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李克強致辭引世界傾聽 中國經濟不是風險之源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azhh 發表於 2015-9-12 10:5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全世界都在盯著中國大連,希望為兩個問題找到答案:中國經濟會怎麼走?世界經濟會怎麼走?9日至11日夏季達沃斯論壇的召開,使90個國家的1700多名政要、商界精英、學界 權威聚集大連,為世界經濟集體把脈、指引方向。中國總理李克強昨天在會上發表特别致辭,他強調「中國經濟不會硬著陸」「中國不是世界經濟風險之源,而是世 界經濟增長的動力源之一」。李克強講話之際,歐洲正疲於應對二戰以來最大規模的難民危機,日本經濟低迷,美國則忙於2016年總統大選,而且美聯儲下周開會討論加息的消息如烏雲籠罩在多國頭頂。從尚比亞的銅礦工人到伊朗的 石油公司再到美國艾奧瓦州種大豆的農民,許許多多的人都希望從中國得到好消息,此前幾個月,中國股市異常波動以及多個經濟數據下滑,引發一些憂慮。就在這 兩天,西方媒體對中國經濟的「唱衰」風向悄然變化。美國計算機行業巨人戴爾公司10日宣布,未來5年將向中國投資1250億美元;美國《華爾街日報》則披 露,「海外投資者開始抄底中國股票」。

  中國總理傳遞信心

  「中國不是世界經濟風險之源。」英國《金 融時報》10日選出了這句話作為報道標題,它來自中國總理李克強當天在大連達沃斯論壇的特别致辭。報道援引李克強的話說,中國是「世界經濟增長的動力源之 一」「現在中國經濟的走勢是緩中趨穩、穩中向好」。《金融時報》稱,李克強試圖化解全球投資者對中國經濟健康狀況和中國政府是否有能力應對增長放緩及金融 市場動蕩的擔憂。此前,中國經過了一個動蕩的夏季,經濟出現更多放緩跡象,市場出現波動,貨幣出現貶值。日本《外交學者》認為,「此次夏季達沃斯論壇對中 國而言來的正是時候」。

  韓國《中 央日報》10日認為,「中國經濟不可能硬著陸」是最重要的信息,中國總理的發言,可被視為正當外界因中國股市異常波動而看衰中國經濟之時,準備給中國經濟 打的一劑強心針。美國彭博社說,李克強將管理中國經濟與下圍棋作比,他說,中國創新宏觀調控政策工具箱里的工具還有不少,就像下圍棋一樣,既落好眼前每個 子、有針對性地出招,頂住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又要留有後手、謀勢蓄勢,以促進經濟長期持續健康發展。報道援引香港麥格理證券負責人拉里·胡的話說,「中國 決策者想讓外國投資者和政治人物明白,中國仍在開放,改革還在進行。」

  「形有波動,勢仍看好」,英國《金融時報》「達沃斯專題」聚焦達沃斯首日「熱詞」時,李克 強對中國經濟形勢的這個表述排在首位,其他還有「國企改革」「網際網路治理」「機器人將統治世界?」「推動亞洲合作互信」「區域經濟合作」等。香港《經濟日 報》副總編輯曾仲榮10日撰文說,李克強總理通過大連達沃斯論壇擔負起中國辯護者之責,其中反映出中國面對世界指責時不是沒有分辯觀點,只是欠缺具權威或 說服力的人士。他認為,中國要走向世界,與全球互動,就要具備能將自己觀點向世界尤其西方釋放、說服世人的軟實力。

  「中國經濟,真像你們想象的那麼糟糕嗎?」彭博社10日邀請多名專家人士解析李克強的講話。此前一天,《希臘海運新聞報》稱,法國前總理拉法蘭批評西方世界對中國經濟的分析不客觀,近期「經常是過度的反應甚至惡意的興奮」。

  西方媒體對中國經濟報道的風向在悄然變化,尤以9日達沃斯論壇開幕以來最為明顯。德國《法蘭克福彙報》題為「中國總理承諾經濟改革」的報道說,李克強描述的經濟結構調整是一個「痛苦的過程」,但令人放心,基本趨勢仍然是積極的。同日奧地利《經濟日報》稱,「中國是機會」,中國總理李克強給夏季達沃斯論壇的與會者帶來了信心,而且他沒有迴避中國的問題。

  西方有句諺語,你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日本財相麻生上周在土耳其G20 財長會上曾指責中國經濟計劃,但因此被其他代表孤立。對此次達沃斯論壇,日本媒體看上去仍不願改變對中國經濟的悲觀論調。《日本經濟新聞》10日稱,雖然 總理親自「封堵」危機,但能多大程度減輕市場不安心理仍是未知數。《每日新聞》則稱,李克強沒有亮出具體的後續經濟支持政策。

  10日,美國計算機行業巨擘戴爾公司負責人表示,未來5年將向中國投資1250億 美元。戴爾首席執行官邁克爾·戴爾表示,「戴爾將擁抱『在中國、為中國』的原則」,支持中國技術創新、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美國《華爾街日報》9日稱, 「海外投資者開始抄底中國股票」。報道說,中國股市的深度下跌正是桑伯格全球價值基金經理周迪(音)一直以來所等待的。周迪管理著110億美元資產,正在 買入貴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貴州茅台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清代,其股價自6月份以來下跌了22%。周迪稱,考慮到較高的利潤率,看起來這是一個不錯的 投資。報道稱,實際上並不是周迪一個人這麼認為。8月份全球投資者通過滬港通買入了人民幣214億元在上海上市的股票,創2014年12月份以來的最大月 度買入規模。

