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媒悲觀:阿里股價未來還要跌50%

[複製鏈接]

6195

主題

6540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002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DDT001 發表於 2015-9-14 05:0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美國巴倫周刊封面文章質疑阿里巴巴,認為阿里巴巴的股價還會繼續大跌下去,主要不利因素是:中國宏觀經濟下滑;電商上面臨京東等競爭對手的兇猛競爭;阿里巴巴的特有的公司文化及政府監管等。

  中國網際網路巨頭企業阿里巴巴近來負面新聞連連,未來仍不見好轉勢頭。
  這對於阿里巴巴控股集團的投資者來說是非常大的打擊。2014年9月,阿里巴巴集團迎來了史上最大IPO,隨後兩個月,股價飆升了75%,之後便處於漫長的下跌中。公司股價曾一度下降到68美元,最近的交易價格大約只有64美元,而股價似乎還在持續下跌中。而因為中國經濟形勢不容樂觀、電子商務行業的競爭激烈、阿里特有的公司文化和政府監管等因素,阿里巴巴的股票仍有可能大幅下跌。
  上周,阿里巴巴(股票代碼:BABA)透露,公司第三季度交易額將會低於預期。而阿里的交易額增長率也顯著下降,從50%多下降到上季度的34%。阿里巴巴認為,這是內需向緩導致的,由於目前中國經濟增長創6年新低,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增長率仍有可能持續下滑。
  阿里巴巴目前的市值在1600億美元附近,並擁有大量的粉絲。對他們來說,公司創始人馬雲具有超凡的魅力,阿里巴巴仍然是代表中國夢的股票,在他們看來,中國經濟模式將從出口拉動最終過渡到由內需拉動。 根據彭博統計,在52家券商中,有45家給阿里股票的評級定為買入,另外五家為中性評級,兩家為賣出。目前分析師給出的價格目標為95.50美元,這一目標比目前的股價高出了近50%。
  事實是,高達50%的跌幅看起來更有可能。華爾街認為未來一年,阿里的股價是每股收益的25倍,但應是更接近eBay的15倍。兩家企業都是網銷服裝的平台,但eBay在新興市場會面臨更大的風險,所以盈利預期需要看低些。對於阿里巴巴的高估值,華爾街的這種樂觀情緒看起來有些過頭。
  像阿里等中概股的經常因巨幅增長率和利潤率的驟降而熄火,這也是里巴巴歷史上所發生過的。2007年阿里在港交所的發行價為13.50港元/股,幾個月後飆升到接近40港元/每股,隨後的五年股價降到10港元以下,最終在2012年以13.50港元/每股的價格完成了私有化。
  當本月阿里巴巴的IPO最終鎖定期滿,拋盤壓力將會更加明顯。為消化拋售壓力,該公司還煞費苦心,以保證持有人的14.5億股股票不賣出。此外,阿里還籌劃40億美元的股票回購計劃,以對付拋售壓力。但是,目前還不清楚如何實現。
  毫無疑問,該公司面臨一些重大問題。比如競爭正在升溫,競爭對手京東正在侵蝕阿里巴巴的市場份額。
  阿里巴巴除了網路購物,還投資了媒體,娛樂,物流和雲計算領域,這些行業的投資,比起提高利潤似乎更致力於欺騙投資者。以優酷網土豆網為例,去年全年損失了約14億美元。阿里巴巴旗下的電影製作公司也運行在虧損狀態。由於這些領域投資的業績表現無法提振公司利潤增長,結果是,淘寶和天貓兩大零售網站仍然被認為是利潤的主要貢獻者。
  也許更令人不安的是財報數據,該公司報告的截止三月末前三個會計年度的增長數字看似不大可能實現。
