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條紋?!對,親愛噠你木有聽錯。其實,那句著名的「穿橫條紋顯胖!」其實是德國科學家赫爾曼?馮?亥姆霍茲(Hermann von Helmholtz)在1867年發現的一種錯覺現象!錯覺造嚒?!今天要來八一八橫條紋的顯瘦技巧!
話說赫爾曼在光學研究領域有不小的建樹。他最著名的成就是發明了「眼底鏡」(或稱檢眼鏡),用於檢查眼球底部。他還在1867年出版了一本光學著作,描述了某些視錯覺現象。
其中就包括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亥姆霍茲錯覺」:畫出兩個相同的方框,一個填滿橫條紋,另一個填滿豎條紋,橫條紋的那個看起來要比豎條紋的高。亥姆霍茲錯覺是奧培爾-庫恩特錯覺(Oppel Kundt illusion)的特例。後者指的是,填滿圖案的區域看起來要比空白區域大。
兩種錯覺現象。左側的是亥姆霍茲錯覺:填滿橫條紋的方塊看起來更高更窄,雖然它和填滿豎條紋的方塊一樣大。右側的是奧培爾-庫恩特錯覺:點B看起來距離A較近,距離C較遠。也就是說,有填充圖案的B-C區域看起來比空白的A-B區域大。圖片來源:Thompson and Mikellidou, i-Perception
亥姆霍茲在著作中還談到了錯覺對實際生活的影響:
「我們每天都會遇到數不清的錯覺現象,給我們帶來類似的感覺。空房間看起來比人滿為患的房間小,貼滿壁紙的牆看起來比塗成單色的牆大。帶橫條紋的女士連衣裙,讓她們看起來更高挑。」
他們首先測試了基本的亥姆霍茲錯覺現象。他們在屏幕上打出填滿橫條紋和豎條紋的方框,向志願者詢問它們的高度和寬度。實驗結果會隨條紋本身的寬度變化而發生改變,但仍然呈現出明顯規律:豎條紋方塊需要增高4.1-10.1%,看起來才能和橫條紋方塊一樣高。而橫條紋方塊需要增寬 1.3-6.5%,看起來才能和豎條紋方塊一樣寬。或者換句話說,如果方塊大小相同,那麼填充橫條紋的方塊看起來更高,豎條紋方塊看起來更寬。似乎亥姆霍茲說的沒錯。
當然這還只是二維圖像,可能並不適用於人體或其他三維形象。所以研究者繼續測試了女性卡通形象和圓柱體照片,都得到了類似的結果。
最後他們終於前進到人體模特實驗,給三維人體模型裹上橫條紋或者豎條紋的衣服。他們仍然發現,穿橫條紋衣服的人體模型需要加寬10.7%,看起來才能和穿豎條紋衣服的人體模型胖瘦一樣——亥姆霍茲的理論再次得到驗證。
實驗中使用的人體模型。它們都穿了一樣的衣服,只不過有的是橫條紋,有的是豎條紋。穿豎條紋衣服的模型看起來更胖。另外,這其實是一幅三維立體效果圖,所以請交叉雙眼視線,把焦點移到畫面之後,看出立體效果吧!
湯普森和米克利多還提出,我們可以通過一項簡單的活動來親身體驗這一錯覺現象——摞硬幣:他們讓被試把硬幣一個一個摞起來,直到高度與硬幣直徑相同。但被試摞起來的硬幣堆的實際高度普遍比它的直徑小30%左右——快試試看吧!
最讓人疑惑的是,亥姆霍茲錯覺現象發現至今已有一百多年了,但為何時尚界仍然抱持錯誤不放?是不是因為這條所謂的「常識」聽上去很有道理,所以我們就選擇全盤接受、不加質疑?
直到今天,依然有99%的橫條紋被希望顯瘦的妹紙們所唾棄和拒絕,但是橫條紋真的只能顯胖么?
老師說:不!一!定!橫條紋穿得好照樣顯瘦
1、相對長線條顯胖,短線條顯瘦。
首先我們來做個小測試:
兩條線紅線看起來哪條更長呢?右邊的長?
NO!其實是一樣長的哦。這就是視錯覺。
我們把它運用到服裝中是這樣的。
在你想要變寬的地方加入長線條,在想要顯瘦的地方加入短線條。
2、穿橫條紋要越細越多,才越好!
其實不是所有的橫條紋服裝都顯胖,有些橫條紋穿了就顯瘦,不信看圖!
線條粗細距離在2.5cm以下,數量在20條以上的條紋適合絕大多數想顯得身材更苗條的菇涼哦!
3、加一件開衫混搭,立馬減十斤
上圖中,與左圖相比,中圖更顯高顯瘦,開衫要敞開穿,即使有紐扣也不要系,或者系腰間一個扣。這樣內搭的裙裝線條變短,開衫自然下垂增加豎線條,自然比左圖顯得更加苗條而富有曲線咯。
也可以像右圖條紋開衫搭配單色打底裙。
姑涼們看上圖,即使是胖菇涼們最懼怕的白色也是妥妥的顯瘦,胖妞妞的的衣櫥不再是沉悶的暗色調咯!
4、條紋色彩相差不大,顯瘦效果真不咋樣
所以,只要橫條紋的色彩搭配保證是深淺結合就好咯!
5、活學活用,讓衣櫥色彩明快起來
姑涼們,學了就要用起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