  「射向中國經濟的三支箭」

  西方對中國經濟的「擔憂」和「預測」顯然不會突然絕跡。華爾街的花旗集團 (CITI)就稱,「中國把全世界帶向經濟衰退」。英國《每日電訊報》9日報道說,花旗全球首席經濟學家布提爾聲稱,「一場中國、新興市場和全球衰退爆發 的可能性很高,而且這種可能性有增無減」。他們甚至做出預測,全球性衰退的幾率現在是55%。

  「目前,正有三支利箭射向中國經濟」,德國科隆大學經 濟學者羅多夫10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說,三支箭分別是:中國拖累世界經濟、質疑中國市場化改革方向以及唱衰中國前景。羅多夫認為,中國擁有抵擋 這三支利箭的「盾牌」,中國經歷的連續高速增長已達30多年,「就像一列高速列車不可能馬上停下來,從常識上講對中國經濟的極端悲觀言論就是不可信的」。

  看空中國經濟者的眼睛里未必全是經濟。美國《華爾街日報》8日說,「中國的減速可 能最終對美國是個好消息」。報道援引奧巴馬政府一名前財政部官員的話稱,「當你的經濟增長為7%時,你的軍費增長達10%,當你的經濟增長為4%時,就是 另一回事了」「這可能緩解中國對美國統治地位的挑戰」。

  中國減速對美國真是一個好消息嗎?在美國肯定有人會大聲說「不」。美國CBS新聞 網9日報道說,論及對中國經濟的關注,沒人能比得上艾奧瓦州的農民。去年,該州向中國出口了近10億美元產品,大豆佔到2.4億。艾奧瓦州立大學教授哈特 說:「如果中國真的慢下來,我們這裡會看到農作物價格進一步下跌,將意味著艾奧瓦州和全國的農業會有一段困難時期。」另一名受訪者海克說,「如果你突然失 去1/4的市場,你怎麼辦?地球上沒有另外一個中國,讓你可以賣掉多餘產品。沒人吃得了那麼多。」

  「如果說中國經濟7.3%的增長還被這麼悲觀看待,全球的希望之地在哪裡?」羅多夫10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對中國經濟的憂慮,或許是一些人試圖施壓中國當局採取更能馬上見效的短期舉措。但這會害了中國,也會給全球經濟帶來真正的危機。

  英國《金融時報》9日勸說一些人打消「印度取 代中國」的想法。文章寫道,判斷一個經濟體全球影響的最合適指標——印度經濟總量是中國的1/5,印度佔全球GDP僅2.5%,而中國多達13.5%。如 果中國每年增長5%,不到4年,其本就龐大的經濟總量將再增加相當於一個印度經濟的規模。文章稱,說印度經濟能比得上中國經濟的影響,「就好比說一隻老鼠 能拉動一輛拖拉機」。

  「天邊一片不斷擴大的烏雲」

  對於新興市場的政策制定者而言,在過去兩年中的很多時間裡,美聯儲加息的前景「就好像天邊一片不斷擴大的烏雲」。10日,許多媒體緊盯達沃斯論壇觀察世界經濟風向之際,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版在其網站最醒目位置刊登的是:「美國加息將加劇全球經濟動蕩」。

  按計劃,9月16日至17日,美聯儲將舉行會議討論是否加息。10日,東京股市大跌3%,「馬來西亞知情者」網站報道說,原因之一就是對美聯儲加息的恐懼。美國《洛杉磯時報》9日報道說,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巴蘇已經發出警告,美聯儲加息將使新興市場面臨動蕩風險。

  在印度,這種壓抑感10日爆發。「受夠美聯儲了」,印度indiainfoline網站刊發報道如此發泄不滿。對於遲遲沒有落下的「靴子」,秘魯央行行長貝拉爾德表示,多數新興市場希望美聯儲「儘早」加息。他表示:「圍繞美聯儲何時加息的不確定性造成的損失,正在超過加息本身。」

  《金融時報》9日刊登的一組報道顯示,日本、印尼、俄羅斯、 中國等都將遭受美聯儲加息的影響。報道說,美國加息的最深刻影響將是加速中國資本流出,讓全球第二大經濟強國可能變得更不穩定。過去6年外國銀行向中國發 放的貸款大幅增加。這些銀行的融資成本受到美聯儲短期利率的影響,而後者上升幅度預計將超過長期利率。隨著利率上升,中國借款者的這一資金來源可能會被切 斷。

  「全球股市連鎖下跌是誰的責任?」《日本經濟新聞》刊文分析說,上周舉行的G20 財長會上,許多人都在議論人民幣貶值,但美聯儲的加息問題也是討論的焦點之一,儘管日本財相麻生表示「沒有國家提出直接意見」,但實際上並非如此。據 G20相關人士透露,中國方面主張美國要加息是全球資金流向變化和股價貶值的導火索。巴西、印尼等遭遇貨幣貶值和股價下跌的主要新興市場也把批評矛頭對準美國。部分新興市場國要求在聲明中點名批評美聯儲,但遭到美國方面的激烈反駁。

  人民幣上月貶值后,西方一些人藉機炒作「貨幣戰」。此次夏季達沃斯論壇上這也是焦 點之一。英國《每日電訊報》9日報道說,中國總理試圖平息外界對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健康狀況的擔憂,堅稱該國不會為了促增長而進行貨幣戰。報道援引李克強的 話說,通過人民幣貶值來刺激出口,不符合結構調整的方向,中國更不願意看到「貨幣戰」在世界發生。作為一個和世界高度融合的主要經濟體,如果真的發生了 「貨幣戰」對中國只有害、少有利。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12: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