  通過其交易平台12個月$4090億的交易,只達到過去三個會計財年年均的55%,而阿里巴巴的收入都在每年平均56%激增。遠遠超過谷歌(20%),Amazon.com(23%)和Facebook(49%)3年的平均收入增長。
  安妮StevensonYang,諮詢機構JCapital的中國研究部負責人,一直密切跟蹤內地電子商務行業尤其阿里巴巴。她對阿里的增長數字十分困惑。她指出,「阿里巴巴的增長數據已經與審計報告的數據背離,並且下滑速度與中國政府的整體零售銷售數據、消費者支出數據、或在線商務的數據不相符。」
  想想看:阿里巴巴號稱,政府機構估計中國有3.67億人在網店購物。或者這樣:阿里巴巴宣稱,每年在其公司淘寶和天貓平台平均購物花費支出,比美國所有網上購物的支出總額還要多出26%。但這似乎沒有任何可比性。
  阿里巴巴發言人羅伯特·克里斯蒂否認該公司的數字以任何方式被誇大。他把華麗的增長歸功於以下因素:智能手機網上購物和公司用戶快速擴張到二三線城市,並打入中國腹地。也許是這樣,但這些增長數字仍然顯得巨大。
  即使在股市的大幅回調,馬雲仍有近$300億身家,據彭博社報道,股市下跌似乎並沒有衝擊他的生活方式。最近公布的報告說,他在香港購買了1.93億美元的豪宅,那裡可以俯瞰維多利亞港。這將是除他最近花2300萬美元在紐約州北部購置豪宅,那個被看作是充滿「甜蜜」的收購之外的又一大手筆。
  華爾街對馬雲富有磁性和高超的推銷十分有信心。他的人生故事也十分引人入勝,眾多的訪談和演講都喜歡講他的故事。馬雲是來自杭州城的一個貧窮的小男孩,他為了學習地道的美式英語,在城市各大酒店徘徊,免費帶領美國遊客觀光。遊客中有人勸馬雲把名字改成Jack,因為後者更便於西方人發音。
  90年代後期,他已經發現網際網路的商業潛力,儘管如此,他自己也承認沒有編程能力或技術知識去開發。1999年,在西湖附近他的狹小的公寓里,他與17位朋友開始了阿里巴巴的創業藍圖的繪製。該公寓已經成為退休的企業高管冥想和進行頭腦風暴的聖地。
  傑克的名字,他用在了所有的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的文件里。他被看作是一個完美的表演者,不斷勾勒美好而誘人的阿里巴巴的未來願景。51歲的馬雲具有幽默感,經常有人拿他和斯皮爾伯格比較。但關於對公司的野心,他毫不謙遜,在他的戰略版圖裡,是設想將3.67億中國用戶平台擴張為擁有在世界範圍、20億用戶的平台。增長不是公司唯一的傳遞的信息,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的文件和公開聲明中,阿里巴巴不斷表明並宣示把「誠信、透明、激情和始終把客戶的利益放在第一」。
  但一些商人和政府官員已經對該公司宣導的這些價值觀和承諾存有疑慮。
  雖然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將阿里巴巴從「惡名市場」的名單刪除,這是阿里2012年取得的一點進步。但阿里巴巴的國內監管機構--中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去年一月發布「白皮書」里,指出阿里涉嫌在中國交易市場銷售假冒商品等違法違規行為。而該公司否認了該白皮書中的指控,神秘的是,該文件是在幾天內收回。
  當巴倫周刊詢問該公司對這些指責,阿里巴巴的代表回答說,「我們致力於知識產權的保護,以消除可能出現在我們的交易市場的假冒商品。」該公司表示,它使用複雜的演演算法和隨機抽查,識別造假售假並將他們從網站上刪除。
