來,安倍政權就大張旗鼓地打出了「安倍經濟學」的旗號,放出來所謂「三支箭」的計劃,試圖使日本擺脫通貨緊縮狀態。總體思路即向市場注入資金,打算實現股價上升→企業收益擴大→工資上漲→消費擴大→恢復繁榮的良性循環。「安倍經濟學」為擴大出口曾使日元對美元兩個月就貶值超過 8%,與此同時面向國內製造的產品原材料價格上漲、物價上升,本就下滑的個人消費更加慘烈,國內企業一片凄涼之景。出口看似風光,只是飲鴆止渴。

  堅持唱「獨角戲」

  原本意圖在G20財長會上拉歐聯美一起跟中國死磕的日本,到頭來只唱了一出「獨角戲」,完全陷入尷尬境地。美國媒體對此作出毫不客氣的評價,《外交政策》雜誌6日發表專欄文章,以《G20會議:在給中國提建議前,日本須把自己的政治納入正軌》為題,要求日本「先管好自己」。

  除了麻生太郎在會議上死磕后陷入尷尬,日本媒體同樣因為「標新立異」成了國際媒體中奇怪的存在。

  彭博社援引兩位不願具姓名的在場官員稱,整個會議上,麻生太郎是唯一一位對中國改革方案有微詞的與會代表。然而,9月5日《讀賣新聞》硬稱「G20國家施壓中國改革」。文章中一本正經地寫道,麻生太郎在G20會議上「強烈敦促中國實施結構性改革」,而「來自其他國家的與會代表也對這種看法表達了緊迫感,中國經濟減速將帶來一場世界範圍的風險」。

  此外,彭博社的報道里還提到,G20接受了周小川的計劃,指責中國的日本成了孤家寡人。英國財政大臣喬治·奧斯本認為,中國正在經歷一場艱難的轉型,「我們收到的訊息一直是令人鼓舞的」。

  儘管如此,另一家日本媒體《產經新聞》6日依然繪聲繪色地描寫了「會議情景」:在G20會議上發達國家強烈要求中國進行(經濟)結構改革,使中國方面說出了 「泡沫破裂」之語,引得中國承認自己是「世界經濟的風險」。報道還稱,據很多與會日本人說,面對麻生率先指出中國結構改革必要性一事,中國政府沒人反駁, 「一直認真地聽」。

  然而,《南德意志報》6日刊發文章則表示,麻生公開指責中國政府,他的講話激怒了其他代表團,歐盟代表團的與會人員說,那是「尷尬的事件」,認為這個日本人讓「遙遠戰爭年代的幽靈」復活。德國財長沃爾夫岡-朔伊布勒表示,20國集團一致認為,沒有理由擔心中國增長放緩。

  會議結束之後,面對媒體,麻生始終堅稱「雖然中國在努力做出建設,但方案不夠詳盡。」有記者問及這樣的觀點是否讓其感到孤立無援,麻生回答:「一點也不。」一如既往的死磕神色。

  「死磕派」日本

  跟中國死磕這齣戲,至少從今年年初亞投行創建時,日本就已經開始上演了。

  3月中旬,在英國的率先表態下,法、德、意等歐洲各國緊隨其後。原本以為歐洲會和自己站在一起的日本,無奈只能獨自死扛。

  3月31日是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意向創始成員申請截止日期。決心死磕到底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下達了推遲判斷是否加入亞投行的指示:「沒有必要著急,按目前的方針行事。」

  儘管當時時間和優勢都在中國這一邊,3月22日,時任亞投行多邊臨時秘書處秘書長金立群在北京釣魚台,仍然向亞開行行長中尾武彥表示希望日本加入亞投行,有必要的話自己也可以赴日商討。

  但決心死磕的日本,並不打算中途放棄。4月9日,麻生太郎在會見記者時,充滿擔憂地表示「世界上有很多國家無法按照合同償還貸款」,並否認了傳說中日本將於6月加入的消息。在亞投行創始成員簽訂成立協議的6月底之前日本始終不判斷是否參加,只是反覆強調「要慎重判斷」。

  除了在經濟合作方面硬扛,日本對歷史認識的態度也依然作死磕狀。8月15日,安倍發表了戰後70年的談話,在這篇含含糊糊扭扭捏捏毫無誠意的表態中,「話裡有話」的「安倍談話」始終在耍花招,儘管通過「關鍵詞點擊」的方式矇混過關,但明眼人都看得出安倍政府上演的是偽道歉戲碼。

  本月初的大閱兵,日本甚至一再「表示不悅」。日本外務省8月28日稱,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出席中國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活動是一項「草率」的決定,日方要求他在政治上保持「中立」。死磕久了的日本或許忘記了,聯合國就是基於二戰反法西斯勝利而建立的這一歷史事實。

  31日,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再次指責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出席閱兵式,秘書長的發言人當天通過記者會表示潘基文的行程不變,並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契機」,可以「得到歷史教訓」,在中國閱兵一事上死磕的日本再次自討沒趣。

  將這一串死磕到底連起來看,對麻生在G20會議上的言論就見怪不怪了。自安倍上台以來,日本經濟始終沒有起色,或許是心思都花在了別處?9月8日,現任黨總裁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不經投票再次當選。這也意味著他將再獲三年的自民黨黨魁以及首相任期。不由令人深思,如果再死磕三年,對日本來說,意味著什麼呢?在 「亞投行門」中成為異類,在G20峰會上成為孤家寡人,拒絕對歷史問題做出反思,也使其在東亞外交中十分被動。如果日本依舊這樣死磕到底,其自身的外交格局也終將越發狹窄,最終只會成為世界上的「外交孤島」。

活著就要用力的笑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07:1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