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職業教育目標不是培養「偽精英」

[複製鏈接]

6167

主題

6227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6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ANTti 發表於 2015-9-1 15:1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參與職業教育的每一個人內心都應當清楚,職業教育的精英化傾向不利於自身的發展,如果畢業后只獲得華而不實的文憑而沒有真正的技術,最終受害的還是學生。

  「注重升學、看重學歷,而不是把技能訓練放在第一位,那和本科有什麼區別?」發出這種疑惑的是一名來自職業院校的學生。在政策引導下,職業教育近年來獲得快速發展,但社會上關於職業教育的種種批評從未停息。批評者不僅包括學生,最近一篇題為《高職高燒》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傳播開來,作者義烏工商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賈少華總結歸納了現在中國高職院校面臨的問題,稱高職院校「燒得不輕」,甚至有些「走火入魔」和「神志不清」。

  學生的疑惑主要來自職業院校的課程設置,學校普遍重視英語、數學、語文這些基礎課程,但是,入讀職業院校的學生基礎課程一般都較差,所以不少學生苦不堪言。另外,原本期望學技術,但長時間悶頭學習文化課和考試,也給他們以主次顛倒甚至是混文憑的感覺。而賈少華批評高職院校「燒得不輕」,反映的也是類似的問題。他認為,很多人太注重職業院校「高」姓,而忘記了它「職」的姓氏,就會按照精英教育的那套標準和模式來辦學,這就可能誤入歧途。

  職業院校為什麼普遍開設基礎人文課程?對於這樣一個問題,有人認為這些課程有利於學生更好地學習技術,但這並不意味著職業教育要向精英教育靠攏,目前職業教育的精英化傾向表現在模仿本科的目標設定、課程體系和培養方式等諸多方面,顯然,這就偏離了職業院校原本的定位,更無法用「為了學生的發展」這種理由來解釋。

  那麼,是什麼導致職業教育向精英教育靠攏?稍作分析不難發現,這背後有著多種因素的影響,從家長和學生的角度看,他們當中很多人都受到傳統思維的影響,有著精英教育的願望,希望在高職學校學習繼而完成升本,通過文憑的提升來滿足自身的虛榮心;而校方自然也有拔高自己的潛在需求,此外的一個重要動機在於,學校可以通過滿足上述虛榮心來獲利。職業教育向精英教育靠攏,其中一個重要的標誌就是學制的延長,由3年延長至 4年,這是看得見的好處,校方自然不會忽視。

  當然,無論家長學生還是校方,他們都是這個社會的成員,須知目前社會對職業院校還存在偏見,社會主流仍然有著追逐文憑的衝動,家長學生的虛榮心表現只是這種社會心理的放大,它勢必影響學生家長對學校的期望,單純學習技術不足以讓他們滿意。問題在於,社會的錯誤認知與職業學校的角色塑造兩者彼此強化,如果親身參與職業教育的人只是一味迎合上述社會心理,結果只是強化外界對職業教育的錯誤認知,並減損後者的競爭力。參與職業教育的每一個人內心都應當清楚,職業教育的精英化傾向不利於自身的發展,如果畢業后只獲得華而不實的文憑而沒有真正的技術,最終受害的還是學生。

  中國受到普遍認可的職業院校,都不是通過向精英教育靠攏而是通過迎合就業市場獲得成功。務實地看,中國社會正面臨大學生就業難的狀況,目前缺乏的是高級技工人才,就業市場早已發出這一信號。而在國家政策層面也在做出引導,壓縮本科院校擴大職業院校規模是大勢所趨,在去年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教育部副部長魯昕就透露,中國高等教育結構將發生重大調整,近700所地方本科院校將逐步轉型,做現代職業教育,重點培養工程師、高級技工、高素質勞動者等。在這樣的政策背景下,職業院校轉而推崇精英教育,儼然與時代大趨勢背道而馳。

  職業院校今後能不能在教育市場獲得一席之地,就看能否以就業市場為導向真正做好職業教育。對於學生、家長以及校方而言,避開精英教育的誘惑可能有些困難,但若干年後,市場一定會告訴他們,社會不需要只有文憑的偽精英,而那些接受了良好職業教育的學生,則會在就業市場獲得認可。

活著就要用力的笑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 04:5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