  與此同時,阿里巴巴及其股東的處理,很難符合-最佳的一流的公司管理標準-。公司承認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的文件中,創始人馬雲與其合伙人的利益可能與阿里巴巴股東的利益有衝突。
  從公司的股權結構看,阿里巴巴集團的股份持有者實際上並未參與公司業務管理,馬雲和他的親密夥伴謝世煌在做。在馬和謝的法律協議下,企業的成果,包括現金流和利潤,都被轉移到持股公司。但馬雲的團隊傾向選擇董事會控股的持股公司。
  這種形式的「虛擬所有權」的中國企業的持股人,如阿里巴巴目的是在擺脫政府禁令,避免外國所有權的中國企業在行業被視為「敏感」。事實上,阿里巴巴集團有約90%股權被外國人所有,其他海外投資者擁有的是一個完全依照中國法律的外資企業。然而,阿里巴巴獲准在中國經營,因為它的業務完全在中國大陸開展。
  至少在一種情況下,馬雲被國內外廣泛批評,引用商業雜誌財新網的話,「不遵守」與阿里巴巴持股人的合同。事件發生在2011年初,馬雲將快速增長的支付寶的所有權從一個中國公司悄悄轉移成為一個獨立的私營合夥企業,該企業由馬雲控制,支付寶是是阿里巴巴集團的「虛擬所有權」結構的一部分,所有權的轉移消除了阿里巴巴集團對支付寶的收益權。馬雲稱,此舉的原因是為了符合中國銀行業法規的許可證要求,金融支付公司必須為中國內資公司。
  這種說法似乎有點站不住腳,因為支付寶轉移前後都將為國內所有。更重要的是,馬雲未經阿里巴巴董事會的批准,並沒有該公司的兩個最大股東,雅虎(YHOO)和日本軟銀集團集團(9984.Japan)的認可就進行了支付寶的轉移。兩大股東都被踢出局。
  環境不斷變化的情況下,已經有了一些和解協議。現在,阿里巴巴集團有權永久享有支付寶37.5%的利潤(現螞蟻金融服務的部分)。而若應支付寶或其母公司上市,這是普遍預期的,持股公司將同樣有權享37.5%股權。
  支付寶的價值估計高達500億美元。所以阿里巴巴此前100%的股權與今天37.5%的股權相比,差異是巨大的。在最新的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的文件中,馬雲說他將減少對螞蟻金融服務的未指定的所有權份額,將此部分給予螞蟻緊膚和阿里巴巴的員工。但他更願意把這些股份給阿里巴巴的持股人,而不是來自螞蟻和阿里巴巴的員工。
  包括馬雲和公司的一系列關聯交易也引起關注。例如,馬雲擁有三個投資基金髮起的由他幫助成立的雲峰資本機構的40%控股權,這些基金大量投資阿里巴巴。這可能混淆了馬雲作為一個普通合伙人並同時是阿里巴巴首席執行官的雙重角色。阿里巴巴和基金有時會有不同的投資目標。阿里巴巴的年度報告告訴我們馬雲的意圖是向阿里巴巴慈善基金捐出他在雲峰基金獲得的40%的間接受益。
  馬雲和朋友們似乎都不好意思使用阿里巴巴集團的資產負債表來進行私人投資。例如:2014年4月的一個由馬雲和在線-博彩大亨史玉柱控制的合夥企業投資。在網際網路流媒體公司名為華數傳媒控股20%股權的交易(000156。中國)中,起初似乎非常簡單。阿里巴巴集團由第三方謝世煌有限合伙人出資購買的股份,通過給他10億美元的貸款。
  但一年後,情況發生變化。 最初的10美元貸款是由一家未具名的中國銀行承擔的,但阿里巴巴幾乎沒有擺脫困境。阿里提供了一個3億美元的貸款,以支付謝世煌10億美元貸款的利息。同時,阿里巴巴還不得不在同一家銀行存11億美元作為抵押貸款。因此,阿里巴巴的所有持股人都被陷入了14億美元的困境,用於負擔馬雲的合作夥伴的私人投資。
  在與美國證交會的文件中,阿里巴巴承認在這筆交易中,他們高估了公司與馬、謝及史等其他普通合伙人之間的潛在利益衝突。除此之外,阿里巴巴在申請中提到「西蒙(謝)並不能保證有足夠的資金及時償還貸款」。
