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李約瑟為何姓李?

[複製鏈接]

349

主題

354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97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深山蘭 發表於 2015-9-12 21:1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李約瑟為何姓李?


李約瑟是誰?Joseph Needham(1900-1995)。英國生化學家,還可以給他加上其它的頭銜:漢學家,或者是科學史家?

他很年輕時就是著名的生化學家。後來,在二戰的歲月里,他在中國呆了很長時間。他學習了漢語,廣泛收集了中國的古籍。返回英國后,他著有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中國把它翻譯成《中國科學技術史》。這種譯法就反應了中國現代人文精神的缺失。明明人家說的是:中國的「科學與文明」,中國人卻把它改造成了狹窄的術語「科學技術」。

該書現在好像出版了27卷。最終打算寫多少卷,我不清楚的。當然,後來的各卷都是他人寫的,眾多的學者參與寫成的。

李約瑟當年的一個中國的學生,姓魯,名桂珍。後來,中國的一個網站說,李和她有了一腿。李約瑟自己說,他開始學漢語的時候,寫了很多可笑的信。也許,那些信件就是寫給魯桂珍的?魯給約瑟夫起了一個中國的姓——李。不管真假,約瑟夫自己肯定是接受了這個李姓。這其中有什麼奧妙嗎?
先看一幅照片。見下圖。




這是李約瑟晚年的一幅照片。在許多網站上廣泛流傳的。最有趣的一點是:這幅照片本來是配在一本紀念李約瑟幾十大壽的論文集的扉頁上的,但原照片是坐姿半身。從照片上看,李約瑟當時穿的中國傳統的藍色長襟大褂。我依稀記得連紐扣都是布條縫製的,是標準的中國式。至於是左衽,還是右衽,我沒有留心的。如果你進一步觀察的話,這是幾十年前,中國道士們常穿的標準衣服,連顏色都是最標準的。可能就是這身古怪的衣飾,西方人覺得有點怪異,就把照片剪裁成頭像。這樣,他的衣服就無法識別了。

恰好是這身衣服,表現了李約瑟在晚年的心態,他至少以中國傳統的道士裝束為美,甚至有幾分以道士自居的意味。這反映了他對於這個道家思想的某種推崇。

這種思想在他的著作中有確切的證據。

李自己著的該書第二卷是中國科學思想史。他首先論述了儒家及儒家思想,又論述了道家和道家思想。關於道家思想的論述篇幅比論述儒家思想的要多幾倍的。他對於儒家思想對科學的作用,基本上是負面的。而對於道家的思想的影響,李約瑟則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他首先認為:「它(指道家思想)對於了解中國科學技術上極其重要的。按照一種眾所周知的看法(我記得在成都聽馮友蘭博士本人說過)道家思想是『世界上唯一併不極度反科學的神秘主義體系』。」他進而認為,「必須指出的是,由於這樣或那樣的原因,道家思想曾幾乎完全被大多數歐洲翻譯者和作家誤解了。」所以,李約瑟視自己的著作有種對歐洲人撥亂反正的意義。現在,西方的科學家們經常在他們的著作中引用老莊或者道家其他人的話,多數都是從李約瑟的著作抄來的。

道家思想中,最具神秘主義的色彩。李約瑟分析說:「因此可以說,在歐洲近代科學的創始階段,神秘主義的路數常常比理性主義更有幫助的。」對於現代科學興起必不可少的開普勒三定律,就是開普勒在神秘主義的指引下發現的。開普勒本人就是一位信奉神秘主義的占星家。

李約瑟通過大量的分析,最後做出結論說:「道家哲學雖然含有政治集體主義、宗教神秘主義以及個人修鍊成仙的各種因素,但它卻發展了科學態度的許多最重要的特點,因而對中國科學史上有著頭等重要性的。」

他更進一步認為:「中國人性格中有許多最吸引人的因素都來源於道家思想。中國沒有道家思想,就會像是一棵某些深根已經爛掉的大樹。」

他對於道家思想的評價可謂很高的。

一個人在他的晚年,對於他曾經推崇的東西愈加熱愛,這本是人的一種常態。所以,李約瑟晚年穿上道家服就不奇怪了。

道家都以老子為鼻祖。老子姓李,至少通常是這樣認為的。李白就推崇道家,更是以自己姓李,而視老子是祖先而異常自豪的。李約瑟為何「姓李「,大概這就是其中的根本原因。所以,當同床好友魯桂珍(魯最後是否成了李約瑟名正言順的妻子,我沒有興趣去查的)為他取了個」李「姓,約瑟夫就高興地接受了。這是我們的分析,李氏自己是否有意識地覺察到了,我們無法知道的。這就是我們最後的落腳點。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2:4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