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股閃崩驚倒華盛頓 加息鬧劇看北京臉色

[複製鏈接]

9098

主題

9296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34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沈三白 發表於 2015-9-9 03:3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美股閃崩驚倒華盛頓 加息鬧劇看北京臉色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專題:中國A股成全球熱點 戰況直播
  9月4日美國勞工部發布的數據顯示,美國失業率從5.3%降至5.1%,為2008年4月來最低水平,達到了美聯儲認為的充分就業水平。然而,8月美國新增非農就業人數為17.3萬人,卻大幅低於市場平均預期的21.7萬,而這一數據通常在20萬人以上才被認為是強勁。這個好壞參半的數據,讓投資人判斷美聯儲是否會在9月加息陷入了兩難。
  但是美國股市用下跌率先給出了問題的答案。再過去的一周里,美股的狂野動蕩令投資者心驚肉跳,股神巴菲特的浮虧也超過了100億美元。而9月7日,道瓊斯與納斯達克指數繼續雙雙下挫超過百分之一。更令人憂心的是,市場深度指標繼續惡化,兩大交易所本周下跌股票數量是上漲股票數量的2.3倍(4,318:1,878)。創年內新低的股票數量有391家,創年內新高的股票數量僅79家。目前股價依然維持在200天均線上方的交易品種(包括股票和ETF等)僅佔總數約24%。市場呈現全面潰退狀態。
  雖然中國拋售股票被認為是美國股市大幅下跌的原因之一,但是紐交所資深交易員斯蒂芬•吉福伊爾認為,高頻交易無疑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他說:「以前的目標是最佳操作,而現在的目標是最快操作,因此價格發現理論在近幾年受到了嚴重的衝擊。」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看,哈佛大學教授馬丁•費德斯坦(Martin Feldstein)認為股市崩潰是「美聯儲政策不可避免的結果,美聯儲實行量化寬鬆產生了不正常的低利率。」
  投資人正密切關註標普500指數,其在8月24日觸及1,867點。若失守該水平,恐將引爆更多的賣盤。近期,穆迪下調了2016年全球經濟成長預估,中國和美國均被下調,俄羅斯和巴西料維持衰退。這距穆迪上次發表預估僅有10天,此舉令人感到意外。穆迪預計全球20大經濟體的平均成長率為2.8%,前次預計為3%。
  中國、日本和韓國經濟成長率預估均遭下調,部分是因為預計出口將更加低迷。「(中國)的刺激措施較預期更大和更廣。這暗示潛在的經濟環境要弱於我們此前的看法。」報告稱。「因美元走強帶來的負面影響看來更甚於我們之前的設想,故已略微下修對美國2016年經濟增長預估,」穆迪稱將增長預估從2.8%調降至2.6%。美國經濟無法進行自我恢復,直到稅收和監管措施提出,帶來增長和投資激勵。與此同時,更多的公司要麼已經放棄了美國市場,要麼就是把它們的全部或部分業務轉移出了美國以對公司的投資進行對沖保值。
  美國政府或美聯儲面對著過高的金融資產將無法採取任何補救矯正措施。印更多的錢可能能在一段時期內支持金融資產價格,但這卻會帶來長期的糟糕後果。市場正在崩潰,並且這種崩潰可能會以一個很劇烈的方式進行,無論美聯儲採取什麼措施,崩潰都會發生。如果加息呢?崩潰的烈度會更可怕。《華爾街日報》聲稱,沒有人認為美國經濟將迎來爆發性增長。相反,隨著中國經濟放緩擔憂升溫,美國經濟前景也日益黯淡。美國已不是昔日的全球經濟增長引擎。那麼,美國正在衰落嗎?大多數人的答案都是否定的,只是其他國家,特別是中國正在向前進,以至於讓華盛頓在世界範圍內的相對實力顯得弱小了。
  而更令華盛頓方面感到尷尬的是,中美兩個超級大國在經濟上的相互滲透是如此之深,這是人類歷史上所有前任霸主不曾經歷過的艱辛考驗。全球金融動蕩的根本邏輯,不能粗暴歸因於中國經濟疲軟,而是中美兩國調整步伐存在時滯,而美國又缺乏大國責任意識,拒絕考慮美元加息的溢出效應,從而導致新興經濟體金融風暴迭起。眼下,對美聯儲而言,不能維持加息預期的神話,就無法吸引更多的美元迴流美國,支撐已經高估的資產估值。而輕率的加息,又有可能摧毀本就脆弱的復甦勢頭,並加劇中國的資本外流,並引發A股繼續探底。
  但經歷過兩輪暴跌洗劫的A股,其資本估值已經遠遠低於它的實際價值,即使跌至2,500點以下,也不過600點的距離。但美股若因此被拽下懸崖,向下的空間深不見底。同時,北京若因報復華盛頓加息以及為了抽出足夠的資金來支撐匯率,從而大規模拋售美債,美國股市與債市的脆弱平衡將會被徹底打破。究竟加不加息?何時加?加多少?這三個問題也許在耶倫女士的肚子里百轉千回,但最後的答案,卻要看北京的臉色。


閱讀詳情: https://big5.backchina.com/news/2015/09/08/383163.html#ixzz3lB3q1DDS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6:0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