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英媒評印度經濟欲趕超中國 無可救藥地自以為是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azhh 發表於 2015-9-12 10:4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據新華社「新華國際」客戶端報道,印度財政部高官傑揚特·辛哈近日說,印度已經準備好從中國手中「接過全球增長的接力棒」,「用不了多久,印度就將在增長和發展方面把中國甩在身後」。

  當下,在印度,各種「超越中國」的言論大行其道。印度財長阿倫·賈伊特利在接受BBC採訪時表示:「像印度這樣一個增速可達8%至9%的經濟體,當然擁有堅實的臂膀為全球經濟提供支撐。」

  印度總理莫迪本周還在其官邸召見銀行家和億萬富翁,商討如何趁中國經濟放緩之機趕超中國。

  不過,英國《金融時報》卻給印度人潑了盆冷水。該報11日刊登題為《中國經濟放緩 印度彎道超車?》的文章說,認為印度將輕而易舉超越中國經濟增長水平的想法是無可救藥地自以為是。

  【中印經濟體量不可同日而語】

  《金融時報》文章寫道:「印度即將在全球經濟中扮演重頭戲的說法至少是錯誤的。如果這種想法引發了自滿,那無疑是危險的。期待印度取代中國成為全球增長引擎的想法是不切實際的。」

  文章說,按名義價值計算,印度的產出僅為中國的五分之一。印度僅佔全球GDP的2.5%,而中國佔比高達13.5%。如果中國以每年5%的速度增長,就可以在不到4年時間裡為本國已然巨大的產出增添一個印度規模大小的經濟體。說印度足可匹敵,就好比說一隻老鼠可以拉動一輛拖拉機。

  【中國:形有波動 勢仍向好】

  當前,中國經濟確實遇到一些困難。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0日在夏季達沃斯論壇上致辭時說,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正處於新舊動能轉換階段,實現製造業從粗放增長到集約增長的升級發展,從過度依賴投資拉動到消費和投資協調拉動的轉換,是一個充滿陣痛、十分艱難的過程,其間經濟增長難免有波動起伏,這是調整轉型時期的一種正常現象,用中醫的話說是「脈象」。

  李克強說,近兩個月,有的指標雖然出現下滑或波動,但前期採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正在逐步見效,經濟中的積極因素在增多,有些指標又出現走強,經濟穩定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正可謂形有波動,勢仍向好。

  《金融時報》評論認為,人們過度解讀了中國的市場波動。「輕視中國是大錯特錯。中國經歷了30年高速擴張,其積蓄的動能非同小可。」

  【印度:理想很豐滿 現實很骨感】

  根據印度中央統計局的數據,今年第一季度印度GDP增長7.5%,超過中國經濟同期7%的增速。但這是建立在印度改變了GDP統計方法基礎上的。

  《金融時報》說:「去年2月,印度改變了統計GDP的方法,為本國整體增長率添加了逾2個百分點。如果按照以往統計方法,印度仍在以並非多麼令人印象深刻的5%速度躑躅前行。」

  文章說,虛高的經濟增速會讓人滋生一種虛假的安全感。這可能有助於解釋,為什麼莫迪政府遲遲未通過曾被大力鼓吹的改革措施。

  除了虛高的經濟增長數據,印度實體經濟鮮有復甦跡象。民間投資增長勢頭減緩;壞賬和偏高的貸款利率困擾銀行業者和企業;建築和鑽石拋光行業大量裁員……

  「所有這些問題,不會因為相當可疑的數據顯示印度經濟增速已超過中國而消失。印度官員最好別再志得意滿,而要開始推動通過一些切實的改革。」文章寫道。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11:3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