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正金銀行:插入中國腹地的金融匕首

[複製鏈接]

6195

主題

6540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002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中國人民偉大的抗日戰爭,在二十世紀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開始最早,歷時最長。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第一財經廣播推出特別策劃——紀念抗戰勝利系列報道《沒有硝煙的戰場》

  上海的外灘號稱「萬國建築博覽群」,而這其中,有著一棟建築完整見證了70多年前,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實施金融侵略的滔天罪行,它就是地處現在外灘24號的原日本橫濱正金銀行舊址。這家早在1893年就在上海設立分行的金融機構,可謂對華侵略的「急先鋒」。在戰爭全面爆發后,正金銀行更是變本加厲地加大對日佔區的金融支援。
  早在19世紀末末,橫濱正金銀行就將魔抓伸進了中國,當年5月成立上海分行后,為了擴大經營,1923年其買下了外灘24號老沙遜洋行行址,並請英商公和洋行設計,德國羅考爾洋行承建,至1924年8月竣工。由此,這樁6層樓的建築,成為了日本侵華的前哨戰,它巧妙結合日本元素和新希臘風格,整體莊重典雅,內部裝修講究,被當年英文《遠東時報》喻為「一顆新嵌到外灘皇冠上的珍寶」。
  「正金」在日語中意為「正幣」,也就是金銀硬幣,顯示其供給金銀幣流通、促進貿易的定位。但是其匯兌業務不斷被日本政府干預、並通過匯兌、貿易貸款、扶植大批日本商人進駐中國,成為日本外貿侵入中國的重要推手。上海市銀行博物館館長黃沂海解釋說,正金銀行並不是一家普通的銀行,而是由國家掌控的特殊銀行。

  @黃沂海:政府對它的經營活動都有監督、控制權,它保證了正金銀行按照政府的意志來運行,同時日本政府也是藉助正金銀行來推廣它的海外市場,為它海外的經濟侵略打開了方便的大門,所以當時媒體有這麼一說:正金銀行是日本資本主義發展的一個非常主要的翅膀。
  自從踏上中國這片土地起,正金銀行就成為了對華侵略的「急先鋒」。黃沂海介紹說,它是在華設立時間最早的外資銀行。此後,日本在上海分設了住友、三菱、三井、大東、中華匯業等10家銀行。同時,正金銀行也是金融侵略觸角伸展最廣的金融機構。除了上海以外,其又陸續在香港、天津、牛庄、北京、大連、瀋陽、漢口等地開設分支行,業務幾乎遍布全中國。
  @黃沂海:正金銀行以上海為中心、致力於成為遠東最大的國際匯兌銀行外,還配合日本帝國主義侵華國策,處心積慮地在中國東北擴展勢力,發行大量鈔票。所以,上海分行是其外匯資金調度上的重要據點,起著貿易金融樞紐的作用。

  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者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后,正金銀行加強對日佔區金融的支配,充當日本軍國主義集團控制中國金融的「大管家」。尤其是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后,它接管了英、美在華銀行,上海的中資銀行絕大多數也由正金強制接管。據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圖書館館長、研究館員王硯峰介紹,以橫濱正金銀行為代表的日本銀行,在貨幣方面推行軍用票、聯銀券、蒙疆券、儲備券的流通,獨佔日匯市場,並以大量資金資助日本在華的大企業開發資源,收購物資,以達到「以戰養戰」的目的。
  @王硯峰:它的作用主要是利用發行的軍用票來控制中國的經濟,此外它還利用偽滿洲國的中央銀行來發行貨幣,這些發行的貨幣就成為斷壟金融市場,扼殺中國的民族工商業,為日本的侵華戰爭提供了工具。
  而在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牛貫傑看來,當時日軍對上海的經濟侵略也給當時的國民政府治理這一遠東金融中心提出了考驗。
  @牛貫傑:上海淪陷之後,確確實實出現了通貨膨脹的問題、貨幣貶值的問題。作為國民政府來講,第一要穩定秩序,那麼穩定秩序的前提就是政府必須要出手強硬的政策來,因為那個變動太劇烈了。你靠金融的這種調整,靠經濟本身的調整是實現不了。
  日本戰敗宣布投降以後,橫濱正金銀行上海支店雖成強弩之末,但仍「苟延殘喘」辦理收付業務。直到1945年9月22日,由中國銀行上海區奉命接收時,該行才完全停止營業,並展開對橫濱正金銀行的接收,宣告日本在上海乃至華東地區金融統制徹底失敗並得到清算。上海市銀行博物館館長黃沂海介紹說,由於相關財物數量龐大、情況繁複,整個清算接收歷時漫長。
  @黃沂海:我們在接收時對他剩餘的資產進行了盤點,主要當時在上海有四所房產,歸中央銀行,它的庫存現金中有中儲券、日元、聯營券,也送交到中央銀行保管,整個清理經歷了漫長的過程,到1949年5月上海解放清理工作還沒有完成,一直到解放后的兩年時間,清理工作才完成。另一方面也說明正金銀行的經營非常廣,一時半會還清理不完。
  1949年解放后,橫濱正金銀行上海支店原址成為了中國人民銀行華東區行辦公樓,1956年上海市紡織工業局遷入大樓辦公,歷經歲月長河,如今已是中國工商銀行上海分行營業部的所在地。曾經在外灘24號工作過的黃沂海感慨到:百年風雨滄桑磨礪,外灘24號見證了滬上金融歷史的屈辱、嬗變與奮起。
  @黃沂海: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通過對這段歷史的回眸,激發起我們加快金融改革開放,打造一個更具國際競爭力的金融生態環境,來保障我們的金融安全,提升我們的綜合國力。這樣我們曾經經歷過的屈辱的歷史,就不會再重演。
一個內心陰暗的人是容不得任何光明的,因為光明讓他們原型畢露,嘲笑正義、調侃崇高是他們的心理需要。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19:4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