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西安交通大學師生為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點贊

[複製鏈接]

295

主題

295

帖子

1864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86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we12 發表於 2015-9-6 13:1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5年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式在北京天安門舉行。西安交大能動學院何雅玲教授作為優秀教師代表、機械學院陳耀龍教授作為「千人計劃」學者代表,受邀赴京現場觀看閱兵式。

當天上午,4000餘名參加軍訓的大一新生齊聚思源活動中心,集體收看閱兵式。王小力常務副書記,宮輝副書記,鄭慶華副校長,抗戰老兵、離休幹部張肇民,國家級教學名師、教師教學發展中心主任馬知恩,電信學院院長管曉宏,材料學院副院長單智偉以及學工部、宣傳部、教務處、團委、軍訓旅負責人應邀來到現場,與同學們一同觀看。



西安交通大學4000餘名參加軍訓的大一新生齊聚思源活動中心,集體收看閱兵式

來自北京的連線:自豪與責任

能動學院何雅玲教授作為優秀教師代表應邀赴京觀看閱兵式。她在現場的位置位於天安門對面的西一觀禮區,緊鄰西側的軍樂團。「受邀現場觀禮閱兵,是我一生中永遠值得銘記的事情,」何雅玲在接受電話採訪時說。與以往感受到的北京不同,何雅玲覺得,沉浸在閱兵氛圍中的北京特別的明艷動人,神采奕奕。現場十分震撼,活動組織也是井井有條,所有人齊唱國歌的場面更是讓人熱血沸騰。「這是一場偉大、完美的閱兵式,每個環節都經過精心設計,蘊含了深刻的含義,怎能不令人激動、振奮!」

何雅玲說,這麼多的國家元首、國際友人也來觀禮,足以彰顯祖國的強大和國際地位。中華民族從受人欺凌,到屹立國際社會,再到現在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每一位中華兒女都會由衷地感到自豪。閱兵式極大地鼓舞了人民的士氣。落後就要挨打,我們只有摒棄一切干擾,凝聚力量,讓國家更加強盛,才能得到世界人民的尊重。

作為教師,何雅玲感覺肩上的責任更重了。高校教師承擔為祖國偉大復興培養高層次人才的重任。她表示,今後不僅要在學業上、科研上、品德上加強對學生的愛護和引導,更要注重愛國情懷的培養,讓更多的同學增強「為中華復興而讀書」的使命感。

「千人計劃」學者、西安交大機械學院陳耀龍教授應中組部邀請,在現場觀看閱兵式。「震撼!自豪!」在西邊第6觀禮台第11排觀看的陳耀龍一直心潮澎湃。他在接受電話採訪時說,從抗戰老兵到武警部隊,從革命先輩到現代軍人,閱兵部隊精神昂揚地展現了他們保家衛國的力量和決心。祖國國防力量不斷壯大,我們不是要威脅誰,而是要保護自己,而且我們完全具備保護自己國家和人民的能力。

他說,今後的戰爭不是人海戰,而是科技戰。我們科技工作者要把手中掌握的技術,貢獻給國家,貢獻給人民。中國機械製造裝備與國外還有一些差距,我們要不斷地提高技術,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替代進口,努力縮小、追平差距乃至超越領先。「機械製造和國防事業緊密相連,自己也是倍感責任重大,未來的時光更加不敢辜負使命。」



西安交通大學4000餘名參加軍訓的大一新生齊聚思源活動中心,集體收看閱兵式

發自肺腑的驕傲:祖國強大了

和大一新生一同觀看閱兵儀式的還有一位「特殊」的觀眾。86歲高齡的張肇民是山東招遠人,他16歲參加抗戰,曾在招北縣任青年救國會會長;率領運輸隊支援魯南大會戰,任副教導員;在膠東區黨委建校任教育幹事、中隊長。抗戰勝利后在華東人民革命大學、交通大學工作,1956年隨校西遷,曾任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陝西師範大學黨委書記,1989年離休時任西安交大校級調研員。

