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華裔專家被冤為中國間諜 美司法部撤訴稱弄錯核心數據

[複製鏈接]

6167

主題

6227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6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ANTti 發表於 2015-9-13 11: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據新華社「新華國際」客戶端報道,美國聯邦檢察官11日尋求撤銷對美國天普大學物理教授、世界知名超導專家郗小星的指控。郗小星今年5月遭到逮捕,被控向中國提供美國「秘密的超導技術」,但多名全球著名物理學家此後作證,指出美方調查人員犯下錯誤,郗小星並未向中國提供任何受限制的技術。

  美聯社報道,美國費城檢察官辦公室當天向費城聯邦法院提交了一份4頁長的申請,要求撤銷對郗小星涉及通信欺詐的4項罪名。檢察官辦公室拒絕公開置評,只表明這一申請基於在今年5月指控郗小星后獲得的「更多信息」。

  新華國際客戶端報道,所謂「更多信息」應該是郗小星及其辯護律師彼得·蔡登伯格8月21日向調查人員提交的材料,其中包括全球知名物理學家和專家的書面證詞。蔡登伯格說,這些專家在查閱郗小星與中方聯繫人的電子郵件通信后,認為郗小星在探討科學研究,所涉技術的商業應用前景非常有限,而且沒有涉及受限制的技術。

  

  律師:不知檢方為何犯錯

  在得知美檢方要撤訴的消息后,郗小星的女兒喬伊絲·郗在費城郊區的家中對美聯社記者說:「我們非常寬慰,對我父親的指控被撤銷。我們家正經歷非常艱難的時期,我們希望生活能夠回到正常狀態。」

  按照法律程序,美檢方撤訴的申請還必須得到聯邦地區法官R·巴克利·蘇爾克的批准。蔡登伯格說,聯邦檢察官希望利用這一機會與他們自己的院外專家協商,並且保留再次起訴的權利,但「我們沒有理由認為這種情況會出現」。

  當被問及檢方為何會犯下類似錯誤時,蔡登伯格表示,他並不清楚。

  郗小星長期從事氧化物和硼化物薄膜的材料物理研究,是二硼化鎂超導薄膜技術領域的領軍人物。旅美多年後,他加入美國國籍。今年5月被捕時,郗小星擔任天普大學物理系主任,但此後自願辭去主任職務,依然是天普大學教師。

  「典型的學術合作」

  新華國際客戶端報道,美司法部在今年5月的起訴書中稱,2002年至2003年前後,郗小星利用學術休假,與一家美國企業合作時,得以接觸到一種給二硼化鎂超導薄膜製備領域帶來革命性發展的設備;2004年,他利用美國國防部提供的研究資助,尋求向那家美國企業購買一台這種設備,對方起初沒有同意,但在 2006年1月前後同意郗小星使用,為期12個月,郗小星則簽署協議書,承諾僅用於測試目的,不會向第三方複製、出售、轉讓或以其他方式擴散這台設備,也不會對這台設備施以「逆向工程」。

  協議書強調,那家企業向郗小星提供這台設備,並不構成它的「商業化」,而只是用於「測試目的」。起訴書和賓州聯邦檢察官辦公室沒有提及這種設備到底叫什麼。

  不過,美司法部起訴書的重點不是與超導技術相關設備,而是郗小星「多次複製、出售、轉讓、擴散或以其他方式分享這台設備及其技術」或「未遂」,由他本人直接進行或得到「他指導的、來自中國的博士后」研究人員協助,受益者則是「位於中國的第三方、包括一些政府實體」,目的是幫助這些中方實體在超導技術領先世界。

  

  起訴書指稱,郗小星大約在2002年加入中國政府的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2004年至2012年前後,郗小星策劃並實施從那家美國企業騙取技術的「陰謀」,向中方實體提供技術並協助它們進一步發掘和使用這種技術,為他本人和中方實體牟取「經濟利益」。

  美方檢察官援引他們截獲的電子郵件指稱,郗小星還提出幫助中方實體建造一座世界水平的超導薄膜實驗室。起訴書稱,作為交換,郗小星反覆尋求在中國獲得一些「名利雙收的職位」。

  但蔡登伯格表示,郗小星向中方聯繫人提供的信息,涉及另外一種不同的設備,而他曾經參與發明。這一設備不屬於受限制的技術,而且不受任何保密協議的制約。「這是典型的學術合作,」蔡登伯格說,「沒有人拿這一東西發財。」

  知名超導專家

  新華國際客戶端查詢網際網路發現,郗小星曾受聘上海交通大學理學院物理系兼職教授、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客座教授,2006年2月出現在教育部發布2005年度「長江學者講座教授」人選公示名單中。

  郗小星1987年在北大獲物理學博士學位,1995年加入賓州州立大學物理系,后獲任終身教授,2007年成為美國物理學會會員,2009年進入天普大學科技學院物理系任教。

  2002 年9月,郗小星和同事在《自然材料》雜誌上發表研究報告,宣布在世界上首次製成大電流二硼化鎂超導薄膜材料。先前,研究人員發現二硼化鎂在超高溫條件下具有超導性,而郗小星和同事成功用二硼化鎂製成高質量薄膜材料,不僅表面平坦,還可以載送每平方厘米1000萬安培的大電流。當時還是副教授的郗小星告訴媒體記者,這一新材料工藝有望投入實際運用,比如用於製造新型微波器件。

活著就要用力的笑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4 07:0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