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長頸鹿正在「默默地滅絕」,保護刻不容緩!(圖)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5-9-3 22:5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webmaster發布時間:2015.09.03導語:在過去的15年裡,非洲長頸鹿的數量減少了近一半,促使環保主義人士採取緊急甚至冒險的保護措施。

  

  長頸鹿遍佈於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容易受到非法狩獵和棲息地減少的影響。攝影:Beverly Joubert,國家地理 撰文:Virginia Morell   衣索比亞的甘貝位國家公園與動蕩不安的南蘇丹搭界,長頸鹿研究者Julian Fennessy近期從公園裡登上了一架直升飛機。他此行的任務是給長頸鹿帶上頸圈,採集其組織標本。近年來,非洲長頸鹿的數量迅速下降,Fennessy稱其為「第六次大滅絕」。

  在甘貝位國家公園中成功處理好一隻長頸鹿后,Fennessy和他的團隊立即動身繼續尋找下一隻。不過當他們飛到公園上空時,看到一群牛以及配備AK-47的牧牛人。

  「他們把武器對準我們,然後開始射擊,我們被擊中了。」 Fennessy回憶道。飛行員迅速把飛機開走,躲過了大部分子彈,最後降落檢查飛機受損情況。   「飛機的損壞微乎其微,於是我們又繼續展開工作,檢查了前一天戴上頸圈的那隻長頸鹿。它距離那些牧牛人只有2公里。」

  那些襲擊者可能是從衣索比亞獵殺牲畜回來的南蘇丹民兵,他們並不傷害長頸鹿。有些民兵組織以及衣索比亞的當地人會獵殺長頸鹿做食物,同時收集其尾毛做裝飾品。

  此次遇襲事件充分說明研究長頸鹿有時候也會很危險,長頸鹿保護基金會的執行理事Fennessy說道,該基金會位於納米比亞。與此同時,該事件也表明保護長頸鹿刻不容緩。在過去的15年裡,這種世界上最高大動物的數量從14萬隻左右下降到大約8萬隻。據長頸鹿保護基金會提供的數據,這一下降數量對於長頸鹿來說非常巨大,要知道150年前非洲大陸上的長頸鹿多達200萬隻。

  雖然任意一個小學生都知道長頸鹿長什麼樣子,但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它們的處境非常危險。

  在很多人眼裡,長頸鹿只會靜靜地吃樹頂的草,俯身用鼻子觸碰幼崽,是非常溫順的食草動物。但它們也與大多數的巨型動物一樣瀕臨滅絕,這著實讓人難以接受。

  與世界上其它生物一樣,長頸鹿數量的下降也是由於棲息地減少,受到數量不斷增長的人類威脅,比如非法狩獵。

  在坦尚尼亞北部,有些人會在樹上懸掛頸式抓捕器,通過使其窒息捕殺長頸鹿。在非洲的其它地區,長頸鹿有時會誤入誘捕其它動物的陷阱,最終因感染而死。

  「長頸鹿也面臨和其它野生動物一樣的問題,不過是它們一直被忽略。」 Fennessy說道。這是因為很多動物保護組織關注的是保護其它非洲瀕危物種,如大象、犀牛、黑猩猩及大猩猩。 統計長頸鹿數量

  長頸鹿主要分佈於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由於對它們缺乏足夠的了解,保護它們也受到相應的影響。例如,一些專家對於長頸鹿有多少種還未形成統一意見。

  科學現在認定長頸鹿只有一個物種和9個亞種,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將其列為無危物種。

  9個亞種中只有奈及利亞長頸鹿和羅特希爾德長頸鹿被認為是瀕危物種,不過Fennessy擔心還有其它長頸鹿也處於瀕危狀態。例如,甘貝拉國家公園的長頸鹿被認為是努比亞亞種,不過其境況如何卻無人知曉。

  在拯救長頸鹿之前你必須對它們有所了解,所以「我們要從基本的做起。」 Fennessy說道,「長頸鹿究竟有多少?分佈在什麼地方?它們最遠的活動範圍在什麼地方?有多少種長頸鹿及亞種?」  

 如果生物學家通過抽樣野生長頸鹿DNA的方式弄清楚其種類的數量,環保主義人士就能知道哪種長頸鹿很稀有,需要保護。

  

  在整個非洲大陸,長頸鹿數量在過去的15年裡下降了一半。攝影:Bobby Haas,國家地理  

  為應對長頸鹿數量急劇減少的問題,公園管理部門和幾個非洲國家已經開始採取相應的行動。

  在遇襲事件發生一周前,非洲公園網路和衣索比亞野生動物保護機構對甘貝拉國家公園的長頸鹿數量進行了摸查,查明公園內的長頸鹿數量在100到120隻之間,這也是有關機構首次統計長頸鹿的數量。

  這一數量表明公園內的長頸鹿很容易滅絕,除非對它們採取積極的保護。

  「這是衣索比亞西部地區所有長頸鹿的數量,該地區佔地面積為3萬平方公里,擁有的長頸鹿應該更多,公園也想達成這個目標。」 Fennessy說道。 亮點

  為達到這個目標,首先要做的是追蹤那些戴著項圈的長頸鹿,查清它們的活動範圍。如果這些長頸鹿經常進入人類可能活動的地方,公園管理員就有必要展開積極的巡邏。

  由於採取了類似的積極措施,西非長頸鹿的數量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的50隻增加到今天的近200隻。這一長頸鹿亞種如今只生活在尼日,沒有被圈養起來的。

  「如果我們失去了這200隻長頸鹿,這一亞種、甚至可能是令一個物種就將徹底絕跡。」 Fennessy說道。

  尼日對長頸鹿的保護也促進了旅遊業的發展:遊客可以在離長頸鹿15米的範圍內步行,不會嚇到它們。這在坦尚尼亞和其它國家是不可能的,在那些國家它們會遭到獵殺。 無奈的選擇

 在肯亞北部,環保主義人士正在與當地的桑布魯社區開展合作,拯救一種名為網紋長頸鹿的亞種。

  「網紋長頸鹿主要分佈於牧區。」 聖地亞哥動物園的保護生態學家David O'Connor說道,他目前正參與該保護項目。

  「看起來網紋長頸鹿的數量已經穩定,這與其他的長頸鹿有所不同,我們想找出其中的原因。」 O'Connor說道,他還是國家地理的自由研究員。

  O'Connor和團隊正在調查桑布魯人對於長頸鹿的態度和觀念,以弄清楚相比定居的農民,他們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中是否有什麼因素促使其更易接受與長頸鹿一同生活

。   在別處,長頸鹿都處於滅絕的邊緣,環保主義人士也面臨很多無奈的選擇。

  以加蘭巴國家公園的剛果長頸鹿為例,該長頸鹿只剩下30到40隻,都生活在剛果民主共和國。「加蘭巴公園現在是戰區,非法狩獵者為獲取象牙會獵殺大象,獵殺長頸鹿獲得食物。」 Fennessy說道。

  「我們不確定最應該做什麼。我們是否應該在公園總部建一個長頸鹿避難所,或者把它們遷出剛果?」

  眼下,公園雇傭了工人騎摩托車跟蹤長頸鹿的動向。不過,為保護這些備受人們喜歡的動物,保護者將面臨很大的風險。

  

  日出時分,一隻長頸鹿漫步於坦尚尼亞的塞倫蓋蒂國家公園。攝影:David Griffin,國家地理 (譯者:流浪狗)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2 05:5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