  阿里巴巴發言人認為,阿里巴巴與華數集團的交易結構複雜,歸因於政府禁止外國投資中國媒體和娛樂產業。這種言論似乎有些誇大事實。華數集團在深圳交所上市,外國人也可以購買其股票。而阿里巴巴自稱外資企業,購買了優酷土豆16.5%的份額,並且在紐交所上市。對此,阿里巴巴拒絕討論。
  近幾年來阿里巴巴主要依賴交易量或者GMV(交易總額)的迅猛增長來實現中國夢。但是,依舊有些矛盾困擾。
  舉例來說,據阿里巴巴稱在過去的四年中,其用戶數量年增長率達39.1%。從2011年6月到2015年6月,用戶數量從9800萬人增長到3.67億用戶。然而在同一時期,由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開展的一年兩次的中國網上購物人數調查中顯示,從2011年6月到去年12月,中國網上購物人數從1.73億增長到3.61億,增長率為23.5%。但是阿里巴巴發言人表示,中國的官方數據低估了實際情況。
  增長率的差異也可以解釋為用戶增長主要是在淘寶網和天貓網,這以犧牲競爭對手為代價。即使這麼解釋也不符合其他調查結果。英國《金融時報》研究服務的一項研究表明,在今年第一季度的調查中,44.9%的受訪者表示經常使用京東購物,而僅有36.3%受訪者表示使用天貓購物,同時京東支持率也逼近50.6%的淘寶支持率。但在四年前,淘寶和京東的人氣相差甚遠,前者達52%的支持率,而後者僅有28%。
  阿里巴巴GMV(交易總額)的其他部分、每位用戶的年平均消費額等計算方式也受到懷疑。在過去的7個季度中,每位用戶的年平均消費額為1,215美元,明顯高於963美元的美國網上購物年平均消費額。但是美國顯然比中國的網購事業發展的更充分、也更富有,美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大約是中國的7.5倍。
  阿里巴巴統計出的1,215美元似乎也高於中國平均每年人均總支出,即網上購物和實體店購物,二者總計為2,260美元。如果阿里巴巴的數據屬實,那麼阿里巴巴用戶在淘寶和天貓上的支出占其消費總支出的一半。但是淘寶和天貓並沒有涉及到佔大部分消費支出的餐飲、住房、交通、家庭健康以及餐館等領域。
  阿里巴巴將這明顯的差異歸結於中國欠發達的實體零售業,因此中國消費者投奔於網上購物,中國的網購不僅包括時尚產品也包括家居用品。這麼看來,中國人網購了很多的燈泡和洗滌劑,從而縮小了網購和實體購物的支出差距。
  阿里巴巴的部分吸引力,尤其對於占其90%投資份額的海外投資者來說,阿里巴巴涉及了各個領域,不僅包括電子商務還有社交媒體、聊天軟體、即使通訊、智能電視、娛樂產業等多個領域。
  事實上,自2014年以來,公司的魯莽投資達數億資產。但是它還是將它主要投資項目控制在50%以內,這說明不需要包括這些資產的營業利潤。這就一來,可以把對優酷土豆的投資以及阿里巴巴影業集團有限公司的虧損排除在外(1060.Hong Kong)。
  目前對於阿里巴巴和馬雲來說越來越艱難。其用戶數量增長已經跟不上近年來飛速的發展,行業前景也變得困難。京東以及其他競爭對手迫使阿里巴巴放棄其低庫存、少倉庫的「輕資產」營銷模式。阿里巴巴需要加快建設倉庫、運營和物流網路以趕上對手的快遞速度。
  總的來說,華而不實的財務報告在現實面前是不得長久的。未來幾年,對於馬雲和信任他的投資者來說,都將是一個沉重的教訓,這樣也並不光彩。
一個內心陰暗的人是容不得任何光明的,因為光明讓他們原型畢露,嘲笑正義、調侃崇高是他們的心理需要。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9 15:4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