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石仲泉:犧牲將領多少不是評價國共兩黨在抗戰中作用的標準

[複製鏈接]

291

主題

291

帖子

1822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82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drinkmilk 發表於 2015-8-27 17:1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近來網路上流行這樣一種極端說法:「抗日時期國民黨100多位高級將領犧牲,共產黨僅僅犧牲了左權(八路軍副參謀長)1位高級將領。」以此來貶低共產黨對抗戰勝利所發揮的作用。對此,有必要進行辨析。

  不可否認,國民黨主導的正面戰場進行了22個大的戰役,犧牲了比較多的將領。這些將領都為抗戰的最後勝利作出了自己的貢獻,應當銘記並彰顯他們的歷史業績。但是,我們不能以此來貶低共產黨的抗戰功勞。抗戰開始時,國民黨有250萬軍隊,共產黨領導的軍隊不過四五萬人,而且裝備、給養很差。國共雙方軍事實力懸殊,是客觀事實。共產黨領導的軍隊能夠始終同國民黨軍隊一樣去進行陣地戰嗎?顯然,不可能。共產黨根據自身特點確定了「基本的游擊戰,但不放鬆有利條件下的運動戰」的軍事戰略方針,是正確的,而且得到了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的確認。只要這樣打游擊戰,就不可能犧牲那麼多將領。但是,在抗戰中發揮的歷史作用如何,不能以犧牲的將領多少為標準。那種以犧牲的將領多少為標準,來評價在抗戰中發揮的歷史作用大小的看法,是將不同性質的問題混為一談了,是個偽命題。

  全民族抗戰爆發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各師主力在華北廣大敵後區域開展游擊戰爭同時開闢根據地。到1938年底,八路軍各部先後在日偽軍佔領的廣大地區開闢了晉察冀、晉西北和大青山、晉冀豫、晉西南、山東等抗日根據地。華中的新四軍在組建後進入長江南北敵後地區開展游擊戰爭,在皖南、蘇南等地為建立抗日根據地打下了基礎。華南抗日游擊隊也創建和發展了瓊崖等游擊根據地。這些根據地的發展,成為廣泛開展游擊戰爭,打擊日本侵略者的重要依託。1944年,黨領導的敵後軍民在華北、華中、華南地區,對日、偽軍普遍發起局部反攻,部分淪陷區還變成了根據地。特別是在國民黨軍隊在正面戰場遭遇1944年豫湘桂戰役的潰敗后,黨領導的敵後軍民抗戰的戰略作用更加凸顯。到1945年春,包括原有的抗日民主根據地在內,全國解放區總面積近100萬平方公里,人口近1億,人民軍隊發展到近100萬,還有民兵220萬。這為對日全面反攻、奪取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準備了重要條件。

  誠然,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力量也進行過像百團大戰那樣大規模的戰役,並取得了輝煌戰果,消滅了日軍兩萬多人。但是就整個抗日戰爭來講,黨領導的抗日武裝力量主要是深深紮根於人民群眾之中,以分散游擊方式,在廣大地區內進行無數次小的戰鬥,即打麻雀戰、地雷戰、地道戰,組織武工隊、鐵道游擊隊等多種形式進行戰鬥。這樣的戰鬥天天進行,處處發生,逐個地消滅敵人有生力量。到1943年,黨領導的解放區軍民抗擊著侵華日軍的64%和偽軍的95%。至抗戰結束,人民抗日武裝力量對日作戰12.5萬次,消滅日、偽軍171.4萬人,其中日軍52.7萬人。這裡講的作戰次數和消滅日、偽軍的人數不是抗戰後講的,而是在抗戰時期就報告國民政府了的。

  長期以來,有一種論調叫「游而不擊」,就是在貶低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根據地在抗戰中的作用。上述數據是最有力的反駁。毛澤東說:儘管我們的正式軍隊比起國民黨現存的軍隊來在數量上少得多,但按其所抗擊的日軍和偽軍的數量及其所擔負的戰場的廣大來說,按其戰鬥力等項情況來說,「它已經成了中國抗日戰爭的主力軍」。如果就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數量和消滅日、偽軍數量的比例,與國民黨軍隊的數量和消滅日、偽軍數量的比例來作比較,這個結論是符合歷史實際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3 02: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