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江蘇將推海綿城市示範區 馬路花園會喝水凈水(圖)

[複製鏈接]

3159

主題

547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21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寒冬開梅 發表於 2015-9-3 00:5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人民網/朱殿平2015年08月28日06:45

  

  鎮江金山湖路上,雨水可通過路牙開口進入植草溝

  帶缺口的路牙、下凹式的綠島、有孔洞的人行道……在江蘇鎮江,位於主城區的金山湖路看起來與別的馬路有些不一樣。在8月初的一次強降雨中,鎮江市區多處路段出現了積水,金山湖路卻「獨善其身」,經受住了暴雨考驗。

  這得益於道路上的「海綿體」。降到路面的雨水一部分下滲、補充、涵養地下水,經過層層滲透后,不僅水量減少,水質也得到了凈化。此舉除了解決雨天積水的難題,也有效減輕了城市面源污染。

  作為全國首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像金山湖路這樣的「海綿道路」在鎮江還有很多。江蘇省住建廳副廳長陳浩東表示,該省新近出台了《關於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將結合鎮江等地先行先試情況,在省域層面全力推進海綿城市建設。

  「雨水去哪」的鎮江樣本:「馬路花園」會喝水能凈水

  何為「海綿城市」?比喻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並加以利用。

  以金山湖路為例,人行道上用透水材料進行鋪裝,鏤空路牙和下凹式植草溝用來收集和排放路面雨水。同時,馬路邊還設置了低於路面近10厘米的「雨水花園」,種滿了耐旱耐澇的小灌木。鎮江給排水管理處行業監管科翁建兵介紹,雨水會通過路牙開口進入植草溝,下滲進入透水盲管,然後通過雨水過街管排入河道水系。

  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海綿體」,整條馬路上不再需要鋪設雨水管道。「其實在建設上也沒有什麼額外投入,只是在綠化、路牙、道磚上進行了一些細微改動而已。這就是遵循自然的方式,與自然河道相連,達到蓄水排水凈水的目的。」翁建兵說。

  除了新建道路,鎮江還把「海綿城市」的理念應用到了老舊小區的改造中去。在京口區四牌樓街道江濱新村第二社區,改造后的「海綿」停車場鋪設了透水性能好的磚塊,兩旁的綠化帶略低於地面,讓雨水經土壤滯留後再排入地下管網。為了直觀展示「海綿」停車場的效果,翁建兵向地面上倒了小半瓶礦泉水。記者注意到,水剛落到地面便很快滲入地下。據了解,鎮江還在探索把小區不透水路面改為透水路面,利用現有空間做透水綠化帶,樓宇之間安放雨水罐。其改造目標為在不擴大下水管道管徑的情況下,這個老小區足以應對30年一遇的暴雨。

  鎮江市住建局給排水管理處處長鬍堅介紹,2015至2017年期間,鎮江市將實施海綿城市建設項目392項,總投資44.9億元;至2017年底,在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區內(陸域22平方公里),年徑流總量目標控制率75%以上,排水防澇標準達到有效應對30年一遇降雨,面源污染削減率達到60%。

3159

主題

547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216
沙發
 樓主| 寒冬開梅 發表於 2015-9-3 01:00 | 只看該作者
  

  鎮江金山湖路的人行道上,全部採用了透水材料

  「海綿城市」的江蘇模式:制定技術標準 打造省級示範

  2013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提出要大力建設自然滲透、自然積存、自然凈化的海綿城市,並要求「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統時要優先考慮把有限的雨水留下來,優先考慮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

  鎮江的探索也由來已久。胡堅介紹,鎮江自2010年起就基於低影響開發理念,進行了相關工程實踐。2011年起,該市政府每年安排專項資金用於面源污染治理,並形成穩定增長投入機制,此番入選國家海綿城市試點后將更大力度促進海綿城市建設。他透露,海綿城市建設將納入明年鎮江市立法計劃,通過立法手段促進落實。

  除鎮江外,江蘇崑山、宿遷等地也進行了建設海綿城市的探索。今年7月,江蘇率先在全國出台了《關於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結合各地先行先試的經驗,明確了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總體思路和重點工作。

  「全面推廣海綿城市建設是現代城市發展的必然趨勢。」江蘇省住建廳副廳長陳浩東介紹,除了鎮江入選國家海綿城市試點外,江蘇還將組織開展海綿城市省級試點示範工作,通過推進海綿城市示範區、海綿型公園綠地、海綿型住區、海綿型道路廣場、海綿型小城鎮、海綿型村莊等示範建設,以此探索發展經驗。

  「我們也在聯繫與海綿城市相關的科研院所和高校,集合他們的研究力量組建團隊,從規劃到建設標準、後期評估上展開研究,為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提供技術支撐。」陳浩東說,省級層面正在加快研究制定海綿城市建設相關指標體系、檢測評價方法,儘快出台《江蘇省海綿城市建設技術導則》、《雨水花園工程建設標準》等技術標準和規程。

  陳浩東還稱,在鎮江等地已經嘗試的下凹式綠地的基礎上,植物品種的選擇也要下功夫。「耐水耐旱的植物種多少,適合城市景觀的種多少,都要做科學評估,讓『海綿』既有用又好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22:2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