觀看現場,張老十分激動,「抗戰時我們幾乎沒有像樣的裝備,輕機槍都要從敵人手裡去奪。現在我們的變化簡直天翻地覆,今天的國家真的強盛了,有這樣一支戰鬥力強勁的人民軍隊,國家的安全、人民的幸福、革命先輩用鮮血換來的江山都有了保障,世界和平也有了保障。今天的閱兵不僅是宣誓我們國家的實力,也是宣誓我們國家的基本主張和維護世界和平的決心。」回想當年,張老告訴記者,在自己生長的年代,中國人的事中國人自己說了不算。特別是日本侵略后,人民飽受摧殘,根本沒有什麼正義可談。那時候只有奮起抵抗,慘烈抗爭,只有打敗了法西斯,才有和平。歷史的考驗證明,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發展中國。中國人自己看中的路,自己合適的鞋,就堅定穿上腳,堅定走下去,不受國外勢力的干擾。

馬知恩教授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我們教師能做的,就是要把抗戰艱苦奮鬥的精神充分發揚,培養更多優秀的人才,使更多的交大人為中華民族的強國路、復興路貢獻能量。」

習近平主席談到的「三個必勝」讓管曉宏教授熱血沸騰。「我們銘記歷史,緬懷先烈,是為了更好的前行。不忘歷史,不是要仇視,而是為了鞭策,使中華民族永遠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軍事教研室主任、2015級軍訓旅旅長張正明教授也十分激動。他說,每一個人在歷史的坐標系中都應更加堅定地捍衛歷史、正確地認識歷史、深刻地把握歷史,無視歷史只會一次次掉入同一片泥潭。舉行閱兵,正是為了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願祖國更加繁榮昌盛,願抗戰精神永存,願和平與正義的陽光永遠普照人類生活的星球。

人文學院韓鵬傑教授在微信朋友圈發文詳解習近平主席講話中引用的「靡不有初,鮮克有終」,「這兩句出自《詩經?大雅?盪》的警句,表達的是中華民族有五千年悠久文明,是良好的開始和對人類的偉大貢獻,抗戰也是如此,未來人民也應該不懈努力,善始善終。」

無需掩飾的表白:中國我愛你

新時期的新青年有著屬於他們的表達方式,但愛國的血是一樣的熱、一樣的暖。

大一新生王炳琪是航天航空專業的國防生,看著閱兵式上直衝雲霄的艦載機梯隊,王炳琪十分驕傲:「我深深意識到自己肩負的使命,只有努力學習,掌握真才實學,才能更有力地捍衛祖國發展前行、人民幸福安寧。」

「今天我的朋友圈被閱兵式刷屏了,大家都在為祖國點贊。」大四學生李澤文對記者說。他和其他學生幹部、學生社團代表一起在主樓C座105教室收看閱兵式,並不時對著屏幕拍照,分享到微博、微信上。「我覺得有一股熱血在心中涌動,我愛中國!」

在學生宿舍,很多學生圍在電腦前,在線觀看閱兵儀式網路直播。人文學院博士生黃敏傑是其中的一員。他研究的方向是古代軍事哲學,閱兵展示的現代武器裝備是他最感興趣的地方。「這次受閱的武器裝備大都是第一次公開展示,數量多、質量好、技術新、戰力強,直觀地反映了我國軍事實力建設的碩果。我相信,今後我國的整體軍事實力必將不斷邁上新的台階。」


遠在海外的校友也在關注著閱兵儀式。09級漢語言專業儲旻宇現在就讀於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現在是倫敦時間凌晨四點半,隔著整個亞歐大陸和七個小時的時差,我在觀看網路直播,百感交集。」她在給記者發來的微信里寫到。「作為90后,我們是沒有經歷過戰爭的一代,對於戰爭的了解,大多來自書本、影視作品和老人們的回憶。在這場閱兵式里,我看到了鮮活的歷史。那些白髮蒼蒼的抗戰老人們,那些著名的抗戰部隊,那些整齊劃一的儀仗隊,都讓我熱淚盈眶。」

據了解,為了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西安交大舉辦集體觀看閱兵儀式、紀念大會、將軍報告會、文藝匯演、演講比賽、歌詠比賽等一系列活動。西安交通大學39名抗戰老同志獲得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9月3日晚,黨委書記張邁曾、校長王樹國將代表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為他們授發紀念章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6 16:4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